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月丹专利>正文

铝合金减震筒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740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用的铝合金减震筒生产工艺,它用含硅量大于6%的铝合金装入连续保持炉中熔化,用熔液总重量0.2-0.25%的干粉状复合处理剂对铝合金熔液进行处理,并且每隔2-4小时重复用复合处理剂处理一次;复合处理剂由NaCl-35%、KCl-35%、CaF↓[2]-15%、Na↓[2]AlF↓[6]-10%、Al-RE中间合金-15%组成,以及在其熔炉出液口吹入氮气对熔液进行精炼,然后除去浮渣,取样检测,合格后将铝合金熔液按常规浇入铸型中铸造出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铸件产品耐腐性能好,熔渣和铸件表面气孔少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合金铸件生产工艺,特别是摩托车用的铝合金减震筒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铝合金减震筒的生产工艺中,其铝合金熔炼多采用间歇式坩埚炉或反射炉进行熔化,并且采用普通的除渣、除气及变质等处理剂进行精练和变质处理。但使用现有工艺技术生产铝合金减震筒,还存在着铸件产品耐腐性能差、减震筒体易产生霉斑和变质,铸件表面易产生气孔、以及铝合金熔炼易产生大量废渣等问题,从而严重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铸件产品耐腐性能好、以及废渣和铸件表面气孔少的铝合金减震筒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铝合金减震筒生产工艺,它是将含硅量大于6%的铝合金装入连续保持炉中熔化,并用热电偶全程监控熔液温度;在熔液温度达到710-720℃时,将熔液总重量0.2-0.25%的干粉状复合处理剂用纸包装后放入钟罩,压入连续保持炉的保温池中心下面的熔液中,不断均匀移动,时间为2-3分种,并且每隔2-4小时重复用复合处理剂处理一次;复合处理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NaCl-35%、KCl-35%、CaF2-15%、Na2AlF6-10%、Al-RE中间合金-15%;在连续保持炉出液口用通气导管连续不断向铝合金熔液中吹入纯度为99.99%的氮气对熔液进行精炼,压强为0.01-0.02MPa,除去浮渣,取样、用测氢仪作含氢检测,合格后取铝合金熔液按常规浇入铸型中铸造出产品。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铸件产品耐腐性能好,熔渣和铸件表面气孔少等优点。下表是本专利技术工艺与现有技术工艺的效果对比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连续保持炉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出液口、3-隔板、4-通气导管、5-热电偶、6-保温池、7-保温池出渣口、8-熔化燃烧嘴、9-保温燃烧嘴、10-熔化室加料口、11-熔化室、12-熔化室出渣口。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参见图1,用含硅量大于6%的铝-硅系铝合金锭装入连续保持炉的熔化室11中熔化,并用K型热电偶5全程监控熔液温度;在熔液温度达到710-720℃时,将熔液总重量0.2-0.25%的干粉状复合处理剂用纸包装后放入钟罩,从保温池出渣口7中压入连续保持炉的保温池6中心下面的熔液中,不断均匀移动,时间为2-3分种,复合处理剂与熔液反应,将产生气泡,处理结束,气泡基本会平息。每隔2-4小时,重复用复合处理剂对铝合金熔液处理一次。所述的复合处理剂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NaCl-35%、KCl-35%、CaF2-15%、Na2AlF6-10%、Al-RE中间合金-15%,Al-RE中间合金粉碎为粉状,其RE为12。在连续保持炉的出液口2中,用陶瓷通气导管4连续不断向铝合金熔液底部中吹入纯度为99.99%的氮气对熔液进行精炼,压强为0.01-0.02MPa。然后除去浮渣、取样、用测氢仪作含氢检测,合格后取铝合金熔液按常规浇入铸型中铸造出产品。当取铝合金熔液铸造速度快时,可间隔2小时重复用所述复合处理剂处理一次;当取铝合金熔液铸造速度慢时,可间隔4小时重复用复合处理剂处理一次,并且熔化铝合金锭的速度应与取出铝合金熔液铸造的速度相应,铝合金锭的熔化速度一般为500kg/h,间隔2.5小时重复用复合处理剂处理一次较好。本专利技术用了Al-RE中间合金更有效地改变铝合金熔液的质量,使铸件结构更细密,从而有利于提高铸件的物理性能。并且采用一次加入的方式用复合处理剂对铝合金熔液进行处理,使操纵简单化、生产效率提高,废渣产生量减少,材料损耗降低。在铝合金熔液中吹入氮气N2进行精炼,使铝合金熔液中的H2及部分夹杂物被N2产生的无氢气泡吸附及随其上浮而被排除,从而更有利于减少减震筒铸件表面气孔的产生,及降低漏气率。本专利技术采用间隔一定时间向铝合金熔液将加入复合处理剂进行处理,其变质处理作用可阻止凝固时先析出粗大的Si晶体,而先析出树枝状的α(Al)固溶体,使合金过冷,使共晶硅晶粒细化,同时抑制了晶粒长大。此外,本专利技术加入的复合处理剂在配比上进行了优化,减少了酸性盐的生成量,从而改善了铸件的耐腐性,经中性盐雾试验(NSS)达192小时无腐蚀产生。本专利技术将传统的铝合金熔炼中使用的除气、除渣精炼和变质处理方法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其协同作用产生的有益效果很显著。生产出的铸件产品耐腐性能好,熔渣和铸件表面气孔少、漏气率低、操纵简单。权利要求1.一种铝合金减震筒生产工艺,它将铝合金装入熔炉中熔炼,然后取铝合金熔液浇入铸型中铸造,其特征是用含硅量大于6%的铝合金装入连续保持炉中熔化,用热电偶全程监控熔液温度;在熔液温度达到710-720℃时,将熔液总重量0.2-0.25%的干粉状复合处理剂用纸包装后放入钟罩,压入连续保持炉的保温池中心下面的熔液中,不断均匀移动,时间为2-3分种,并且每隔2-4小时重复用复合处理剂处理一次;复合处理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NaCl-35%、KCl-35%、CaF2-15%、Na2AlF6-10%、Al-RE中间合金-15%;在连续保持炉出液口用通气导管连续不断向铝合金熔液中吹入纯度为99.99%的氮气对熔液进行精炼,压强为0.01-0.02MPa,然后除去浮渣、取样、用测氢仪作含氢检测,合格后取铝合金熔液按常规浇入铸型中铸造出产品。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摩托车用的铝合金减震筒生产工艺,它用含硅量大于6%的铝合金装入连续保持炉中熔化,用熔液总重量0.2-0.25%的干粉状复合处理剂对铝合金熔液进行处理,并且每隔2-4小时重复用复合处理剂处理一次;复合处理剂由NaCl-35%、KCl-35%、CaF文档编号C22B21/00GK101063186SQ20071010802公开日2007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7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06年5月9日专利技术者陈月丹 申请人:陈月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合金减震筒生产工艺,它将铝合金装入熔炉中熔炼,然后取铝合金熔液浇入铸型中铸造,其特征是:用含硅量大于6%的铝合金装入连续保持炉中熔化,用热电偶全程监控熔液温度;在熔液温度达到710-720℃时,将熔液总重量0.2-0.25%的干粉状复合处理剂用纸包装后放入钟罩,压入连续保持炉的保温池中心下面的熔液中,不断均匀移动,时间为2-3分钟,并且每隔2-4小时重复用复合处理剂处理一次;复合处理剂由下列重量百分比成分组成:NaCl-35%、KCl-35%、CaF↓[2]-15%、Na↓[2]AlF↓[6]-10%、Al-RE中间合金-15%;在连续保持炉出液口用通气导管连续不断向铝合金熔液中吹入纯度为99.99%的氮气对熔液进行精炼,压强为0.01-0.02MPa,然后除去浮渣、取样、用测氢仪作含氢检测,合格后取铝合金熔液按常规浇入铸型中铸造出产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月丹
申请(专利权)人:陈月丹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