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脚踏座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5984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1: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脚踏座椅系统,所述脚踏座椅系统包括轨道;底盘,设置在轨道上,包括可以使底盘沿着轨道移动的行进机构;前端,包括脚踏机构;以及后端,包括座椅;其中,脚踏机构与底盘的行进机构连接,通过参赛选手的脚对脚踏机构进行蹬踏所产生的作用力带动行进机构运转,以使底盘沿着轨道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实现由参赛选手自行控制座椅的前进与后退,提高对系统的操控性,增加了选手的互动性与参与感。

A foot seat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read seat system consisting of a foot seat system including a track; a chassis, arranged on a track, including a moving mechanism that allows the chassis to move along the track; a front end, a foot mechanism, and a rear end, including a seat; a foot mechanism is connected to the moving mechanism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selected by entry. The force generated by pedaling of the foot pedal drives the running mechanism to move the chassis along the track. The technical schem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advance and retreat of the competitors' self controlled seats, improve the control of the system, and increase the players' inter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脚踏座椅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竞赛设施结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脚踏座椅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视游戏节目的快速发展和普及,有越来越多的参赛选手参与到电视游戏节目的制作当中,例如,竞猜抢答类游戏节目,使得竞猜抢答类游戏节目在当下的电视节目中非常火爆,例如,各参赛选手分别站着或坐在各自的答题台子上,通过按钮抢答,手快的人获得答题权,如果答对,则参赛选手所在的答题台子向前移动一段距离。通常在这类游戏节目中,现有抢答系统的抢答模式单一,在抢答系统的运动过程中,参赛选手的肢体参与度较低,比如参赛选手只能被动地跟着机器一起移动,由幕后工作人员或者主持人控制机器的移动,而不能主动地控制机器的移动,这样就使得参赛选手的积极性降低,缺少游戏过程中的互动性,因此,如何能使参赛选手主动地控制系统以提高互动性和参与感一直就是业界亟需改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脚踏座椅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参赛选手不能主动地控制系统而导致互动性降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脚踏座椅系统,其中,所述脚踏座椅系统包括:轨道;底盘,设置在所述轨道上,包括可以使所述底盘沿着所述轨道移动的行进机构;前端,包括脚踏机构;以及后端,包括座椅;其中,所述脚踏机构与所述底盘的行进机构连接,通过参赛选手的脚对所述脚踏机构进行蹬踏所产生的作用力带动所述行进机构运转,以使所述底盘沿着所述轨道移动。优选的,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均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脚踏机构的运转方式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平动、垂直方向上的平动以及原地转动。优选的,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的距离在坐在所述座椅上的参赛选手的脚的活动范围内。优选的,所述前端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置在远离所述底盘的一侧,所述脚踏机构设置在靠近所述底盘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后端还包括摇摆振动机构,所述摇摆振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上且还位于所述座椅的下方,以控制所述座椅的前后左右倾斜摇摆以及振动。优选的,所述座椅还包括椅面、椅背以及扶手,所述扶手与所述椅背的中部连接,所述扶手与所述椅面相互平行。优选的,所述扶手的数量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椅背的相对两个侧边的中部。优选的,所述脚踏机构的数量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前端相对的两侧面上,并分别与两个扶手相对应。优选的,所述后端还包括答题控制面板,设置在所述扶手上。优选的,所述后端还包括安全带,设置在所述椅背上或者所述椅面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实现由参赛选手自行控制座椅的前进与后退,提高对系统的操控性,增加了选手的互动性与参与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脚踏座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脚踏座椅系统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以下将对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一种脚踏座椅系统进行详细说明。请参阅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脚踏座椅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该脚踏座椅系统包括轨道1、底盘2、前端(未在图中标出)、后端(未在图中标出)。轨道1用于引导脚踏座椅系统的运动,例如前进、后退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根据不同的运动场景可以将轨道1设计成不同的形状,例如,如果运动场景是前进和后退,那么可以将轨道1设计成直线型,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将轨道1设计成各种曲线型,在此不做限定。底盘2设置在轨道1上,包括可以使所述底盘2沿着所述轨道1移动的行进机构。在本实施方式中,底盘2是作为座椅的一个载体,用于承载座椅,座椅是固定在该底盘2上并与底盘2一起沿着轨道1运动,底盘2的整个面积要大于座椅固定在底盘2上的面积,这样可以保证座椅的稳固性。前端包括脚踏机构3和显示器4,前端固定在所述底盘2上,所述显示器4设置在远离所述底盘2的一侧,所述脚踏机构3设置在靠近所述底盘2的一侧。后端包括座椅和摇摆振动机构9,后端也固定在所述底盘2上,所述摇摆振动机构9设置在所述底盘2上且还位于所述座椅的下方,以控制所述座椅的前后左右倾斜摇摆以及振动,例如,如果参赛选手在答题错误时,控制所述摇摆振动机构9启动,并带动座椅和参赛选手一起前后摇摆、或左右摇摆、或旋转摇摆等,在摇摆预设时间(如10秒)后停止并复位。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椅可摇摆、可升降、也可振动,这些都是作为奖惩等特殊事件。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机构3与所述底盘2的行进机构连接,通过参赛选手的脚对所述脚踏机构3进行蹬踏所产生的作用力带动所述行进机构运转,以使所述底盘2沿着所述轨道移动,所述脚踏机构3的运转方式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平动、垂直方向上的平动以及原地转动。当然,所述脚踏机构3在被进行蹬踏时,其转动的阻力是可以做调整的,调整转动的阻力是为了使几个脚踏机构3的阻力大致相等,另外,设置整体阻力的大小可用于调整蹬踏的难度,或者用于调整体力优势的权重。例如,如果参赛选手在答题正确时,参赛选手可以踩踏所述脚踏机构3,以控制所述底盘2的行进机构运转,使得底盘2可以以相应的速度前进。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机构3的蹬踏动作是否持续决定了其是否运动,即有蹬踏动作才进行运动,所述脚踏机构3的蹬踏动作的频率的高低决定了其运动的快慢,例如,频率越高运动越快。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机构3的状态参数可以作为抢答方式,例如,通过检测参赛选手蹬踏脚踏机构3先达到预设转数者获得抢答的答题权,或者通过检测参赛选手蹬踏脚踏机构3的转动方向与系统规定的方向相同或相反者获得抢答的答题权,或者通过检测参赛选手蹬踏脚踏机构3的转动速度最快者获得抢答的答题权。此外,所述脚踏机构3还可以配合完成答题,比如把所述脚踏机构3的信号用于游戏类型的题目,例如填充弹药、充能等。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均设置在所述底盘2上,且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的连线与所述轨道1所在的直线相互平行,这样可以保证座椅在运动时的稳固性,当然,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的连线与所述轨道1所在的直线也可以不平行,至于是否平行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的距离在坐在所述座椅上的参赛选手的脚的活动范围内,这样可以便于参赛选手的操作。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椅包括椅面8,所述椅面8设置在所述摇摆振动机构9的上方,且所述椅面8与所述底盘2所在的平面平行,这样可以保证座椅在运动时的稳固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椅还包括椅背7,所述椅背7与所述椅面8的一边连接,并与所述椅面8形成共同直角结构或者钝角结构,这样可以保证参赛选手坐姿的舒适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座椅还包括扶手,所述扶手与所述椅背7的中部连接,所述扶手与所述椅面8相互平行,这样可以保证参赛选手坐姿的舒适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扶手的数量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椅背7的相对两个侧边的中部。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脚踏机构3的数量包括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前端相对的两侧面上,并分别与两个扶手相对应。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端还包括答题控制面板5,设置在所述扶手上,这样可以方便参赛选手及时快速的选题或者答题。当然,在控制面板上还可以设置座椅旋转按钮、答题按钮等,用于支撑按照常规按钮的抢答模式。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后端还包括安全带,设置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脚踏座椅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脚踏座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座椅系统包括:轨道;底盘,设置在所述轨道上,包括可以使所述底盘沿着所述轨道移动的行进机构;前端,包括脚踏机构;以及后端,包括座椅;其中,所述脚踏机构与所述底盘的行进机构连接,通过参赛选手的脚对所述脚踏机构进行蹬踏所产生的作用力带动所述行进机构运转,以使所述底盘沿着所述轨道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脚踏座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座椅系统包括:轨道;底盘,设置在所述轨道上,包括可以使所述底盘沿着所述轨道移动的行进机构;前端,包括脚踏机构;以及后端,包括座椅;其中,所述脚踏机构与所述底盘的行进机构连接,通过参赛选手的脚对所述脚踏机构进行蹬踏所产生的作用力带动所述行进机构运转,以使所述底盘沿着所述轨道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踏座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均设置在所述底盘上,所述脚踏机构的运转方式包括水平方向上的平动、垂直方向上的平动以及原地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脚踏座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和所述后端之间的距离在坐在所述座椅上的参赛选手的脚的活动范围内。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脚踏座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还包括显示器,所述显示器设置在远离所述底盘的一侧,所述脚踏机构设置在靠近所述底盘的一侧。5.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