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748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包括接触器本体、与接触器本体相拼接的控制器、连接在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端子,所述的连接端子包括设置在接触器外壳上的盖板、呈L型的导电片、导线,所述的导电片的一端穿插在接触器进线端子内,导电片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的两侧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的盖板内设置有与卡接槽相配合的卡接块,卡接块卡装在卡接槽内且构成导电片与盖板的卡接配合,所述的导线的一端连接在卡接部上,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器接线端子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装配便捷、性能稳定可靠的优点。

AC contactor with undervoltage prot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C contactor with over voltage protection, including a contactor body, a controller which is spliced with a contactor body, a connection terminal connected to a contactor body and a controller. The connection terminal includes a cover plate set on a contactor shell, a L type conductive piece, and a wire. One end of the conductive piece is inserted in the feeder terminal of the contactor,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ductive piece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part, and a card joint slot is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clamp part. The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 block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sticking slot, and the clamp block card is installed in the sticking slot and forms a card connection with the cover plate. The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clamping par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ductor is connected to the controller wiring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assembly and stable and reliable perform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交流接触器,具体涉及一种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
技术介绍
交流接触器是电力拖动和自动控制系统中应用最普遍的一种低压控制电器。作为执行元件,用于接通、分断线路、或频繁的控制电动机等设备运行。交流接触器配合控制器工作还能对负载设备起到过欠压保护,从而交流接触器需要与控制器拼装为一体,而现有的交流接触器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交流接触器与控制器装配不便捷、接线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便捷、性能稳定可靠的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一种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包括接触器本体、与接触器本体相拼接的控制器、连接在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端子,所述的连接端子包括设置在接触器外壳上的盖板、呈L型的导电片、导线,所述的导电片的一端穿插在接触器进线端子内,导电片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的两侧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的盖板内设置有与卡接槽相配合的卡接块,卡接块卡装在卡接槽内且构成导电片与盖板的卡接配合,所述的导线的一端连接在卡接部上,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器接线端子上。上述结构的有益效果是:控制器通过连接端子对接触器的进线电压进行采用,实现控制器对接触器的进线电压进行过欠压、缺相监测,从而接触器配合控制器可对负载设备起到过欠压、缺相保护,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拼装为一体,且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之间设置有外置式的连接端子,便于用户使用,且连接端子的导线片与盖板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便于导线片与盖板的组装。特别地,所述的盖板上设置有卡子,所述的接触器外壳上设置有与卡子相配合的卡槽,卡子卡装在卡槽内且构成盖板与接触器外壳的卡接配合。盖板与接触器外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从而便于将整个连接端子安装在接触器外壳上,提高了装配效率。特别地,所述的接触器外壳上设置有拼接槽,控制器外壳上设置有与拼接槽相配合的拼接块,拼接块卡装在拼接槽内且构成接触器外壳与控制器外壳的卡接配合。接触器外壳与控制器外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便于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的装配。特别地,所述的盖板内对应导线处设置有布线槽,所述的导线设置在布线槽内。导线设置在盖板的布线槽内,保证了导线布置整齐、美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连接端子的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接触器本体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导电片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是一种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包括接触器本体10、与接触器本体10相拼接的控制器20、连接在接触器本体10与控制器20之间的连接端子30,所述的连接端子30包括设置在接触器外壳11上的盖板31、呈L型的导电片32、导线33,所述的导电片32的一端穿插在接触器进线端子内,导电片32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部321,卡接部321的两侧上设置有卡接槽322,所述的盖板31内设置有与卡接槽322相配合的卡接块311,卡接块311卡装在卡接槽322内且构成导电片32与盖板31的卡接配合,所述的导线33的一端连接在卡接部321上,导线33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器接线端子上。所述的盖板31上设置有卡子312,所述的接触器外壳11上设置有与卡子312相配合的卡槽111,卡子312卡装在卡槽312内且构成盖板31与接触器外壳11的卡接配合。盖板与接触器外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从而便于将整个连接端子安装在接触器外壳上,提高了装配效率。如图2和4所示,所述的接触器外壳11上设置有拼接槽112,控制器外壳21上设置有与拼接槽112相配合的拼接块211,拼接块211卡装在拼接槽112内且构成接触器外壳11与控制器外壳21的卡接配合。接触器外壳与控制器外壳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便于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的装配。如图3所示,所述的盖板31内对应导线33处设置有布线槽313,所述的导线33设置在布线槽313内。导线设置在盖板的布线槽内,保证了导线布置整齐、美观。控制器通过连接端子对接触器的进线电压进行采用,实现控制器对接触器的进线电压进行过欠压、缺相监测,从而接触器配合控制器可对负载设备起到过欠压、缺相保护,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拼装为一体,且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之间设置有外置式的连接端子,便于用户使用,且连接端子的导线片与盖板采用卡接配合方式连接,便于导线片与盖板的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器本体、与接触器本体相拼接的控制器、连接在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端子,所述的连接端子包括设置在接触器外壳上的盖板、呈L型的导电片、导线,所述的导电片的一端穿插在接触器进线端子内,导电片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的两侧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的盖板内设置有与卡接槽相配合的卡接块,卡接块卡装在卡接槽内且构成导电片与盖板的卡接配合,所述的导线的一端连接在卡接部上,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器接线端子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过欠压保护的交流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触器本体、与接触器本体相拼接的控制器、连接在接触器本体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端子,所述的连接端子包括设置在接触器外壳上的盖板、呈L型的导电片、导线,所述的导电片的一端穿插在接触器进线端子内,导电片的另一端设置有卡接部,卡接部的两侧上设置有卡接槽,所述的盖板内设置有与卡接槽相配合的卡接块,卡接块卡装在卡接槽内且构成导电片与盖板的卡接配合,所述的导线的一端连接在卡接部上,导线的另一端连接在控制器接线端子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宇林建光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邦建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