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厢端墙骨架、车厢端墙及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991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厢端墙骨架、车厢端墙及车厢,所述车厢端墙骨架包括立板和多个沿车厢高度方向排列的水平筋板,所述立板设置于所述车厢端墙骨架的居中位置,所述立板的两侧均固定有所述水平筋板;所述水平筋板包括分别连接所述车厢端墙前后外墙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中至少一端通过折弯形成有安装所述外墙板的安装面,两端均形成安装面时,两端安装面的折弯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厢端墙骨架便于采用新的如点焊焊接等加工工艺,减少连接过程中外墙板的加工变形,能改善车厢端墙外墙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大的问题。

An end wall skeleton, an end wall, and a carri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rame of an end wall of a carriage, an end wall of a carriage and a carriage. The frame of the end wall of the carriage includes a vertical plate and a plurality of horizontal tendons arranged in a height direction of the carriage. The vertical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the frame of the end wall of the carriage, and the horizontal tendons are fixed on both sides of the vertical plate; the horizontal bar is fixed on both sides. The plate comprises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outer wall plate before and after the end wall of the carriage, and at least one end of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is formed to form an installation surface of the external wall plate by bending. When both ends form an installation surface, the bending direction of the end mounting surfaces is opposite; the new type of carriage end wall skeleton is convenient to use. The new processing technology, such as spot welding and welding, can reduce the processing deformation of the wall plate in the connection process, and can improve the problem of the plane degree error of the exterior wall of the end wall of the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厢端墙骨架、车厢端墙及车厢
本技术涉及车厢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车厢端墙骨架、车厢端墙及车厢。
技术介绍
近些年来,中国的铁路网已逐步从普通铁路向快速铁路及高速铁路演进,客车车厢的整体结构、车厢内布局也有了很大改动,但是,客车车厢的端墙结构还是大都沿用很早之前的设计,比如:采用25G、25T等型号的客车车厢的端墙结构。而25G、25T等型号的客车车厢端墙的外墙表面的平面度误差比较大,在制造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均有可能产生比较明显的波浪形凸起或凹陷,甚至出现褶皱,会严重影响车辆的外观,已远远不能满足客户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车厢端墙骨架、车厢端墙及车厢,能改善车厢端墙外墙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大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厢端墙骨架,所述车厢端墙骨架包括立板和多个沿车厢高度方向排列的水平筋板,所述立板设置于所述车厢端墙骨架的居中位置,所述立板的两侧均固定有所述水平筋板;所述水平筋板包括分别连接所述车厢端墙前后外墙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中至少一端通过折弯形成有安装所述外墙板的安装面,两端均形成安装面时,两端安装面的折弯方向相反。优选地,多个所述水平筋板在车厢高度方向均匀布置,且间距为预设值。优选地,所述水平筋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只有一端的安装面为所述水平筋板向下或向上直角折弯形成。优选地,所述水平筋板还包括固定于立板的第三端和远离立板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第四端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延伸方向;所述水平筋板的第四端外设有至少将两个水平筋板的第四端连接在一起的箍板。优选地,所述水平筋板的第四端外设有将所有水平筋板的第四端连接在一起的箍板。优选地,所述立板包括固定所述水平筋板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连接于所述外墙板的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和第四侧面端部均设有便于连接前后外墙板的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立板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厚度。优选地,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均为所述立板在水平方向直角折弯形成。优选地,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在车辆行驶方向交错布置。优选地,所述立板的底端或顶端中至少有一端固定于所述车厢。优选地,所述立板底端固定于车厢的底架,顶端固定于所述车厢的车顶。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厢端墙,所述车厢端墙包括分别设置于所述车厢过道两侧的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所述第一墙体和第二墙体均包括车厢端墙骨架和外墙板,所述外墙板固定在所述车厢端墙骨架上;其中,所述车厢端墙骨架为上面所述的任一种车厢端墙骨架。优选地,所述外墙板通过电阻点焊固定在所述车厢端墙骨架的水平筋板上。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厢,所述车厢包括车厢侧墙和车厢端墙,所述车厢端墙为上面所述的任一种车厢端墙。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厢端墙骨架、车厢端墙及车厢,包括立板和多个沿车厢高度方向排列的水平筋板,所述立板设置于所述车厢端墙骨架的居中位置,所述立板的两侧均固定有所述水平筋板;所述水平筋板包括分别连接所述车厢端墙前后外墙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中至少一端通过折弯形成有安装所述外墙板的安装面,两端均形成安装面时,两端安装面的折弯方向相反;可见,本技术实施例通过仅在水平筋板一端设置连接外墙板的安装面或在水平筋板两端设置折弯方向相反的安装面,便于采用新的如焊接等加工工艺,减少连接过程中外墙板的加工变形,能改善车厢端墙外墙表面的平面度误差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车厢端墙骨架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车厢端墙骨架中的水平筋板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的示意图;图7为图5的俯视图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二车厢端墙的示意图;图9为图8的俯视图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三车厢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A-A向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特点与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的应用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技术实施例。实施例一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车厢端墙骨架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的放大示意图。如图1、图2所示,车厢端墙骨架包括立板11和多个沿车厢高度方向排列的水平筋板12,所述立板11设置于所述车厢端墙骨架的居中位置,所述立板11的两侧均固定有所述水平筋板12;所述水平筋板12包括分别连接所述车厢端墙前后外墙板的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即所述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中有一端的朝向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同,另一端与车辆行驶方向相反。本实施例中,第一端121用于安装普通的外墙板,也就是蒙皮,一般是金属复合材料;第二端122主要用于安装车厢附件,因此设有第一让位槽1221;所述外墙板通过焊接固定于所述第一端121;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车厢端墙骨架中的水平筋板的示意图;图6为图5的左视图的示意图;图7为图5的俯视图的示意图。如图5-7所示,所述水平筋板12第一端121的安装面1211为板材折弯而成,折弯角为90度,折弯后水平筋板12的截面形状为L形,也可以说是水平筋板12采用L形型材制作;具体地,所述水平筋板12包括所述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其中121设有固定外墙板的安装面1211,如图所示,所述安装面1211为水平筋板12折弯后的侧面,是一个很大的平面,便于安装大块的外墙板;水平筋板12的第二端122的安装面1222为水平筋板12的一个端面,面积比较小,不太适合安装大块的外墙板,但适合安装一些车厢附件。由于外墙板是通过焊接固定在所述水平筋板12上,而普通的电弧焊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极易导致外墙板在焊接过程中变形;而本技术的水平筋板12的截面形状为L形,便于采用电阻点焊的工艺,相比普通的电弧焊,电阻点焊的发热量小,能大大减少外墙板在焊接过程中的变形,更好的保证外墙板的平面度。电阻点焊,设有正负两个柱状电极,焊接时需要将两个待焊接工件压紧在两柱状电极间,即两个柱状电极需要分别伸入水平筋板12安装面内壁与外墙板的外壁;本技术的水平筋板12为L形,对电极的伸入没有阻碍,因此可以方便的使用电阻点焊。可以理解的是,水平筋板12的安装面除了仅有第一端121折弯外,也可以是其它折弯方式,只要不妨碍电阻点焊工艺的实施;具体地,所述水平筋板12的安装面可以是所述第一端121和第二端122中至少一端通过折弯形成,当两端均形成安装面时,两端安装面的折弯方向相反;折弯的角度的可以是90度,也可以是大于90度;实际使用中,优选的折弯角度是90度,这样水平筋板12的强度更好。例如,水平筋板12的截面形状除了是L形的,还可以是类似Z形的形状,但是折弯处的角度是90度。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所述水平筋板12在车厢高度方向均匀布置,这样,外墙板与水平筋板12焊接点的分布也是均匀的,更好的保证所述外墙板的平面度;具体地,由于所述水平筋板12采用L形型材,相比之前的矩形型材、C形型材,所述车厢端墙的内部空间更易于装设车厢附件,也因此可以采用水平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车厢端墙骨架、车厢端墙及车厢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厢端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端墙骨架包括立板和多个沿车厢高度方向排列的水平筋板,所述立板设置于所述车厢端墙骨架的居中位置,所述立板的两侧均固定有所述水平筋板;所述水平筋板包括分别连接所述车厢端墙前后外墙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中至少一端通过折弯形成有安装所述外墙板的安装面,两端均形成安装面时,两端安装面的折弯方向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厢端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端墙骨架包括立板和多个沿车厢高度方向排列的水平筋板,所述立板设置于所述车厢端墙骨架的居中位置,所述立板的两侧均固定有所述水平筋板;所述水平筋板包括分别连接所述车厢端墙前后外墙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中至少一端通过折弯形成有安装所述外墙板的安装面,两端均形成安装面时,两端安装面的折弯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厢端墙骨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水平筋板在车厢高度方向均匀布置,且间距为预设值。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厢端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筋板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中只有一端的安装面为所述水平筋板向下或向上直角折弯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厢端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筋板还包括固定于立板的第三端和远离立板的第四端,所述第三端和第四端的延伸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延伸方向;所述水平筋板的第四端外设有至少将两个水平筋板的第四端连接在一起的箍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厢端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筋板的第四端外设有将所有水平筋板的第四端连接在一起的箍板。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厢端墙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板包括固定所述水平筋板的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和连接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志言侯亚辉郭金城王智群李志申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