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砷硫化铜精矿湿法冶炼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477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含砷硫化铜精矿湿法冶炼新工艺,它用含有二价铜离子的氯化钠或氯化钙溶液作为浸出剂,加压氧浸出铜精矿,得铜离子的浸出液和含元素硫和砷的浸渣,于还原环境中加铜精矿和碳酸盐将二价铜离子还原成一价铜离子,过滤、净化后电积得铜金属,浸渣浮选得元素硫产品,砷则成为尾矿堆存,净化液中含有金、银时,用铜粉置换回收。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加压氧浸出-无萃取净化-Cu#+[+]电积的简洁工艺,浸出剂的浸出效率高,适应性强,能有效处理含砷和贵金属多的铜精矿,做到综合回收,无需超细磨,大量节省能源,降低成本,高性能阳离子膜电积,电流效率高,具有首创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一种含砷硫化铜精矿的湿法冶炼新工艺。
技术介绍
硫化铜精矿的冶炼多采用火法冶炼,由于它能综合回收硫和其中的贵金属,炉渣还可用于生产建材。但是当铜精矿含砷较重时,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上世纪70年代以来,各国都在开发此类铜精矿的湿法冶炼工艺,希望找到避免砷害的办法。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成果有下列几种第一种是矿浆电解直接生产海绵铜。这种方法由于技术难度大,生产成本高,早于1990年前后停止了研究。第二种是超细磨-加温通氧的直接硫酸浸出法。这种方法的致命弱点是磨矿能耗太高,加上浸出反应难以彻底,于1988-1990年间相续停止。第三种是CESL加压浸出技术,就是在150-160℃的温度和0.8-1.5MPa的压力条件下浸出铜。该工艺是加拿大明科工程服务公司于1992年提出的,工艺上要求磨矿至-40μm占95%,浸出温度为150℃,压力为1.38MPa,浮选回收浸渣中的硫和贵金属,浸出液直接电积生产阴极铜。虽然有报道说其铜的总回收率达90%以上,但因磨矿细度要求高,生产杨本还是太大,至今未获推广。第四种INTEC技术,即氯化物体系通空气或氧气浸出-氯化亚铜电解。该技术是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砷硫化铜放湿法冶炼新工艺,其特征在于: (1)用含有二价铜离子的氯化钠或氯化钙溶液作为浸出剂,加压氧浸出铜精矿,让铜金属以铜离子的形式进入溶液,让硫、砷和大部分铁以固体形式留在浸渣中; (2)滤出(1)步所得浸出液,于还原环境中加入铜精矿,将二价铜离子还原成一价铜离子,过滤、净化; (3)电积(2)步所得净化浸出液得电积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保生尤西林杨成林郭应辉付文祥李元昌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锡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3[中国|云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