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7254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雪车部件技术领域,具有涉及一种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包括壳体、破碎机构、活动盖体和燃烧器,活动盖体铰接在壳体上端,壳体上端面为敞口设置的进雪口,破碎机构下方设有筛板层,破碎机构用于粉碎积雪和冰块,防止堵塞,筛板层将大块积雪筛出,便于融化,壳体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安装有燃烧器,燃烧器的出火口从壳体侧壁开设的加热口伸进壳体内,壳体内正对燃烧器的出火口设置有火焰分散器,用以改变火焰喷出的方向使壳体内热量充满火焰,保证融化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除雪过程中将积雪和碎冰融化,可排入水箱或者直接排入下水道,减少了除雪车到指定位置排放积雪的占用的时间,大大提高了除雪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雪车部件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
技术介绍
冬季在降雪量大的地方易形成积雪,积雪较多时会对行人和车辆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城市交通要道上的积雪更是要及时清理,冬季气温低,如果任由积雪被车辆碾压,再经过夜间低温的作用会结冰,带来更大的安全隐患,目前城市冬季除雪大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一、由人工和设备将路面积雪清扫到路边,再由人工或车辆将雪堆装运到城郊倾倒,此种除雪方式费工费时,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工和车辆设备,在时间和人力物力等方面投入较大,另外积雪在路边堆放会影响交通:二、使用大量盐类融雪剂融雪,即通过价格昂贵的融雪剂布撒器直接将盐粒撒出,然后由车辆碾压实现融雪功能,存在的问题是布撒均匀性较差,用盐量大而且融雪时间长,大量使用时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污染,尤其是对绿化带和路边草木。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除雪车只要以改装车为主,即在中、重型卡车前端加装推雪铲或扫雪滚刷,货箱内安装布撒器向底面喷洒融雪剂,将剩余积雪融化,在除雪过程中,被车辆碾压过的地方由于积雪被压实较难除净,需要多次除雪,这极大的降低了除雪效率,一些除雪车在积雪收集后存放于车辆的存雪箱内,需要到指定的地方排出,而且存储量有限,更降低除雪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融雪装置,融雪装置安装在除雪机上,将除雪机收集的积雪融化为雪水,方便处理,解决了现有的除雪活动中积雪处理繁琐的问题,有效提高了除雪效率。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的是一种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包括壳体、活动盖体、破碎机构和燃烧器,所述壳体的上端敞口并且与活动盖体铰接,壳体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破碎机构包括转轴和安装在转轴上的破碎刀,转轴安装在壳体上部并通过安装在壳体正面的驱动电机驱动,破碎机构下方设置有筛板层,所述筛板层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横杆,两个燃烧器分别安装在壳体两个相对的侧壁上,燃烧器的出火口均设置在壳体内,壳体内固定设置有火焰分散器,所述火焰分散器包括两个背向设置的弧形板,并且两个弧形板的内弧面分别正对两个燃烧器的出火口。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活动盖体为中空的立体扇形,并且扇形的圆心角为90°,活动盖体的底面和正面均敞口设置,活动盖体的弧形面的一端与壳体背面的顶端铰接。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壳体侧面的顶端设置有弧形连接板,所述弧形连接板上设置有弧形的条形孔,活动盖体的侧面上垂直设置有定位销,定位销的另一端设置在条形孔内以限定活动盖体的活动范围。作为本技术一种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转轴和驱动电机通过皮带传动。有益效果1、本技术融雪装置用于除雪机,便于将除雪机收集的积雪和冰融化,便于处理,可提高除雪机除雪效率,转轴上设置破碎刀,转轴设置在壳体的上端面处,转轴带动破碎刀旋转将进入壳体的冰和积雪破碎,便于融化,同时防止大量积雪堵塞融雪装置进雪口,破碎装置下方设置有筛板层,大块的雪块卡在筛板层上,方便融化而且避免大量积雪堵塞出水口;壳体两侧装有燃烧器,燃烧器的出火口设置在壳体侧壁上开设的加热口中,壳体内设置有火焰分散器,用以改变燃烧器出火口的火焰方向,使火焰能分散到上方和下方,充满整个壳体。2、壳体上方设置有活动盖体,活动盖体铰接于壳体背面顶端,壳体和活动盖体之间还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设置在壳体顶端并且可绕连接点转动,连接杆自由端设置在活动盖体侧面开设的条形孔内,活动盖体为中空的立体扇形结构,横截面扇形的圆心角为90°,盖体顶部为圆弧过渡,积雪从盖体的侧面进入,圆弧状方便改变顶部火焰的方向,放置融雪装置的积雪入口堵塞;融雪装置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便于将壳体内的积水排出,通过排入除雪机上的水箱或者直接排入路边的下水道口,方便快捷,可大大提高除雪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的壳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壳体,2、活动盖体,3、破碎机构,4、燃烧器,5、驱动电机,6、弧形连接板,7、火焰分散器,8、筛板层。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一种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包括壳体1、活动盖体2、破碎机构3和燃烧器4,所示壳体1为中空的立体结构,壳体1的上端敞口,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壳体1的排水口可通过管道连接除雪机的水箱,或者在除雪过程中直接将雪和冰融化形成的水随时排到下水道,破碎机构3包括转轴和破碎刀,多个破碎刀均匀安装在转轴上随转轴旋转,用以将从融雪装置的进雪口进入的冰和雪破碎,防止堵塞,转轴横设在进雪口处,转轴一端通过皮带与安装在壳体1正面的驱动电机5传动连接,壳体1内在破碎机构3的下方设置有筛板层8,所述筛板层8包括多个均匀设置的横杆,方便将大块的冰或雪融化,以免大量堆积堵塞出水口;壳体1的两个侧面上安装有燃烧器4,所述燃烧器4的出火口设置在壳体1两个侧壁上开设的加热口中,燃烧器4连接有油箱,壳体1内还设置有火焰分散器7,所述火焰分散器7包括两个背向设置的弧形板,两个弧形板的内弧面分别正对两个加热口设置,燃烧器4的出火口喷出的火焰喷到火焰分散器7上后,在火焰分散器7的作用下改变方向,将壳体1充满,分散热量,融化效果好;壳体1的上端还连接有活动盖体2,所述活动盖体2为中空的立体扇形结构,并且活动盖体2侧面扇形板的圆心角为90°,弧面相对的两个面均为敞口,活动盖体2的弧形板的一边与壳体1背面的顶端铰接,活动盖体2朝向壳体1正面的开口面与壳体1的顶端组成进雪口,用于接收除雪机传送的积雪,活动盖体2的侧面垂直设置有定位销,壳体1的侧面顶端处设置有弧形连接板6,弧形连接板6上开设有弧形的条形孔,定位销的另一端设置在条形孔内,活动盖体2开启时,通过连接杆限制其活动范围,避免带来安全隐患。除雪机在工作时将地面积雪传递到活动盖体2位于壳体1正面的端面,经由壳体1的破碎机构进入壳体1,燃烧器4将壳体1内部加热,积雪和碎冰进入壳体1或者壳体1的进雪口处时开始融化,然后由壳体1底部的排水口排出,本技术融雪装置在除雪过程中将积雪破碎融化,减少了积雪占用的空间,而且雪水容易排放,大大提高了冬季除雪的效率。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活动盖体(2)、破碎机构(3)和燃烧器(4),所述壳体(1)的上端敞口并且与活动盖体(2)铰接,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破碎机构(3)包括转轴和安装在转轴上的破碎刀,转轴安装在壳体(1)上部并通过安装在壳体(1)正面的驱动电机(5)驱动,破碎机构(3)下方设置有筛板层(8),所述筛板层(8)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横杆,两个燃烧器(4)分别安装在壳体(1)两个相对的侧壁上,燃烧器(4)的出火口均设置在壳体(1)内,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火焰分散器(7),所述火焰分散器(7)包括两个背向设置的弧形板,并且两个弧形板的内弧面分别正对两个燃烧器(4)的出火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除雪机的融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活动盖体(2)、破碎机构(3)和燃烧器(4),所述壳体(1)的上端敞口并且与活动盖体(2)铰接,壳体(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口,破碎机构(3)包括转轴和安装在转轴上的破碎刀,转轴安装在壳体(1)上部并通过安装在壳体(1)正面的驱动电机(5)驱动,破碎机构(3)下方设置有筛板层(8),所述筛板层(8)包括多个并排设置的横杆,两个燃烧器(4)分别安装在壳体(1)两个相对的侧壁上,燃烧器(4)的出火口均设置在壳体(1)内,壳体(1)内固定设置有火焰分散器(7),所述火焰分散器(7)包括两个背向设置的弧形板,并且两个弧形板的内弧面分别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群才王玉飞李二兵刘志强卢来运何宏伟贾宝成陈棚黄力鹏王晓斌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路太养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