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热电解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77991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6 00:04
一种实现热电解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系统,主要包括压缩机、第一供热换热器、涡流管、第二供热换热器、加热器、第三供热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热电机组和热泵加涡流管系统的结合,一方面用压缩机消耗了热电机组超发的电量,另一方面通过涡流管降温作用吸收了循环冷却水的废热,实现高效供热。该技术在使用热泵技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采用涡流管技术降低了系统对于压缩机压比的要求,提高了系统的实用性,降低了成本。

A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ystem for thermoelectric decoupling

A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system to realize thermoelectric decoupling is mainly composed of a compressor, a heat exchanger, a vortex tube, a second heat exchanger, a heater, and a third heat exchanger. On the one hand,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combination of thermoelectric unit and heat pump and eddy current pipe system. On the one hand, it uses the compressor to consume the excess electric quantity of the thermoelectric unit. On the other hand, the waste heat of the circulating cooling water is absorbed by the cooling effect of the eddy current tube, so as to realize the high efficiency heating. With the use of heat pump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of energy, the eddy current tube technology has been used to reduce the pressure ratio of the compressor, improve the practicability of the system and reduce the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热电解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系统
本技术属于热电联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热电解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系统。
技术介绍
化石能源终将枯竭,同时环保及污染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以风电、光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显著增长,但新能源发电上网负荷的大波动性对我国火电机组的调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火电机组灵活性不足的问题日益显现,尤其是热电机组调峰能力不足的问题更为突出,北方地区采暖季因为火电机组调峰能力差而导致的弃风、弃光问题越来越多。因此,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势在必行,而热电解耦则是热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的重点工作之一。以我国目前常用的抽气机组为例,抽凝机组大多是从低压缸之前抽汽,并用该部分抽汽加热热网回水实现供热的,抽凝热电机组供热量和发电量的比例由抽汽参数和抽汽流量决定,其热电比具备一定的调节幅度。但是,受抽汽参数、汽轮机低压缸最小凝器流量等条件的限制,抽凝热电机组提供一定供热负荷时,存在最低的供电负荷。抽凝热电机组的供电负荷调节能力受到供热负荷的严重制约,且供热负荷越大,供电负荷的调节能力越弱。由此可见,目前热电机组“以热定电”的问题非常严重,调峰能力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实现热电解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现热电解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以及与压缩机(1)出口相连的第一供热换热器(2)的工质侧入口,第一供热换热器(2)工质侧出口与涡流管(3)的入口相连,涡流管(3)的高温侧出口与第二供热换热器(4)工质侧入口相连,涡流管(3)的低温侧出口与加热器(5)的入口相连,加热器(5)出口的流体与第二供热换热器(4)工质侧出口的流体汇合后与压缩机(1)入口相连,第一供热换热器(2)、第二供热换热器(4)的热网侧低温端分别与热网回水连通,高温端分别与热网供水向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热电解耦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1)以及与压缩机(1)出口相连的第一供热换热器(2)的工质侧入口,第一供热换热器(2)工质侧出口与涡流管(3)的入口相连,涡流管(3)的高温侧出口与第二供热换热器(4)工质侧入口相连,涡流管(3)的低温侧出口与加热器(5)的入口相连,加热器(5)出口的流体与第二供热换热器(4)工质侧出口的流体汇合后与压缩机(1)入口相连,第一供热换热器(2)、第二供热换热器(4)的热网侧低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炜张一帆李红智聂鹏陈渝楠
申请(专利权)人: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