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吊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9897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7: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机吊笼,包括吊笼主体、第一侧门和第二侧门,所述吊笼主体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两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第一侧门包括第一门框和单开门板,所述单开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框内,所述第二侧门包括第二门框和双开门板,所述双开门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门框内,所述第一门框和所述第二门框结构一致,且所述第一门框和所述第二门框可相互替换地安装于所述吊笼主体的两侧开口,所述吊笼主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侧壁上设置有传动导轨和配重滑道,所述配重滑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门框的侧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施工升降机左右吊笼不能够互换,易导致安装错误的问题。

A lift cag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ft cage, which comprises a cage body, a first side door, and a second side door. The cage body comprises a hollow rectangular frame structure with two sides opening in the length direction, and the first side door comprises a first door frame and a single open door plate. The single door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door frame, The second side door comprises a second door frame and a double opening plate. The double open door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second door frame, the first door frame is the same as the second door frame structure, and the first door frame and the second door frame can be replaced mutually with the two sides of the cage main body. The cage main body is in the width direction. The upper sid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guide rail and a counterweight slide way, and the counterweight slideway can be detachably installed on the side of the first doorframe. The utility model aims at solving the problem that the hoisting cage of the existing lifting hoist can not be exchanged, and the installation error is easy to ca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机吊笼
本技术属于升降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升降机吊笼。
技术介绍
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施工升降机等建筑机械开始在越来越多的建筑领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对于大工程,高层建筑场所,施工升降机的使用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大大提高生产率和节约劳动时间。人们对升降机的安全性能、效率、载重量、节能、维护、美观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施工升降机的吊笼结构,有左右笼之分,且单个吊笼通常在朝向和背离楼层的两侧分别设置单开门和双开门,单开门即进料门,通常往上开启,两侧加配重块。只有吊笼停在底层时,才可以开启。如果此门改为双开门,笼下必须留有半扇门的空间(>1.3m)才可以完全打开门。如果是向上开启的单开门则可以节省笼下预留空间。双开门,即两扇门,分别往上或往下开启,两扇门自平衡重量。通常到达所需楼层,才开启,这就有足够的笼下空间让双开门活动。故左右笼不能互换,在工地安装尤其是单笼施工升降机时,需要特别注意是左右笼之分,还需要考虑标准节支架和楼层的朝向,显得较为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机吊笼,以解决现有施工升降机左右吊笼不能够互换,易导致安装错误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升降机吊笼,该升降机吊笼可以实现左笼右笼的互换,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一种升降机吊笼,包括吊笼主体、第一侧门和第二侧门,所述吊笼主体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两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第一侧门包括第一门框和单开门板,所述单开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框内,所述第二侧门包括第二门框和双开门板,所述双开门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门框内,所述第一门框和所述第二门框结构一致,且所述第一门框和所述第二门框可相互替换地安装于所述吊笼主体的两侧开口,所述吊笼主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侧壁上设置有传动导轨和配重滑道,所述配重滑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门框的侧边。进一步的,所述吊笼主体的顶部开有维修口。进一步的,所述吊笼主体还包括有多个结构板,由多个所述结构板在所述中空长方体框架结构上合围形成所述吊笼主体。本升降机吊笼采用3片式组装,分为第一侧门、吊笼主体和第二侧门,将第一侧门上的第一门框和第二侧门上的第二门框设置为相同结构,使得第一侧门和第二侧门可以互换安装,从而在进行吊笼安装时,只需先将吊笼主体安装于标准节支架上,再根据吊笼主体的朝向确定单开门板和双开门板的朝向,从而进行第一侧门和第二侧门的安装,可实现左右笼互换,配重滑道也是可拆式,配重滑道安装在第一门框侧边,这样就可以完全实现左笼右笼的互换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而且可以在吊笼主结构和第一门框或第二门框之间安装一方框即可改变吊笼的长度尺寸,从而可以更好的满足升降机容量的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升降机吊笼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升降机吊笼,该升降机吊笼可以实现左笼右笼的互换,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下面将结合本技术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机吊笼,包括吊笼主体9、第一侧门1和第二侧门10,所述吊笼主体9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两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框架结构6,所述第一侧门1包括第一门框3和单开门板2,所述单开门板2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框3内,所述第二侧门10包括第二门框11和双开门板(未图示),所述双开门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门框11内,所述第一门框3和所述第二门框11结构一致,且所述第一门框3和所述第二门框11可相互替换地安装于所述吊笼主体9的两侧开口,所述吊笼主体9在宽度方向上的侧壁上设置有传动导轨5和配重滑道4,所述传动导轨5用于连接标准节支架,所述配重滑道4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门框3的侧边。所述吊笼主体9的顶部开有维修口8。所述吊笼主体9还包括有多个结构板7,由多个所述结构板7在所述中空长方体框架结构6上合围形成所述吊笼主体9。本升降机吊笼采用3片式组装,分为第一侧门、吊笼主体和第二侧门,将第一侧门上的第一门框和第二侧门上的第二门框设置为相同结构,使得第一侧门和第二侧门可以互换安装,从而在进行吊笼安装时,只需先将吊笼主体安装于标准节支架上,再根据吊笼主体的朝向确定单开门板和双开门板的朝向,从而进行第一侧门和第二侧门的安装,可实现左右笼互换,配重滑道也是可拆式,配重滑道安装在第一门框侧边,这样就可以完全实现左笼右笼的互换性,提高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而且可以在吊笼主结构和第一门框或第二门框之间安装一方框即可改变吊笼的长度尺寸,从而可以更好的满足升降机容量的需求。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升降机吊笼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升降机吊笼,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笼主体、第一侧门和第二侧门,所述吊笼主体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两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第一侧门包括第一门框和单开门板,所述单开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框内,所述第二侧门包括第二门框和双开门板,所述双开门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门框内,所述第一门框和所述第二门框结构一致,且所述第一门框和所述第二门框可相互替换地安装于所述吊笼主体的两侧开口,所述吊笼主体在宽度方向上的侧壁上设置有传动导轨和配重滑道,所述配重滑道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门框的侧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吊笼,其特征在于,包括吊笼主体、第一侧门和第二侧门,所述吊笼主体包括在长度方向上具有两侧开口的中空长方体框架结构,所述第一侧门包括第一门框和单开门板,所述单开门板设置于所述第一门框内,所述第二侧门包括第二门框和双开门板,所述双开门板设置于所述第二门框内,所述第一门框和所述第二门框结构一致,且所述第一门框和所述第二门框可相互替换地安装于所述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晓辉蒋锦富江楚杰黄先业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特威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