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钨粉还原的均流型双层舟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543 阅读:4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钨粉还原的均流型双层舟皿,它包括一上舟皿、一下舟皿,上舟皿可拆卸架设于下舟皿之上,上、下舟皿均由前板、后板、两侧板及底板构成,上舟皿的底部分别对称接有前支座、中支座、后支座,其前支座、中支座、后支座上均设有可用于架靠下舟皿的座架;其特征在于:上舟皿的前板呈倾斜状与两侧板及底板固定相联接,上舟皿两侧板的前部略微向内倾斜;前支座上还包括有“L”型前插板,前座架与“L”型前插板的外侧壁固定相联接,“L”型前插板的“L”一端与底板固定相接,另一端可拆卸顶靠于下舟皿前板的内壁,前插板外侧壁可拆卸贴靠于下舟皿的侧板内壁上;后支座还包括有后插板,后座架与后插板的外侧壁固定相联接,后插板的一端与底板固定相接,后插板外侧壁可拆卸贴靠于下舟皿的侧板内壁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金属冶炼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钨粉还原的均流型双层舟皿
技术介绍
钨是一种最难熔的金属,熔点高达3410℃左右,其硬度高,延性强,常温下不受空气的侵蚀,正因为钨具有这些特点,使得钨粉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如可用于制备高比重合金,应用于自动手表摆锤、电讯振动子、飞机平衡板、防χ射线、α射线、γ射线保护板等等;还可用于制备电工合金,如高压触头等。目前,国内外硬质合金生产厂家有相当一部分使用双层舟皿,甚至多层舟皿来还原生产钨粉,在采用双层舟皿时,其上、下层舟皿的形状基本相同,且上层略小于下层,在上层的底部设有若干的支撑座,上层通过支撑座架设在下层之上,这种结构一是由于上、下层舟皿与外部之间的间隙不相同,致使流入上、下层舟皿的氢气量不相同,一般上层流入的氢气量比下层要多,这样就造成了钨粉还原后上下层的粒度大小不相同,采用该结构后,当上、下层舟皿的装料量相同时,则生产结果是上、下层钨粉还原后的粒度大小差别大,若要使上、下层舟皿生产出来的钨粉粒度大小相同,则必须是上、下层舟皿的装料量不相同方可,这样,就带来了操作过程的繁锁,使单位产品的能源消耗增加;二是由于上层舟皿容易在下层舟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冲浒陈维铉吴高潮陈金铃李凌祥谢启超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