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淮阴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化学沉淀法获得复合粉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0762 阅读:2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化学沉淀法获得复合粉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首先在25~30℃的温度下,硫酸铜和硫酸铝铵组成的母液中滴加碳酸氢铵,沉淀得到NH↓[4]Al(OH)↓[2]CO↓[3]-Cu↓[2](OH)↓[2]CO↓[3]溶胶,陈化8小时,离心得到NH↓[4]Al(OH)↓[2]CO↓[3]-Cu↓[2](OH)↓[2]CO↓[3]凝胶,凝胶经无水乙醇洗涤和离心脱醇,50℃烘干研磨得NH↓[4]Al(OH)↓[2]CO↓[3]-Cu↓[2](OH)↓[2]CO↓[3]前驱体,前驱体经1100~1200℃灼烧得Al↓[2]O↓[3]-CuO复合粉;然后Al↓[2]O↓[3]-CuO复合粉在350℃的甲醇或氢气还原性气氛中还原0.5~1小时得Al↓[2]O↓[3]-Cu复合粉;最后将Al↓[2]O↓[3]-Cu复合粉在100kN的压力下双面冷压成坯,800~850℃下烧结成型。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可精确控制Al↓[2]O↓[3]-Cu复合粉中Al↓[2]O↓[3]的含量,满足耐磨性和导电性不同要求的工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是指通过一定工艺在铜基体中形成弥散分布的具有良好热稳定性的第二相粒子,从而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高温稳定性。由于铜基复合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高温稳定性和较高的强度,在机电、宇航、微电子等高
应用潜力巨大,已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引线框架、电焊电极、转换开关、电触头等,是现代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关键材料。目前,钨、钼、石墨、碳化硅常被选为增强相与Cu粉一起进行粉末冶金烧结成铜基复合材料,但钨、钼比重大,碳化硅的复合量多。纳米Al2O3具有强度高、导热性优良、热膨胀系数小以及高温稳定性好的特点,用来增强铜基材料不仅不会太大的降低基体的导电性,而且由于其强化作用,可使基体的强度和高温性能得以明显改善。已有的成果中Al2O3-Cu复合粉①采用机械合金化法,即将Cu和Al2O3粉末在高能球磨机中长时间研磨混合得到复合粉;②内氧化法,即利用化学上的热还原反应原理,将不稳定的化合物粉末加入到合金粉末中,使合金中的组元与加入的化合物发生热还原反应,生成所需的更加稳定的陶瓷增强颗粒;③纳米Al2O3粉末化学镀铜法。这些方法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机械合金化法不可能完全打开纳米级Al2O3粉,内氧化法的供氧量无法精确控制,粉末化学镀铜法无法精确控制二者的比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利用化学沉淀法获得纳米级的Al2O3-Cu复合粉,并精确控制Al2O3-Cu复合粉中Al2O3的含量,以便制成不同性能的铜基复合材料,满足各种工况的需要。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首先,温度25~30℃条件下,在硫酸铜和硫酸铝铵组成的母液中滴加沉淀剂碳酸氢铵,共沉淀得NH4Al(OH)2CO3-Cu2(OH)2CO3溶胶,NH4Al(OH)2CO3-Cu2(OH)2CO3溶胶室温下陈化8小时,去除上层清液,离心脱水得NH4Al(OH)2CO3-Cu2(OH)2CO3凝胶,无水乙醇浸泡凝胶4小时,离心脱醇得凝胶,醇洗过程重复3次以上,在50℃下,将凝胶缓慢烘干,研磨,过100目、200目筛,得NH4Al(OH)2CO3-Cu2(OH)2CO3前驱体粉末,在1100~1200℃下灼烧前驱体粉末0.5~1小时,研磨,过200目、400目筛,得纳米Al2O3-CuO复合粉;然后,将Al2O3-CuO复合粉在350℃的甲醇或氢气还原性气氛下还原得Al2O3-Cu复合粉;最后,Al2O3-Cu复合粉冷压成坯,800~850℃烧结成型,得铜基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中,原料为硫酸铜、硫酸铝铵和碳酸氢铵,硫酸铜和硫酸铝铵组成母液,碳酸氢铵为沉淀剂;根据Al2O3-Cu复合材料中Al2O3的含量来确定NH4Al(SO4)2和CuSO4的质量,再根据NH4Al(SO4)2和NH4HCO3的摩尔比为1∶4及CuSO4与NH4HCO3的摩尔比为1∶2来确定NH4HCO3的量Al2O3-Cu中的Al2O3的质量分数小于5%;NH4Al(OH)2CO3-Cu2(OH)2CO3前驱体粉末1100~1200℃高温灼烧0.5~1小时得Al2O3-Cu复合粉;Al2O3-CuO复合粉在350℃的甲醇或氢气还原性气氛还原0.5~1小时得Al2O3-Cu复合粉;Al2O3-Cu复合粉在100kN压力下冷压成坯,800~850℃烧结成型得铜基复合材料。本专利技术的中,具体步骤为(1)首先,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Al2O3-CuO复合粉;操作条件恒温水浴槽温度设定在25℃~30℃;母液和沉淀剂根据Al2O3-Cu中的Al2O3比例确定NH4Al(SO4)2和CuSO4的量,依照NH4Al(SO4)2和NH4HCO3的摩尔比为1∶4及CuSO4与NH4HCO3的摩尔比为1∶2确定NH4HCO3的量,Al2O3-Cu中的Al2O3的质量分数小于5%;表面活性剂六偏磷酸钠,浓度为0.5mg/L六偏磷酸钠的重量为原料重量的万分之二;操作步骤A、将按上述要求配置的NH4Al(SO4)2和CuSO4母液加入反应釜中,同时加入六偏磷酸钠,机械搅拌至溶解为止;B、将沉淀剂以10ml/min的速度滴入母液中,待全部滴完后,继续搅拌0.5小时,以保证体系均匀化,并最终生成NH4Al(OH)2CO3和Cu2(OH)2CO3溶胶;C、室温下将溶胶陈化8小时,去除上层清液,离心脱水得NH4Al(OH)2CO3-Cu2(OH)2CO3凝胶,用无水乙醇浸泡凝胶4小时离心脱醇得凝胶,重复醇洗过程3次以上;D、在50℃下,将脱醇后的凝胶缓慢烘干,研磨,过100目、200目筛,得NH4Al(OH)2CO3-Cu2(OH)2CO3前驱体粉末;E、在1100~1200℃下,煅烧前驱体粉末0.5~1小时,研磨,过200目、400目筛,得纳米Al2O3-CuO复合粉;(2)然后,还原Al2O3-CuO得Al2O3-Cu复合粉在350℃的甲醇或氢气还原性气氛中还原0.5~1小时得Al2O3-Cu复合粉。(3)最后,冷压成坯,常压烧结将Al2O3-Cu复合粉在压力机上进行冷压成坯,选用压力为100kN,双面冷压6次以上;随即在800~850℃烧结炉中烧结成型,得铜基复合材料。已知以硫酸铝铵(NH4AlSO4·12H2O)为母液、碳酸氢铵(NH4HCO3)为沉淀剂,可以制得氧化铝(Al2O3)粉末 已知以硫酸铜(CuSO4·5H2O)为母液,碳酸氢铵(NH4HCO3)为沉淀剂,可以制得氧化铜粉末 因此,采用碳酸氢铵(NH4HCO3)为共沉淀剂,根据复合材料中Al2O3的含量来确定NH4Al(SO4)2、CuSO4和NH4HCO3反应物的质量,并通过控制制备过程中的技术参数来控制粉体的团聚,从而获得纳米级别的复合粉末。由于Al2O3是非导体,它的加入虽然可提高强度和耐磨性,但对产品的导电性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它的含量越多,导电性将越差。因此,根据不同需要,通过调整母液的相对量得到不同含量Al2O3-Cu的复合粉,继而获得高强高导、高强中导、中强高导等不同用途的铜基复合材料,兼备高强度、高导电率及良好的热特性,而且硬度高、耐磨性好,可用于微电子封装领域的触头材料、点焊电极、集成电路引线框架以及航空等其他一些需要高强度高耐磨的场合。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温度25~30℃条件下,在硫酸铜和硫酸铝铵组成的母液中滴加沉淀剂碳酸氢铵,共沉淀得NH4Al(OH)2CO3-Cu2(OH)2CO3溶胶,溶胶经室温下陈化8小时,去除上层清液,离心脱水得凝胶,用无水乙醇浸泡4小时离心脱醇,醇洗过程重复3次以上,在50℃下,将脱醇后凝胶的缓慢烘干,研磨,过100目、200目筛,得前驱体粉末,在1100~1200℃下,煅烧前驱体粉末0.5~1小时,研磨,过200目、400目筛,得纳米Al2O3-CuO复合粉;然后,将Al2O3-CuO复合粉在350℃的甲醇或氢气还原性气氛下还原得Al2O3-Cu复合粉;最后,Al2O3-Cu冷压成坯,800~850℃烧结成型得铜基复合材料。具体步骤为(1)首先,化学沉淀法制备纳米Al2O3-CuO复合粉操作条件恒温水浴槽温度设定在25℃~30℃;母液和沉淀剂根据Al2O3-Cu中的Al2O3比例确定NH4Al(SO4)2和CuSO4的量,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化学沉淀法获得复合粉制备铜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温度25~30℃条件下,在硫酸铜和硫酸铝铵组成的母液中滴加沉淀剂碳酸氢铵,共沉淀得NH↓[4]Al(OH)↓[2]CO↓[3]-Cu↓[2](OH)↓[2]CO↓[3]溶胶,溶胶经8小时陈化,离心脱水得NH↓[4]Al(OH)↓[2]CO↓[3]-Cu↓[2](OH)↓[2]CO↓[3]凝胶,凝胶经无水乙醇洗涤和离心脱醇,50℃烘干研磨得NH↓[4]Al(OH)↓[2]CO↓[3]-Cu↓[2](OH)↓[2]CO↓[3]前驱体粉末,前驱体粉末经1100~1200℃高温灼烧得Al↓[2]O↓[3]-CuO复合粉;然后,Al↓[2]O↓[3]-CuO复合粉在350℃的还原性气氛下还原得Al↓[2]O↓[3]-Cu复合粉;最后,Al↓[2]O↓[3]-Cu冷压成坯,800~850℃下烧结成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红燕周广宏章跃符学龙韩晓萍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