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道立柱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62894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2 0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道立柱制造方法,步骤是,将金属板切割下料,制成长条形的料板;定折弯线,在料板中部制定一条与料板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折弯线,第一折弯线将料板划分为上侧部和下侧部,在第一折弯线上下两侧各有一条第二折弯线,在两条第二折弯线的外侧各有一条第三折弯线,第三折弯线将料板上端和下端划分为安装部;先沿着第三折弯线将安装部朝向背面折弯,再沿着第二折弯线将料板朝向正面折弯,最后沿着第一折弯线将料板上侧部和下侧部朝向正面折弯,料板正面围成一个槽体;在槽体内放入形状匹配的加强板,在加强板与槽体之间的缝隙焊接,制成坯件;将坯件进行表面处理,制成产品,使得立柱保证强度的同时结构更加紧凑。使得立柱保证强度的同时结构更加紧凑。使得立柱保证强度的同时结构更加紧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道立柱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井道立柱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电梯制造领域中,为了让电梯能够在建筑中垂向升降,一般要在建筑中建设电梯的井道,传统井道是垂向设置的金属的框架,使得用于载人的轿厢能够在井道框架中垂向升降,井道框架在技术方案上通常采用钢架搭建的结构,而立柱是这种结构的主要支撑件。然而,传统的立柱通常采用型钢等材料,为了保证井道框架的强度,立柱的整体体积较大,而因为立柱形状规格比较单一,占用空间大,适应性差。
[0003]本专利技术正是基于上述的不足而产生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保证强度的同时节省空间、适应性强的立柱制造方法。
[0005]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一种井道立柱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金属板切割下料,制成长条形的料板;B、定折弯线,在料板中部制定一条与料板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折弯线,第一折弯线将料板划分为上侧部和下侧部,在第一折弯线上下两侧各有一条第二折弯线,在两条第二折弯线的外侧各有一条第三折弯线,第三折弯线将料板上端和下端划分为安装部;C、折弯成型,先沿着第三折弯线将安装部朝向背面折弯,再沿着第二折弯线将料板朝向正面折弯,最后沿着第一折弯线将料板上侧部和下侧部朝向正面折弯,料板正面围成一个槽体;D、焊接,在槽体内放入形状匹配的加强板,在加强板与槽体之间的缝隙焊接,制成坯件;E、表面处理,将坯件进行表面处理,制成产品。
[0007]作为优选,在步骤B中,两条第二折弯线以及两条第三折弯线都是对称设置在第一折弯线两侧,在步骤C中,三次折弯均以90
°
V型折弯,两个安装部的夹角呈直角。
[0008]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加强板为切角方形结构,加强板切角的切边在槽体槽口处。
[0009]作为更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的切边呈向内凹的弧形。
[0010]如上所述的井道立柱制造方法,在步骤D之前,先在加强板上开设通孔。
[0011]如上所述的井道立柱制造方法,在步骤C之前先在安装部上开设若干安装孔。
[0012]如上所述的井道框架的副轨横支架制造方法,在步骤E中的表面处理采用热镀锌工艺。
[0013]如上所述的井道框架的副轨横支架制造方法,在步骤A中采用镭射切割将金属板切割。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专利技术有如下优点:
[0015]本专利技术的料板折弯后形成一个截面为半包围结构的柱状结构,从而围成一个长条
形的槽体,在槽体内放置若干个加强板,加强板与槽体的槽壁之间焊接连接,进而保证产品的折弯强度,安装部位于槽体槽口处,用于连接框架结构,而在安装时,电梯轿厢空间的四角对应槽体的槽口处,进而使电梯轿厢空间能够缩进到截面为半包围结构的立柱中,因此立柱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适应性更强,同时又能保证立柱的强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料板的正视图;
[0017]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料板折弯后的立体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坯件的立体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坯件的侧视图;
[0020]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立柱的安装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0022]专利技术说明书所述的方位,如“上”、“下”、“左”、“右”、“前”、“后”等均为以附图的方位为基准,并以便于描述各个零部件之间关系为目的,并非指示各个零部件之间唯一或者绝对的位置关系,仅为实现专利技术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并不是对其实施方式的一种限制。
[0023]一种井道立柱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24]A、将金属板切割下料,制成如图1所示的长条形的料板1;
[0025]B、定折弯线,如图1所示,在料板1中部制定一条与料板1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折弯线A,第一折弯线A位于料板1中间并将料板1平分为上侧部和下侧部,当然第一折弯线A也可以设在料板1偏上或者偏下的位置而不是中间位置,在第一折弯线A上下两侧各有一条第二折弯线B,在两条第二折弯线B的外侧各有一条第三折弯线C,即在第一折弯线A上方依次设置有一条第二折弯线B和一条第三折弯线C,在第一折弯线A下方亦依次设置有一条第二折弯线B和一条第三折弯线C,第三折弯线C将料板1上端和下端划分为安装部11,为了使得产品折弯后截面的形状统一三条折弯线尽量平行设置;
[0026]C、折弯成型,如图1所示,先沿着第三折弯线C将安装部11朝向一侧折弯,以安装部11折弯的这一侧为背面,则另一侧为正面,再沿着第二折弯线B将料板1朝向正面折弯,最后沿着第一折弯线A将料板1上侧部和下侧部朝向正面折弯,料板1正面围成一个槽体10;
[0027]D、焊接,在槽体10内放入形状匹配的加强板2,在加强板2与槽体10之间的缝隙焊接,制成长条形的坯件;
[0028]E、表面处理,将坯件进行表面处理,制成如图3所示的长条形的立柱产品。
[0029]料板1折弯后形成一个截面为半包围结构的柱状结构,从而围成一个长条形的槽体10,在槽体10内放置若干个加强板2,加强板2与槽体10的槽壁之间焊接连接,进而保证产品的折弯强度,安装部11位于槽体10槽口处,用于连接框架结构,而在安装时,如图5所示,电梯轿厢空间Q的四角对应槽体10的槽口处,进而使电梯轿厢空间Q能够缩进到截面为半包围结构的立柱中,因此立柱的结构更加紧凑,体积更小,适应性更强,同时又能保证立柱的强度。
[0030]作为更优的实施方式,在步骤B中,两条第二折弯线B以及两条第三折弯线C都是对
称设置在第一折弯线A两侧,在步骤C中,三次折弯均以90
°
V型折弯,两个安装部11的夹角呈直角,这样料板1折弯后围成方形截面的结构,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当然三次折弯的折弯角度可以不采用90
°
V型折弯,这样料板1折弯后围成菱形截面的结构,而两条第二折弯线B以及两条第三折弯线C不对称地设置在第一折弯线A两侧也可以,这样料板1折弯后围成不对称的四边形截面的结构。
[0031]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加强板2为切角方形结构,加强板2切角的切边21在槽体10槽口处,以节省立柱的空间,使得整个立柱的机构更加的紧凑,也能够节省加强板2的材料,节省成本。
[0032]作为更加进一步优化的方案,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的切边21呈向内凹的弧形,这样当立柱受力时,立柱周围的作用力传递到加强板2上,弧形内凹的切边21有利于作用力的传递,防止应力集中,保证立柱具有较高的强度。
[0033]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步骤D之前,先在加强板2上开设通孔22,以便于通过通孔22来安装其他配件。
[0034]作为优选的方案,在步骤C之前先在安装部11上开设若干安装孔12,便于进行折弯工艺和冲孔工艺。
[0035]作为优选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道立柱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将金属板切割下料,制成长条形的料板(1);B、定折弯线,在料板(1)中部制定一条与料板(1)长度方向一致的第一折弯线(A),第一折弯线(A)将料板(1)划分为上侧部和下侧部,在第一折弯线(A)上下两侧各有一条第二折弯线(B),在两条第二折弯线(B)的外侧各有一条第三折弯线(C),第三折弯线(C)将料板(1)上端和下端划分为安装部(11);C、折弯成型,先沿着第三折弯线(C)将安装部(11)朝向背面折弯,再沿着第二折弯线(B)将料板(1)朝向正面折弯,最后沿着第一折弯线(A)将料板(1)上侧部和下侧部朝向正面折弯,料板(1)正面围成一个槽体(10);D、焊接,在槽体(10)内放入形状匹配的加强板(2),在加强板(2)与槽体(10)之间的缝隙焊接,制成坯件;E、表面处理,将坯件进行表面处理,制成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道立柱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中,两条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代波邓荣斌陈俊龙胡永升赵建斌陈建超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奥菱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