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范亦能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机动车超载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0913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用于机动车超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当载货总量复合标准时,重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下移,带动闸杆向上移动,车辆正常驶过路面;(B)当载货总量超过标准量时,闸杆保持水平位置,由执法人员对超重车辆进行处理;(C)在检测出超载后会直接驶过闸杆,车头与行程开关碰撞接触,行程开关控制气缸A上顶,带动支撑板上移,使得支撑板在路面上形成一个倾斜坡,进而阻挡强行通过的车辆继续行驶;闸杆与支撑板的双重限制配合严厉的执法力度以减小超载行驶的状况,当对超载车辆进行处罚或是其载重回复正常水平后,由执法人员出示射频卡片,在读卡器上进行识别后,闸杆正常扬起,使得车辆顺利通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机动车超载的检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通信领域,具体是指一种用于机动车超载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车辆载荷是公路设计、维护及长期使用中所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在我国的公路交通中,因车辆超载而使路面造成严重损坏的状况日趋严重。因此限重执法是阻止超载车辆损坏公路的有力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超载的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机动车超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在载货车辆驶过闸杆前方的重力传感器时,重力传感器对车身总载重进行检测,当载货总量复合标准时,重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下移,带动闸杆向上移动,车辆正常驶过路面;(B)当载货总量超过标准量时,重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液压缸,液压缸不工作,闸杆保持水平位置,由执法人员对超重车辆进行处理;(C)当少数的超载车辆对限行的闸杆不重视,在检测出超载后会直接驶过闸杆,闸杆的中部安装有行程开关,在超重车辆强行驶出时,车头与行程开关碰撞接触,行程开关控制气缸A上顶,带动支撑板上移,使得支撑板在路面上形成一个倾斜坡,进而阻挡强行通过的车辆继续行驶,避免其逃逸,方便执法人员进行违规处理;上述步骤中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铰链连接有闸杆,闸杆与立柱铰接,立柱的外壁上安装有读写器,读写器通过控制器与液压缸连接,在闸杆的中部安装有行程开关,还包括分别置于闸杆前后两端路面上的重力传感器和支撑板,重力传感器与液压缸连接,支撑板置于基坑内,且重力传感器和支撑板与路面保持水平,支撑板的一端与基坑内壁铰接,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气缸A的输出端铰接,行程开关与气缸A连接。本专利技术中闸杆与支撑板的双重限制配合严厉的执法力度以减小超载行驶的状况,保障公路路面的长久使用,当对超载车辆进行处罚或是其载重回复正常水平后,由执法人员出示射频卡片,在读卡器上进行识别后,闸杆正常扬起,使得车辆顺利通过。还包括多个气缸B,气缸B置于基坑的底部,所述支撑板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滑动设置有限位杆,限位杆与气缸B的输出端。在支撑板上的多个限位杆在遇到超载车辆强行突破时,在气缸B的上顶作用下迅速上升,使得驾驶人员能够及时看见并对车辆进行制动,进一步阻碍超载车辆的再行驶,保证超载检测通道的功能行驶。多个所述通孔矩形阵列分布在支撑板上。所述重力传感器与闸杆之间的间距为4~6m。重力传感器与闸杆之间的间距设在4~6m的范围内,使得重力传感器在识别完后,液压缸有足够的时间使得闸杆上升,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过的同时减少车辆停靠的时间,避免交通拥挤,提高检测通道的通过效率。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在超重车辆强行驶出时,车头与行程开关碰撞接触,行程开关控制气缸A上顶,带动支撑板上移,使得支撑板在路面上形成一个倾斜坡,进而阻挡强行通过的车辆继续行驶,避免其逃逸,方便执法人员进行违规处理;闸杆与支撑板的双重限制配合严厉的执法力度以减小超载行驶的状况,保障公路路面的长久使用,当对超载车辆进行处罚或是其载重回复正常水平后,由执法人员出示射频卡片,在读卡器上进行识别后,闸杆正常扬起,使得车辆顺利通过;2、本专利技术的重力传感器与闸杆之间的间距设在4~6m的范围内,使得重力传感器在识别完后,液压缸有足够的时间使得闸杆上升,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过的同时减少车辆停靠的时间,避免交通拥挤,提高检测通道的通过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支撑板的截面图;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路面、2-重力传感器、3-立柱、4-闸杆、5-行程开关、6-支撑板、7-限位杆、8-读写器、9-气缸A、10-气缸B、11-基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以下步骤:(A)在载货车辆驶过闸杆4前方的重力传感器2时,重力传感器2对车身总载重进行检测,当载货总量复合标准时,重力传感器2将信号传输至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下移,带动闸杆4向上移动,车辆正常驶过路面1;(B)当载货总量超过标准量时,重力传感器2将信号传输给液压缸,液压缸不工作,闸杆4保持水平位置,由执法人员对超重车辆进行处理;(C)当少数的超载车辆对限行的闸杆4不重视,在检测出超载后会直接驶过闸杆4,闸杆4的中部安装有行程开关5,在超重车辆强行驶出时,车头与行程开关5碰撞接触,行程开关5控制气缸A9上顶,带动支撑板6上移,使得支撑板6在路面1上形成一个倾斜坡,进而阻挡强行通过的车辆继续行驶,避免其逃逸,方便执法人员进行违规处理;上述步骤中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铰链连接有闸杆4,闸杆4与立柱3铰接,立柱3的外壁上安装有读写器8,读写器8通过控制器与液压缸连接,在闸杆4的中部安装有行程开关5,还包括分别置于闸杆4前后两端路面1上的重力传感器2和支撑板6,重力传感器2与液压缸连接,支撑板6置于基坑11内,且重力传感器2和支撑板6与路面1保持水平,支撑板6的一端与基坑11内壁铰接,支撑板6的另一端与气缸A9的输出端铰接,行程开关5与气缸A9连接。本专利技术中闸杆4与支撑板6的双重限制配合严厉的执法力度以减小超载行驶的状况,保障公路路面1的长久使用,当对超载车辆进行处罚或是其载重回复正常水平后,由执法人员出示射频卡片,在读卡器上进行识别后,闸杆4正常扬起,使得车辆顺利通过。其中,还包括多个气缸B10,气缸B10置于基坑11的底部,所述支撑板6开有多个通孔,通孔内滑动设置有限位杆7,限位杆7与气缸B10的输出端。在支撑板6上的多个限位杆7在遇到超载车辆强行突破时,在气缸B10的上顶作用下迅速上升,使得驾驶人员能够及时看见并对车辆进行制动,进一步阻碍超载车辆的再行驶,保证超载检测通道的功能行驶。实施例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多个所述通孔矩形阵列分布在支撑板6上,且所述重力传感器2与闸杆4之间的间距为4~6m。重力传感器2与闸杆4之间的间距设在4~6m的范围内,使得重力传感器2在识别完后,液压缸有足够的时间使得闸杆4上升,保证车辆的正常通过的同时减少车辆停靠的时间,避免交通拥挤,提高检测通道的通过效率。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机动车超载的检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超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载货车辆驶过闸杆前方的重力传感器时,重力传感器对车身总载重进行检测,当载货总量复合标准时,重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下移,带动闸杆向上移动,车辆正常驶过路面;(B)当载货总量超过标准量时,重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液压缸,液压缸不工作,闸杆保持水平位置,由执法人员对超重车辆进行处理;(C)当少数的超载车辆对限行的闸杆不重视,在检测出超载后会直接驶过闸杆,闸杆的中部安装有行程开关,在超重车辆强行驶出时,车头与行程开关碰撞接触,行程开关控制气缸A上顶,带动支撑板上移,使得支撑板在路面上形成一个倾斜坡,进而阻挡强行通过的车辆继续行驶,避免其逃逸,方便执法人员进行违规处理;上述步骤中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铰链连接有闸杆(4),闸杆(4)与立柱(3)铰接,立柱(3)的外壁上安装有读写器(8),读写器(8)通过控制器与液压缸连接,在闸杆(4)的中部安装有行程开关(5),还包括分别置于闸杆(4)前后两端路面(1)上的重力传感器(2)和支撑板(6),重力传感器(2)与液压缸连接,支撑板(6)置于基坑(11)内,且重力传感器(2)和支撑板(6)与路面(1)保持水平,支撑板(6)的一端与基坑(11)内壁铰接,支撑板(6)的另一端与气缸A(9)的输出端铰接,行程开关(5)与气缸A连接(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动车超载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在载货车辆驶过闸杆前方的重力传感器时,重力传感器对车身总载重进行检测,当载货总量复合标准时,重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至液压缸,液压缸的输出端下移,带动闸杆向上移动,车辆正常驶过路面;(B)当载货总量超过标准量时,重力传感器将信号传输给液压缸,液压缸不工作,闸杆保持水平位置,由执法人员对超重车辆进行处理;(C)当少数的超载车辆对限行的闸杆不重视,在检测出超载后会直接驶过闸杆,闸杆的中部安装有行程开关,在超重车辆强行驶出时,车头与行程开关碰撞接触,行程开关控制气缸A上顶,带动支撑板上移,使得支撑板在路面上形成一个倾斜坡,进而阻挡强行通过的车辆继续行驶,避免其逃逸,方便执法人员进行违规处理;上述步骤中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铰链连接有闸杆(4),闸杆(4)与立柱(3)铰接,立柱(3)的外壁上安装有读写器(8),读写器(8)通过控制器与液压缸连接,在闸杆(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亦能
申请(专利权)人:范亦能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