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068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1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护继电器,包括底壳、插设于底壳的两个电源端子以及连接于两个电源端子之间的防护电阻器,所述底壳设有用于容设防护电阻器的安装槽,每个电源端子均设有夹持部,夹持部设有夹持槽,防护电阻器的两端分别装设于两个夹持槽内,夹持部容设于安装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防护继电器,电源端子设有用于夹持防护电阻器的夹持部,夹持部设有用于夹持防护电阻器的夹持槽,底壳设有用于容设夹持部的安装槽,使防护电阻器卡设于夹持槽中并装设于安装槽,防护电阻器装设牢固,结构稳定,防护性好。

A protective rela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elay, in particular to a protective relay, including a bottom shell, two power terminals inserted in the bottom shell and a protective resistor connected to the two power terminals. The bottom housing is equipped with an installation slot for setting up a protective resistor. Each power terminal has a clamping unit and is clamped. A clamping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part, and two ends of the protective resisto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wo clamping grooves, and the clamping part is arranged in the installation slot. A protective relay for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unit for holding a protective resistor. The clamping unit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slot for holding a protective resistor. The bottom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slot for holding a clamping unit, so that the protective resistor is installed in a holding slot and installed in the installation slot, and the protective resistor is firmly installed. The structure is stable and the protection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继电器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防护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激励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它实际上是用小电流去控制大电流运作的一种“自动开关”。故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目前,市场上的继电器,它具有控制系统(又称输入回路)和被控制系统(又称输出回路)之间的互动关系,但存在一个问题,控制系统长期处于通电状态容易损坏继电器,需要增加一个防护电阻器,但防护电阻器在继电器中安装不牢固,容易接触不良,导致过大的电流损坏继电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防护继电器,电源端子设有用于夹持防护电阻器的夹持部,夹持部设有用于夹持防护电阻器的夹持槽,底壳设有用于容设夹持部的安装槽,使防护电阻器卡设于夹持槽中并装设于安装槽,防护电阻器装设牢固,结构稳定,防护性好。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防护继电器,包括底壳、插设于底壳的两个电源端子以及连接于两个电源端子之间的防护电阻器,所述底壳设有用于容设防护电阻器的安装槽,每个电源端子均设有夹持部,夹持部设有夹持槽,防护电阻器的两端分别装设于两个夹持槽内,夹持部容设于安装槽。其中,所述防护继电器还包括电磁装置,两个电源端子用于对电磁装置进行供电,所述电磁装置设有与电源端子卡接的卡接槽,所述电源端子设有弯折部,弯折部与夹抚持部交叉设置,弯折部穿设于卡接槽。其中,所述防护继电器还包括衔接装置,衔接装置包括轭铁、衔铁和动簧片,轭铁与底壳卡接,动簧片的一端装设于轭铁,动簧片的另一端与衔铁连接,电磁装置设有用于连接轭铁的固定连接端和用于吸引衔铁的工作端。其中,所述动簧片突伸出衔铁设有两个凸片,两个凸片均设有动触点。其中,所述防护继电器还包括插设于底壳的两个输出端子,两个输出端子均设有静触点,两个动触点分别用于导通或断开两个输出端子的静触点。其中,所述衔铁的一端抵触轭铁,凸片突伸出衔铁的另一端,动触点位于凸片突伸出衔铁的一端,两个输出端子的静触点位于同一平面内。其中,所述底壳还设有用于挡止动触点的侧板,动触点位于静触点与侧板之间。其中,所述轭铁设有三个固定脚,三个固定脚分别位于轭铁的一端、中部及另一端,固定脚装设于底壳内。其中,所述防护继电器还包括罩设于底壳外侧的壳体,壳体设有用于安装的侧槽。其中,所述壳体还设有安装板,安装板的一端容设于侧槽内,安装板的另一端突伸出壳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防护继电器,电源端子设有用于夹持防护电阻器的夹持部,夹持部设有用于夹持防护电阻器的夹持槽,底壳设有用于容设夹持部的安装槽,使防护电阻器卡设于夹持槽中并装设于安装槽,防护电阻器装设牢固,结构稳定,防护性好。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底壳、电源端子和防护电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隐藏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电源端子、电磁装置和衔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包括:1——底壳;11——安装槽;12——侧板;2——电源端子;21——夹持部;22——弯折部;211——夹持槽;3——防护电阻器;4——电磁装置;41——卡接槽;42——固定连接端;43——工作端;5——衔接装置;51——轭铁;511——固定脚;52——衔铁;53——动簧片;531——动触点;6——输出端子;61——静触点;7——壳体;71——侧槽;72——安装板。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及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防护继电器,包括底壳1、插设于底壳1的两个电源端子2以及连接于两个电源端子2之间的防护电阻器3,所述底壳1设有用于容设防护电阻器3的安装槽11,每个电源端子2均设有夹持部21,夹持部21设有夹持槽211,防护电阻器3的两端分别装设于两个夹持槽211内,夹持部21容设于安装槽11。一种防护继电器,电源端子2设有用于夹持防护电阻器3的夹持部21,夹持部21设有用于夹持防护电阻器3的夹持槽211,底壳1设有用于容设夹持部21的安装槽11,使防护电阻器3卡设于夹持槽211中并装设于安装槽11,防护电阻器3装设牢固,结构稳定,防护性好。本技术的防护继电器还包括电磁装置4,两个电源端子2用于对电磁装置4进行供电,所述电磁装置4设有与电源端子2卡接的卡接槽41,所述电源端子2设有弯折部22,弯折部22与夹抚持部交叉设置,弯折部22穿设于卡接槽41。电源端子2垂直插设于底壳1,弯折部22呈水平设置,使电磁装置4与电源端子2连接一体,卡接槽41里设有与电磁装置4导电的连接端,电源端子2与连接端电连接,实现电源端子2与电磁装置4的电连接,使用时,电源端子2插入控制电路,电磁装置4工作,产生磁性,从而控制工作电路的断开与闭合。本技术的防护继电器还包括衔接装置5,衔接装置5包括轭铁51、衔铁52和动簧片53,轭铁51与底壳1卡接,动簧片53的一端装设于轭铁51,动簧片53的另一端与衔铁52连接,电磁装置4设有用于连接轭铁51的固定连接端42和用于吸引衔铁52的工作端43。轭铁51呈L型,电磁装置4的固定连接端42与轭铁51的一端连接,电磁装置4的工作端43对动簧片53相对设置,电磁装置4工作后,吸引衔铁52向电磁装置4的工作端43靠近,并带动动簧片53向电磁装置4的工作端43靠近。本技术的动簧片53突伸出衔铁52设有两个凸片,两个凸片均设有动触点531。动簧片53在长时间使用久后会产生机械疲劳,使接触灵敏性不强,动触点531上设置有凸片,能够增加灵敏性,控制更灵敏。本技术的防护继电器还包括插设于底壳1的两个输出端子6,两个输出端子6均设有静触点61,两个动触点531分别用于导通或断开两个输出端子6的静触点61。输出端子6用于连接控制电路,当动簧片53上的两个动触点531与两个静触点61接触导通后,控制电路工作。具体地,本技术的两个输出端子6位于一平面上,动簧片53的两个动触点531位于另一平面上,在电磁装置4的吸引下,两个动簧片53均分别与两个输出端子6接触导通,使控制电路工作。本技术的衔铁52的一端抵触轭铁51,凸片突伸出衔铁52的另一端,动触点531位于凸片突伸出衔铁52的一端,两个输出端子6的静触点61位于同一平面内。轭铁51呈L型,衔铁52的一端抵触轭铁51,动触点531位于凸片突伸出衔铁52的一端,电磁装置4工作时,动触点531与工作端43连接,形成闭合的磁路,电磁线圈产生的磁力线封闭在内部,使磁能被充分利用,电磁铁的效率达到最高。本技术的底壳1还设有用于挡止动触点531的侧板12,动触点531位于静触点61与侧板12之间。电磁装置4工作时,动弹端在磁性作用力下向电磁装置4靠近,电磁装置4没有工作时,动弹端恢复自然状态,向远离电磁装置4回弹,回弹过程中,动弹端容易回弹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防护继电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护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插设于底壳(1)的两个电源端子(2)以及连接于两个电源端子(2)之间的防护电阻器(3),所述底壳(1)设有用于容设防护电阻器(3)的安装槽(11),每个电源端子(2)均设有夹持部(21),夹持部(21)设有夹持槽(211),防护电阻器(3)的两端分别装设于两个夹持槽(211)内,夹持部(21)容设于安装槽(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壳(1)、插设于底壳(1)的两个电源端子(2)以及连接于两个电源端子(2)之间的防护电阻器(3),所述底壳(1)设有用于容设防护电阻器(3)的安装槽(11),每个电源端子(2)均设有夹持部(21),夹持部(21)设有夹持槽(211),防护电阻器(3)的两端分别装设于两个夹持槽(211)内,夹持部(21)容设于安装槽(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继电器还包括电磁装置(4),两个电源端子(2)用于对电磁装置(4)进行供电,所述电磁装置(4)设有与电源端子(2)卡接的卡接槽(41),所述电源端子(2)设有弯折部(22),弯折部(22)与夹抚持部交叉设置,弯折部(22)穿设于卡接槽(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护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继电器还包括衔接装置(5),衔接装置(5)包括轭铁(51)、衔铁(52)和动簧片(53),轭铁(51)与底壳(1)卡接,动簧片(53)的一端装设于轭铁(51),动簧片(53)的另一端与衔铁(52)连接,电磁装置(4)设有用于连接轭铁(51)的固定连接端(42)和用于吸引衔铁(52)的工作端(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护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簧片(53)突伸出衔铁(52)设有两个凸片,两个凸片均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振伟
申请(专利权)人: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