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的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9899 阅读: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的安装结构,包括底板和侧板组件,底板和侧板组件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且连接在一起底板和侧板组件可围成一容置腔室,在底板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开口与容置腔室相连通,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相对应的,侧板组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拉铆螺母,连接螺栓的杆部穿过第一通孔并螺接在拉铆螺母上,从而可将底板和侧板组件连接在一起。安装人员只需在容置腔室内进行安装操作即可将底板和侧板组件连接在一起,无需进入侧板组件与井道内壁之间的空间。底板和侧板组件的安装操作较为方便,同时也提高了现场的安装效率。

The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n elevator ca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stallation structure of an elevator car, which comprises a bottom plate and a side board component,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ide board component are connected by a connecting bolt, and a side plate and a side board component can be surrounded by a chamber, an installation slot is arranged on the floor, the opening of the installation slo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ccommodating chamber and a slot is installed. The inner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ass hole, which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holes on the side board component. The second hole is provided with a pull riveting nut, the rod connecting the bolt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hole and is snails on the pull riveting nut, so that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side board component can be connected together. The installation personnel only need to be installed in the chamber chamber to connect the floor with the side board, without the need to enter the space between the side board components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well path. The installation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side panel assemblies is more conveni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installation efficiency is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的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
技术介绍
电梯轿厢主要由底板和侧板组件等部件组成,现有的电梯轿厢大都需要在电梯井道内进行拼装,安装人员需要进入到轿厢与井道壁之间的空间内拧紧很多的紧固件来连接电梯轿厢的各部件。然而,有些电梯井道的尺寸较小,其设计的轿厢与井道内壁之间的空间很小,该空间不足以容纳安装人员正常作业。安装人员难以进入到轿厢与井道内壁之间的空间内正常作业,这就使得普通结构的电梯轿厢不便于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安装结构,其具有安装方便的特点,能够较为方便地将侧板组件和底板连接在一起。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梯轿厢的安装结构,包括底板和侧板组件,所述底板和侧板组件通过连接螺栓相连接,且连接在一起底板和侧板组件可围成一容置腔室,所述底板上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开口与所述容置腔室相连通,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相对应的,所述侧板组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拉铆螺母,连接螺栓的杆部穿过第一通孔并螺接在拉铆螺母上,从而可将底板和侧板组件连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第一通孔为腰形孔。优选的,所述侧板组件包括若干个侧板,这些侧板依次拼接在一起。优选的,相邻两个侧板中其中一个侧板上设置有挂孔,另一个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挂孔相适配的钩状插片,所述钩状插片插设在挂孔内以将相邻的两个侧板拼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卡设在安装槽内以封闭安装槽的开口。优选的,所述安装槽的外侧壁上设置定位柱,相对应的,所述侧板组件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柱插设在定位孔内以将侧板组件定位在底板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中,在底板上设置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开口与容置腔室相连通,安装槽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相对应的,侧板组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内设置有拉铆螺母,连接螺栓的杆部穿过第一通孔并螺接在拉铆螺母上,从而可将底板和侧板组件连接在一起。安装人员只需在容置腔室内进行安装操作即可将底板和侧板组件连接在一起,无需进入侧板组件与井道内壁之间的空间。底板和侧板组件的安装操作较为方便,同时也提高了现场的安装效率。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底板和侧板组件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底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侧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侧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图4,本技术是一种电梯轿厢的安装结构,包括底板1和侧板组件,底板1和侧板组件通过连接螺栓3相连接,且连接在一起底板1和侧板组件可围成一个容置腔室。本技术中,在底板1上设置有安装槽11,安装槽11的开口与容置腔室相连通,在安装槽1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相对应的,在侧板组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在第二通孔内设置有拉铆螺母21,连接螺栓3的杆部穿过第一通孔12并螺接在拉铆螺母21上,从而可将底板1和侧板组件连接在一起。通过上述结构,由于拉铆螺母21已经固定在侧板组件上,安装人员只需在容置腔室内进行安装操作,将连接螺栓3螺接在拉铆螺母21上即可将底板1和侧板组件连接在一起,无需进入侧板组件与井道内壁之间的空间。底板1和侧板组件的安装操作较为方便,同时也提高了现场的安装效率,降低了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由于侧板组件一般由板材加工而成,板材的厚度较小,不能直接设置螺纹,也不便于采用焊接的方式安装螺母。而采用拉铆螺母21则可以很好地解决此问题。如图1和图2所示,底板1的侧边向上翻折而形成前述的安装槽11。进一步的,第一通孔12为腰形孔。这样可以降低第一通孔12和第二通孔的位置精度,即使第一通孔12或第二通孔的加工位置出现偏差,也能够确保连接螺栓3的杆部能够穿过第一通孔12并螺接在拉铆螺母21上。此外,第一通孔12为腰形孔,还可以避免第一通孔12或第二通孔的加工位置出现偏差而造成整个部件的报废,从而可以降低零部件的废品率。在底板1上还设置有挡板4,挡板4卡设在安装槽11内,以此来封闭安装槽11的开口,使整个容置腔室显得整洁且美观。此外,在挡板4上开设有第一通气孔41,在安装槽11的底面上开设有第二通气孔14。通过设置第一通气孔41和第二通气孔14,使得容置腔室能够与外界进行空气交换。在安装槽11的外侧壁上还设置定位柱13,相对应的,在侧板组件上设置有定位孔22,当把侧板组件安装到底板1上时,定位柱13插设在定位孔22内,从而将侧板组件定位在底板1上,避免侧板组件沿着定位柱13的径向移动。此时第一通孔12与拉铆螺母21对齐,便于安装连接螺栓3。定位柱13可采用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设置在安装槽11的外侧壁上。此外,还可将定位柱13设置在侧板组件上,相对应的,定位孔22开设在安装槽11的外侧壁上。进一步的,定位柱13的端部呈锥形,这样便于将定位柱13插设到定位孔22内。侧板组件包括若干个侧板2,这些侧板2依次拼接在一起。单个侧板2的尺寸较小,便于存放和运输。具体的,相邻的两个侧板2中,其中一个侧板2上设置有挂孔23,另一个侧板2上设置有与该挂孔23相适配的钩状插片24,钩状插片24插设在挂孔23内,从而可将这两个相邻的侧板2连接在一起。侧板2之间的拼接较为方便,提高了现场安装的效率,并可降低安装人员的劳动强度。此外,相邻两个侧板2之间还可通过滑动卡接机构连接在一起。具体的,该滑动卡接机构包括相互适配的卡槽和卡接部,卡接部和卡槽分别对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侧板2上。卡接部滑动卡设在卡槽内,从而可将相邻的两个侧板2连接在一起。如图2所示,在安装槽11内还设置有加强筋15,加强筋15的两侧分别连接安装槽11的两个侧壁,以此来提高安装槽11的结构强度,避免安装槽11变形。此外,为了增加结构强度,还在底板1的下方设置有横梁5。上述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技术还可有其他实施方案。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设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轿厢的安装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的安装结构,包括底板(1)和侧板组件,所述底板(1)和侧板组件通过连接螺栓(3)相连接,且连接在一起底板(1)和侧板组件可围成一容置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开口与所述容置腔室相连通,所述安装槽(1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相对应的,所述侧板组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拉铆螺母(21),连接螺栓(3)的杆部穿过第一通孔(12)并螺接在拉铆螺母(21)上,从而可将底板(1)和侧板组件连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的安装结构,包括底板(1)和侧板组件,所述底板(1)和侧板组件通过连接螺栓(3)相连接,且连接在一起底板(1)和侧板组件可围成一容置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设置有安装槽(11),所述安装槽(11)的开口与所述容置腔室相连通,所述安装槽(11)的内侧壁上开设有第一通孔(12),相对应的,所述侧板组件上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设置有拉铆螺母(21),连接螺栓(3)的杆部穿过第一通孔(12)并螺接在拉铆螺母(21)上,从而可将底板(1)和侧板组件连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12)为腰形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组件包括若干个侧板(2),这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代波邓荣斌陈俊龙胡永生赵健斌陈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