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用铝基材新型合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743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用铝基材合金,是在铝中含有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元素成份:Si 0.05~0.10%、Fe 0.25~0.35%、Mn 0.05~0.10%、Mg 0.05~0.15%、Ti 0.01~0.025%、Cu<0.05%、Zn<0.05%,其余杂质总和<0.15%且单个杂质<0.03%。这种合金腐蚀均匀性好,适合作高档PS版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合金,具体来说是一种印刷用铝基材合金。
技术介绍
在印刷用铝基材发展历史过程中,曾经使用过3103,由于含有较高的Mn易形成粗大组织而很快淘汰,现在还在使用的1052合金由于添加了0.08-0.20%的Mg对材料强度提高较明显,材料组织也得到一定细化,但是电解速度和砂目均匀性和现行要求有一定差距,对于高档PS版,特别是CTP用铝基材对电解速度和电解均匀性要求更高,由此在系统分析各元素对电解作用前提下,提出了新型合金成分设计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印刷用铝基材新型合金,这种新型合金具有高电解速度和电解均匀性能,适于作印刷用铝基材。 一种印刷用铝基材合金,是在铝中含有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元素成份Si0.05~0.10%、Fe 0.25~0.35%、Mn 0.05~0.10%、Mg 0.05~0.15%、Ti 0.01~0.025%、Cu<0.05%、Zn<0.05%,其余杂质总和<0.15%且单个杂质<0.03%。 比较优选的是在铝中含有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元素成份Si 0.08%、Fe 0.30%、Mn 0.08%、Mg 0.1%、Ti 0.015%、Cu 0.0013%、Zn 0.0044%,其余杂质总和<0.15%且单个杂质<0.03%。 本专利技术设计的新型铝合金,与现行世界各国主要使用的印刷用1050铝合金相比,增加了Mn、Mg含量,降低了Si、Fe、Ti含量。目的是按此成分生产的铸锭经过热轧、冷轧、热处理等工序后,获得更细的纤维组织,减小化合物尺寸,改善化合物形态,提高260-280℃下印刷版材的耐烘烤强度,提高铝基材电解砂目的均匀性。这种合金与现有产品相比,具有更高的电解速度和电解均匀性能,适合于对电解速度和电解均匀性要求更高的高档PS版,特别是CTP用铝基材对电解速度和电解均匀性要求更高,新合金对电解速度和电解均匀的提高,是对生产和管理难度的现象降低,具有非常重大的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1050合金样品电解腐蚀组织50X照片。 图2为1050合金中添加镁的合金样品电解腐蚀组织50X照片。 图3为实施例3中合金样品电解腐蚀组织50X照片。 图4为1050合金样品极化曲线。 图5为1050合金中添加镁的合金样品极化曲线。 图6为实施例3中合金样品极化曲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 实施例1 铝合金中各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Si 0.08%、Fe 0.30%、Mn 0.08%、Mg 0.1%、Ti 0.015%、Cu 0.0013%、Zn 0.0044%,其余为Al。 实施例2 铝合金中各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Si 0.06%、Fe 0.33%、Mn 0.05%、Mg 0.14%、Ti 0.01%、Cu 0.04%、Zn 0.04%,其余为Al。 实施例3 铝合金中各元素质量百分含量为Si 0.10%、Fe 0.25%、Mn 0.10%、Mg 0.06%、Ti 0.024%、Cu 0.004%、Zn 0.004%,其余为Al。 实验例 为验证本专利技术的新合金的性能,进行了两种试验。 (1)模拟电解实验法 将由1052合金以及在1052合金中添加0.1%(质量)的Mg的加镁合金,以及实施例1中的合金,制成的PS版进行电解腐蚀实验,实验条件见表1 表1PS版铝基板电解腐蚀试验检测工艺规范 电解腐蚀后组织照片如图1-图3所示。 从图1至图3的照片可知,1050合金样品腐蚀均匀性不如加Mg的,加Mg的不如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的新合金的。新合金成分样品腐蚀速度比原成分略快。同样的试验证明实施例2和实施例3的均匀性好于图2,与图3的实施例1相当。 (2)电解腐蚀极化曲线测试法 利用So1artron 1287电化学测试仪测定试样腐蚀的极化曲线,方法为以1050合金作为1#试样,以1050合金中加有0.1%(质量)的Mg的合金作为2#试样,实施例1的合金作为3#试样,均裁成1cm×1cm大小,在2.5%(体积)HCl水溶液中,参比电极为标准甘汞电极,辅助电极为Pt电极,扫描速率为1mv/s。极化曲线如图4-6所示。根据各试样极化曲线测试结果,并根据塔费尔关系对试样的极化曲线进行塔费尔拟合,估算出试样的腐蚀电流密度和腐蚀电位,结果见表2。 表2试样在2.5%HCl水溶液中的腐蚀电流密度Icorr和自腐蚀电位Ecorr 自腐蚀电位负移说明试样更易腐蚀,电解活化性能好,腐蚀电流密度高说明其腐蚀速率快。从表2可知,成分调整后的2#和3#试样其自腐蚀电位较1#试样明显负移,其中新合金成份的3#试样负移程度最大,腐蚀电流密度3#试样也最大,2#试样次之,1#试样最小。 由图4可以看出,1#试样极化曲线上出现明显的毛刺波动段,曲线平滑度差,而图5和图6中的2#和3#试样的极化曲线平滑度较1#试样有所提高,说明了2#,3#试样的腐蚀均匀性优于1#试样,且3#试样比2#试样平滑,说明以3#试样腐蚀均匀性最好。用同样的方法表明,实施例2、3的合金腐蚀均匀性也优于1#、2#试样。 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印刷用铝基材合金,是在铝中含有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元素成份Si 0.05~0.10%、Fe 0.25~0.35%、Mn 0.05~0.10%、Mg 0.05~0.15%、Ti 0.01~0.025%、Cu<0.05%、Zn<0.05%,其余杂质总和<0.15%且单个杂质<0.0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用铝基材合金,其特征在于是在铝中含有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元素成份Si 0.08%、Fe 0.30%、Mn 0.08%、Mg 0.1%、Ti 0.015%、Cu 0.0013%、Zn 0.0044%,其余杂质总和<0.15%且单个杂质<0.0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印刷用铝基材合金,是在铝中含有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元素成份Si 0.05~0.10%、Fe 0.25~0.35%、Mn 0.05~0.10%、Mg 0.05~0.15%、Ti 0.01~0.025%、Cu<0.05%、Zn<0.05%,其余杂质总和<0.15%且单个杂质<0.03%。这种合金腐蚀均匀性好,适合作高档PS版用。文档编号C22C21/00GK101338394SQ20081021304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1日专利技术者赵世庆, 陈昌云, 游江海, 尹晓辉, 卢永红, 温庆红 申请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印刷用铝基材合金,是在铝中含有下述质量百分比的元素成份:Si0.05~0.10%、Fe0.25~0.35%、Mn0.05~0.10%、Mg0.05~0.15%、Ti0.01~0.025%、Cu<0.05%、Zn<0.05%,其余杂质总和<0.15%且单个杂质<0.0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世庆陈昌云游江海尹晓辉卢永红温庆红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