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7273 阅读:2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6: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向调节机构,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转向管柱轴向调节撞击噪音,且转向管柱自动对中,从而改善调节手感的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转向管柱轴向调节撞击噪音大,严重时直接导致转向管柱的损坏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下柱管及互配套装在下柱管上端的上柱管,上柱管通过夹紧套夹紧固定在下柱管上,在与所述夹紧套对应的上柱管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夹板,穿插在夹紧套上的紧固螺栓穿过夹板上的轴向调节槽后将上柱管夹紧固定在下柱管上,且在轴向调节槽长度方向的两端与对应的紧固螺栓间分别设有压缩弹簧。

An axial adjustment mechanism for a steering colum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axial adjustment mechanism, which provides a simple structure,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teering Guan Zhu axial adjustment of the impact noise, and the steering tube column is automatically opposite to the axial adjustment mechanism of the steering column which regulates the feel of the hand, and solves the axial adjustment of the impact noise of the steering column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technical problem of the damage of the steering column, which directly causes the damage of the steering column, is included, which includes the lower column tube and the upper cylinder pipe fitted to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column tube. The upper column tube is clamped and fixed on the lower column tube through the clamping sleeve, and extends outward into a splint on both sides of the upper column tube corresponding to the clamping sleeve, and is fastened on the clamping sleeve. The bolt is clamped and fixed on the lower column tube after the axial adjustment slot on the splint, and a compression spring is provided between the two ends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axial adjustment slot and the corresponding fastening bol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向调节机构,尤其涉及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转向管柱轴向调节撞击噪音,且转向管柱自动对中,从而改善调节手感的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机构。
技术介绍
在转向管柱轴向调节的时候,松开手柄后沿管柱轴线前后调节管柱,手柄螺栓在轴向调节槽内运动,当管柱轴向调节力较小时,由于管柱自身重力作用,转向管柱往往会自动滑动到前端初始位置,导致调节不到位,而当用力调节管柱时,手柄螺栓与调节槽间即发生猛烈撞击并产生噪声,严重时直接导致转向管柱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降低转向管柱轴向调节撞击噪音,且转向管柱自动对中,从而改善调节手感的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机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转向管柱轴向调节撞击噪音大,严重时直接导致转向管柱的损坏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机构,包括下柱管及互配套装在下柱管上端的上柱管,上柱管通过夹紧套夹紧固定在下柱管上,在与所述夹紧套对应的上柱管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夹板,穿插在夹紧套上的紧固螺栓穿过夹板上的轴向调节槽后将上柱管夹紧固定在下柱管上,且在轴向调节槽长度方向的两端与对应的紧固螺栓间分别设有压缩弹簧。通过在紧固螺栓两侧的轴向调节槽内分别设置压缩弹簧,紧固螺栓非中间位置时,其中一侧的压缩弹簧恢复力即大于另一侧的压缩弹簧恢复力,且随着紧固螺栓靠近轴向调节槽的端部位置,压缩弹簧恢复力差值变大,即可避免紧固螺栓撞击轴向调节槽端部,有效降低撞击噪音,且在压缩弹簧恢复力差值作用下,紧固螺栓回归轴向调节槽中间位置,使转向管柱自动对中,从而改善调节手感。作为优选,在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套装固定有调节手柄。调节手柄便于紧固螺栓的锁紧和拆解。作为优选,与所述上柱管相对的下柱管下端部设有安装法兰,在安装法兰上设有下开口槽,下开口槽两侧对应的夹紧套上对称设有上安装孔。下开口槽和安装孔便于转向管柱的定位安装。作为优选,所述紧固螺栓互配滑动插接在轴向调节槽内。紧固螺栓互配滑动插接在轴向调节槽内时,确保压缩弹簧定位可靠。因此,本技术的一种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机构具有下述优点:通过在紧固螺栓两侧的轴向调节槽内分别设置压缩弹簧,紧固螺栓非中间位置时,其中一侧的压缩弹簧恢复力即大于另一侧的压缩弹簧恢复力,即可避免紧固螺栓撞击轴向调节槽端部,有效降低撞击噪音,同时使使转向管柱自动对中,从而改善调节手感;调节手柄便于紧固螺栓的锁紧和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拆掉夹紧套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机构,包括下柱管1及互配套装在下柱管1上端的上柱管2,上柱管2又通过夹紧套3夹紧固定在下柱管1上,在与夹紧套3对应的上柱管2两侧分别向外平行延伸形成夹板4,在夹板4上同轴开有轴向调节槽6,穿插在夹紧套3上的紧固螺栓5穿过轴向调节槽6后将上柱管2夹紧固定在下柱管1上,紧固螺栓5与轴向调节槽6保持互配滑动连接,且在紧固螺栓5两侧对应的轴向调节槽6内沿长度方向分别装有压缩弹簧7,压缩弹簧7的一端固定在轴向调节槽6端部,另一端顶接在紧固螺栓5的外环面上,为了便于旋转紧固螺栓5,在紧固螺栓5的一端套装固定有调节手柄8,与上柱管2相对的下柱管1下端部同轴固定着安装法兰9,在安装法兰9上开有下开口槽10,下开口槽10两侧对应的夹紧套3上对称设有上安装孔11。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构思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机构,包括下柱管(1)及互配套装在下柱管(1)上端的上柱管(2),上柱管(2)通过夹紧套(3)夹紧固定在下柱管(1)上,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夹紧套(3)对应的上柱管(2)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夹板(4),穿插在夹紧套(3)上的紧固螺栓(5)穿过夹板(4)上的轴向调节槽(6)后将上柱管(2)夹紧固定在下柱管(1)上,且在轴向调节槽(6)长度方向的两端与对应的紧固螺栓(5)间分别设有压缩弹簧(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向管柱的轴向调节机构,包括下柱管(1)及互配套装在下柱管(1)上端的上柱管(2),上柱管(2)通过夹紧套(3)夹紧固定在下柱管(1)上,其特征在于:在与所述夹紧套(3)对应的上柱管(2)两侧分别向外延伸形成夹板(4),穿插在夹紧套(3)上的紧固螺栓(5)穿过夹板(4)上的轴向调节槽(6)后将上柱管(2)夹紧固定在下柱管(1)上,且在轴向调节槽(6)长度方向的两端与对应的紧固螺栓(5)间分别设有压缩弹簧(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齐马涛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零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