漏斗浇口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1871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2:47
本实用公开一种漏斗浇口杯,该结构包括浇口杯本体,所述的浇口杯本体呈圆柱状,圆柱状本体的一端为浇包铁液承接端,另一端为浇注系统连接端,圆柱状本体内设置有杯底,所述的杯底上设置一个与浇注系统直浇道连通的通孔,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沿着浇包铁液承接端延伸的凸台;所述的杯底由第一杯底和第二杯底构成,所述的第一杯底的顶面高于第二杯底的顶面且通过台阶部过渡连接,所述的通孔和其两侧的凸台均位于第一杯底的顶面上。具有可对浇包铁液直冲浇口杯底部时起缓冲作用,避免铁液冲击飞溅和浇口杯底部冲砂,也可使浇口杯液面快速上升保持一定高度,防止直浇道进入空气,避免带入液面浮渣和产生二次氧化渣的优点。

Funnel gate cup

A bucket gate cup, which comprises a gate cup body, the gate cup body is cylindrical, one end of the cylindrical body is pouring the iron liquid receiving end, the other end is the connecting end of the pouring system, the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cup bottom, and the bottom of the cup is provided with a pouring system connected to the runner. A convex platform extending along the end of the ladle iron liquid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cup bottom is composed of the first cup bottom and the second cup bottom,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rst cup bottom is higher tha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second cup bottom and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step part. The through hole and the two sides of the convex platform are both at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rst cup bottom. Up. It has a buffering effect on the bottom of the gate cup, which can avoid the splash of the molten iron and the bottom of the gate cup. It can also keep a certain height of the liquid surface of the gate cup, prevent the direct runner from entering the air, and avoid the advantages of the liquid slags and the two oxidizing sl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漏斗浇口杯
本技术涉及铸造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漏斗浇口杯结构。
技术介绍
浇口杯浇注工艺最为常用也是最为关键的部件,它承担着铁液与浇注系统第一道的接触关口,也即是承受浇包铁液直冲进入浇注系统的载体;如果其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将严重影响铸件的浇注效果;比如如果浇口杯设计不合理会导致铁液冲击飞溅和浇口杯底部冲砂,或者导致浇口杯液面不稳定使得空气进入直浇道、导致带入液面浮渣和产生二次氧化渣,这些都是浇注铸件过程,导致铸件出现严重铸造缺陷的原因,因此如何设计一种能克服上述缺陷或者不足的漏斗浇口杯结构,是保证铸件产品质量非常关键的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可对浇包铁液直冲浇口杯底部时起缓冲作用,避免铁液冲击飞溅和浇口杯底部冲砂,也可使浇口杯液面快速上升保持一定高度,防止直浇道进入空气,避免带入液面浮渣和产生二次氧化渣的漏斗浇口杯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漏斗浇口杯结构,该结构包括浇口杯本体,所述的浇口杯本体呈圆柱状,圆柱状本体的一端为浇包铁液承接端,另一端为浇注系统连接端,圆柱状本体内设置有杯底,所述的杯底上设置一个与浇注系统直浇道连通的通孔,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沿着浇包铁液承接端延伸的凸台;所述的杯底由第一杯底和第二杯底构成且通过台阶部过渡连接,所述的第一杯底的顶面高于第二杯底的顶面,所述的通孔和其两侧的凸台均位于第一杯底上。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杯底采用第一杯底和第二杯底构成,所述的第一杯底的顶面高于第二杯底的顶面且通过台阶部过渡连接,所述的通孔和其两侧的凸台均位于第一杯底的顶面上的结构,使得杯底(底部)构成了一个堤坝似的结构,在铁液浇注过程很容易在第二杯底的顶面上存积铁液,存积的铁液可对浇包铁液直冲浇口杯底部时起缓冲作用,避免铁液冲击飞溅和浇口杯底部冲砂,也可使浇口杯液面快速上升保持一定高度,防止直浇道进入空气,避免带入液面浮渣和产生二次氧化渣;此外,本实用还采用在通孔两侧设置有凸台,这两个凸台起到对铁液导向的作用,保证铁液快速进入直浇口,容易使得浇注系统的型腔快速充满铁液,保证充型紧实,铸件质量好,缺陷少。作为优选,所述的浇口杯的内腔自浇包铁液的承接端至浇注系统连接端逐渐缩小,该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浇注时浇口杯内维持一定的液面高度,稳定浇注系统压头,浇注结束可保证浇注系统在压力下凝固,从而提高铸件的浇注紧实度和浇注质量。作为优选,所述的凸台呈扇形,且围成扇形的两条半径之间的夹角呈90度;扇形凸台的圆弧边与浇口杯的内壁相互贴合,扇形凸台的一个半径所在边与通孔的外径相压合,且两个扇形凸台与通孔外径相压合的半径平行,扇形凸台的上顶面高于通孔的上顶面;采用该结构,可以对浇注的铁液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保证铁液快速进入通孔流入浇注系统。作为优选,所述的台阶部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扇形凸台与通孔外径相压合的半径相互垂直;采用该结构,一来可以保证具有一定量的积液实现铁液进入浇口杯内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不飞溅等,给安全浇注提供保证;另一方面,这种结构的设置,整体上还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杯底上顶面为铁液浇注时的先接触面;限定这种浇注方式,能够实现浇注的铁液先于第二杯底接触,即使发生少量的飞溅,由于该侧的底面低于第一杯底的底面,溅射不明显,而且,先浇注该侧还可以首先进行一定量的铁液的累积,对后续铁液的进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附图说明图1本实用漏斗浇口杯结构示意图(一个角度)。图2本实用漏斗浇口杯结构示意图(另一个角度)。图3本实用漏斗浇口杯剖视图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但本实用不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附图1-3所示,本实用的一种漏斗浇口杯结构,该结构包括浇口杯本体1,所述的浇口杯本体呈圆柱状,圆柱状本体的一端为浇包铁液承接端,另一端为浇注系统连接端,圆柱状本体内设置有杯底2,所述的杯底上设置一个与浇注系统直浇道连通的通孔3,通孔的两侧(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沿着浇包铁液承接端延伸的凸台4;所述的杯底由第一杯底2.1和第二杯底2.2构成且通过台阶部2.3过渡连接,所述的第一杯底的顶面高于第二杯底的顶面,所述的通孔和其两侧的凸台均位于第一杯底上。采用上述结构,由于杯底采用第一杯底和第二杯底构成且通过台阶部过渡连接,所述的第一杯底的顶面高于第二杯底的顶面,所述的通孔和其两侧的凸台均位于第一杯底上的结构,使得杯底(底部)构成了一个堤坝式的结构,在铁液浇注过程很容易在第二杯底的顶面上存积铁液,存积的铁液可对浇包铁液直冲浇口杯底部时起缓冲作用,避免铁液冲击飞溅和浇口杯底部冲砂,也可使浇口杯液面快速上升保持一定高度,防止直浇道进入空气,避免带入液面浮渣和产生二次氧化渣;此外,本实用还采用在通孔两侧设置有凸台,这两个凸台起到对铁液导向的作用,保证铁液快速进入直浇口,容易使得浇注系统的型腔快速充满铁液,保证充型紧实,铸件质量好,缺陷少。如附图3所示:所述的浇口杯的内腔自浇包铁液的承接端至浇注系统连接端逐渐缩小,该结构的设置可以保证浇注时浇口杯内维持一定的液面高度,稳定浇注系统压头,浇注结束可保证浇注系统在压力下凝固,从而提高铸件的浇注紧实度和浇注质量;本实用的通孔下方连接的是浇注系统的直浇道。如附图1-2所示,所述的凸台呈扇形,且围成扇形的两条半径之间的夹角呈90度;扇形凸台的圆弧边与浇口杯的内壁相互贴合,扇形凸台的一个半径所在边与通孔的外径相压合,且两个扇形凸台与通孔外径相压合的半径相互平行(即通孔左右两侧扇形凸台的边线是彼此平行的),扇形凸台的上顶面高于通孔的上顶面;采用该结构,可以对浇注的铁液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保证铁液快速进入通孔流入浇注系统。本实用所述的第一杯底与第二杯底的面积相等,所述的台阶部的长度方向与两个扇形凸台与通孔外径相压合的半径相互垂直;采用该结构,一来可以保证具有一定量的积液实现铁液进入浇口杯内可以起到缓冲作用,不飞溅等,给安全浇注提供保证;另一方面,这种结构的设置,整体上还起到很好的导流作用。本实用所述的第二杯底上顶面为铁液浇注时的先接触面;限定这种浇注方式,能够实现浇注的铁液先与第二杯底接触,即使发生少量的飞溅,由于该侧的底面低于第一杯底的底面,溅射不明显,而且,先浇注该侧还可以首先进行一定量的铁液的累积,对后续铁液的进入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本实用所述的两个凸台,除了上述的扇形,也可以采用其它的结构,比如长方形、正方形、多边形,等等,只要能实现导向作用的凸台结构,均适用于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漏斗浇口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漏斗浇口杯,包括浇口杯本体,所述的浇口杯本体呈圆柱状,圆柱状本体的一端为浇包铁液承接端,另一端为浇注系统连接端,圆柱状本体内设置有杯底,所述的杯底上设置一个与浇注系统直浇道连通的通孔,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沿着浇包铁液承接端延伸的凸台;所述的杯底由第一杯底和第二杯底构成且通过台阶部过渡连接,所述的第一杯底的顶面高于第二杯底的顶面,所述的通孔和其两侧的凸台均位于第一杯底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漏斗浇口杯,包括浇口杯本体,所述的浇口杯本体呈圆柱状,圆柱状本体的一端为浇包铁液承接端,另一端为浇注系统连接端,圆柱状本体内设置有杯底,所述的杯底上设置一个与浇注系统直浇道连通的通孔,通孔的两侧分别设置一个沿着浇包铁液承接端延伸的凸台;所述的杯底由第一杯底和第二杯底构成且通过台阶部过渡连接,所述的第一杯底的顶面高于第二杯底的顶面,所述的通孔和其两侧的凸台均位于第一杯底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漏斗浇口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口杯的内腔自浇包铁液的承接端至浇注系统连接端逐渐缩小。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凌羽付明陈倩慧顾钱骥马超傅明康宋贤发
申请(专利权)人:日月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