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压浸出加压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38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新型的氧压浸出加压釜,该加压釜由釜体、搅拌装置组成,其重点在于:于釜体内设置有可拆式盘管组,该盘管组为螺旋结构,该盘管组由若干盘管组成,各盘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该釜体内设置有支架,该盘管组通过连接件固定于釜内支架上,方便安装与拆卸,适用于实际工艺的操作需求。(*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冶金行业氧压浸出主体设备——卧式加压釜。
技术介绍
目前,冶金行业氧压浸出主体设备通常采用“卧式机械搅拌加压釜”,简称“卧式加压釜”。其工作原理是矿浆从釜的一端进入,靠溢流由一室进入下一室,从釜的另一端排出,使加压浸出作业实现了连续操作。每个隔室上配一套搅拌装置,釜内矿浆由于搅拌桨的旋转而被搅动,在温度、压力和酸度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气—液—固三相的化学反应。通过搅拌桨的搅拌作用,促进介质接触,加快了反应速度,使所需金属尽快被浸出,进入溶液,杂质则留在终渣中,达到选择性浸出的目的。我国冶金行业的氧压浸出卧式加压釜多以钢+铅(或玻璃钢、或橡胶)隔离层+耐温耐酸砖为釜体的主要材料。该结构的缺点是由于使用耐温耐酸砖做防腐层,使加压釜厚重庞大;由于耐温耐酸砖砌衬和隔离层铺衬条件的限制,无法制造实验室用的小型釜和大型工程使用的大型、超大型釜;耐温耐酸砖在交变温度作用下易产生断裂和剥落;国内外对浸出产品的质量要求大大提高,耐温耐酸砖在高温、加压、高酸的环境下会释放钙、镁离子,降低产品纯度。另外,现有技术中釜体内部的主要结构件盘管为一体结构,该盘管组受限于釜体入口的大小,其直径必须小于釜体口的直径,故在实际操作中,造成安装、拆卸不便。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出一种新型的氧压浸出压力釜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现有压力釜的缺陷,本技术的氧压浸出加压釜提供一种新型氧压浸出钛-钢复合板卧式加压釜,该加压釜内盘管为可拆卸结构,具体来讲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一种氧压浸出加压釜,采用釜体用钛钢复合板卷制焊接而成,包含有釜体、搅拌装置、盘管组及氧气管,其技术要点在于该盘管组由若干盘管组成;各盘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该釜体内设置有支架,该盘管组通过连接件固定于釜内支架上。所述盘管的弧度为240度;所述釜体内部设置若干隔板,该隔板高度小于釜体高度,并依次递减,该釜体被分成若干隔室,各隔室设有一套搅拌装置;所述釜体底部设置有防冲钛板;所述连接件为U型螺栓;所述U型螺栓内侧设有垫圈;所述支架外栓接有挡板;所述釜体底部连接有鞍式支座,其中一鞍式支座为活动支座。所述釜体为钛-钢复合板结构。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压力釜内的盘管为可拆卸盘管,其不受釜体入口大小的限制,能够方便安装与拆卸,于釜内添加支架结构,加强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支架上栓接挡板,扰流的同时提高搅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氧压浸出加压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釜体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中釜体的内部R-R’方向剖面图;图4为本技术中盘管的结构示意图一;图5为本技术中盘管的结构示意图二;图6本技术中盘管组的安装示意图;图7本技术中氧气管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以Φ1600mm×3800mm二段高压釜为例,介绍本技术的氧压浸出压力釜结构,该釜为一种氧压浸出钛-钢复合板卧式加压釜,如图1所示,该氧压浸出钛-钢复合板卧式加压釜的包含有釜体2,该釜体2内部设置有隔板5,该隔板5高度小于釜体高度,并依次递减,该釜体2被隔板5分成三个隔室,每个隔室上方垂直装设有搅拌装置1。且,依图所示,为了适合工艺需要,该釜体的斜上方设置有两个观察口S,S’,该釜体的各隔室下方设置有排渣口6,另外,釜体上还设置有、进料口、出料口、取样口、安全阀口、蒸汽排汽口、气水分离器返回口、液位计口、温度计口、测压口(图中未一一标示)。具体来讲本技术氧压浸出加压釜结构的釜体2是用钛钢复合板卷制成内径为φ1600mm的圆筒,直段长3800mm,两端为标准椭圆形封头。该釜体2所用材料为钛钢复合板。其中基层钢板材料为16MnR,钛复合层材料为钛。该釜体2的主体横卧于两个鞍式支座7上,其中一个鞍式支座7’为活动支座,以利于釜体2因温度变化伸缩的需要,釜体内隔板从进料端到出料端隔板高度呈50mm递减设置。如图2、图3所示,本技术的重点在于该压力釜的每个隔室内均匀设置有四组支架21,呈中心对称设置,该支架21是由釜体支架211及中间支架212构成,该釜体支架211焊接于釜体的上、下端,该釜体支架、中间支架均为纵向90度弯折板结构,该中间支架通过螺钉L连接釜体支架上,形成稳定连接;该支架2上装设有盘管组3及氧气管4,该盘管组3为螺旋结构。且,如图4、图5所示,为所述盘管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的盘管组3是由若干盘管3’组成,各盘管通过法兰L相连,每一个标准盘管3’的弧度为240度,该度数是在考量了釜体最大入口的直径,及各段盘管纵向间距的情况下设定的,每一段盘管3’在组合的过程中为了避免法兰与法兰相冲突,减小盘管与盘管之间的纵向间距,故将此度数设置为240度,该度数的设定可以避免盘管纵向间距过大,能够增加盘管的长度。如图6所示,为该盘管组3在釜体2的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盘管组3装设于釜内的中间支架212上,该冷却盘管3的主要功能是为了控制釜内化学反应的温度,该冷却盘管3围绕着搅拌区域,围绕着搅拌轴15,该冷却盘管3上端分别延伸出两段外接管31,以方便冷却液的进、出。为了保证冷却盘管3不随矿浆翻腾而发生抖动,每圈盘管间隔90度即用一U型螺栓8固定在釜内的支架上,并在支架212外侧设置有一挡板22,扰流的同时提高了搅拌效率。此外,于本釜体底部,相对搅拌装置下方,设置有一防冲钛板9,防止矿浆直接冲刷釜体的钛覆层,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作为釜底支撑,固定挡板。如图7所述,此为氧气管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该氧气管4由一外接管41及弯折管42组成,该外接管41与弯折管42通过一连接锁扣43连接,底部通过下支撑44装设于底端釜体支架211上,通过上支撑45固定于中间支架212上,并延伸连接一外接管41,直至釜体外端,在反应过程中垂直于搅拌轴线吹入氧气,氧气在搅拌桨19的搅拌下,迅速分散并参与化学反应。实际使用操作中,矿浆从釜的进料口进入,靠溢流由一室进入下一室,釜内矿浆由于搅拌桨的旋转而被搅动,在温度、压力和酸度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气—液—固三相的化学反应,使所需金属尽快被浸出,进入溶液,最后从釜的另一端出料口排出,杂质则留在终渣中,达到选择性浸出的目的。如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较佳加压釜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厚重庞大且受耐温耐酸砖砌衬条件制约不能制造小型或大型、超大型加压釜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耐温耐酸砖脱落、断裂和钙、镁离子污染产品的缺陷,于是依法提呈新型专利的申请;然而,以上的实施说明及图式所示,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局限本技术,因此,举凡与本技术的构造、装置、特征等近似、雷同的,均应属本技术的创设目的及申请专利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氧压浸出加压釜,包含有釜体、搅拌装置、盘管组和氧气管,其特征在于该盘管组为螺旋结构;该盘管组由若干盘管组成,各盘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该釜体内设置有支架,该盘管组通过连接件固定于釜内支架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压浸出加压釜,其特征在于该盘管的弧度为240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压浸出加压釜,其特征在于该釜体内部设置若干隔板,该隔板高度小于釜体高度,并依次递减,该釜体被分成若干隔室,各隔室设有一套搅拌装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压浸出加压釜,其特征在于该釜体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氧压浸出加压釜,包含有釜体、搅拌装置、盘管组和氧气管,其特征在于:    该盘管组为螺旋结构;    该盘管组由若干盘管组成,各盘管之间通过法兰连接;    该釜体内设置有支架,该盘管组通过连接件固定于釜内支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绍芬赵爱君佟立军贾仕全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