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852086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4 2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继电器,涉及开关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固定基座、静触点、具有动触点的动触板、推杆、电磁组件、复位弹性件以及至少一组弹性组件,其至少包括两个弹性件;其中,电磁组件驱动推杆滑移,推杆通过其中至少一弹性件带动动触板移动而闭合动触点与静触点后,随推杆的继续滑移,其余的弹性件的弹性力作用于动触板,以增大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的抵压作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继电器中,弹性组件能够随电磁组件的电磁吸力变化提供适应的反向弹力,便于实现在保持体积小及线圈功率小的特点下,提高继电器工作的稳定性,以满足实际运用过程中的需要。以满足实际运用过程中的需要。以满足实际运用过程中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继电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开关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继电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迅速发展,各车厂及电池包厂对故障短路电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保持体积小及线圈功率小特点的基础上,要求继电器具有抗短路功能,能够在系统出现故障大电流时抵抗动簧受到的电动斥力。
[0003]目前,市场要求的典型输入的抗短路要求为8000A,5ms不烧、不炸;而现有技术的继电器在保持体积小及线圈功率小的特点下无法提供足够的触点压力,当出现故障短路电流时,会在动、静触点之间产生电动斥力,若触点压力不足以抵抗动簧受到的电动斥力,则动簧片与静簧片将弹开,从而影响动、静触点之间接触的稳定性,因此很难满足市场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继电器,以优化现有的继电器因电动斥力产生而存在稳定性较差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继电器,包括:固定基座;静触点,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继电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基座(1);静触点(2),其相对于所述固定基座(1)固定;动触板(3),其上对应所述静触点(2)设置有动触点;推杆(4),其相对于固定基座(1)滑移,所述动触板(3)沿平行于所述推杆(4)的滑移方向相对于所述推杆(4)活动设置;电磁组件(5),用于驱动所述推杆(4)滑移;复位弹性件(6),用于为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2)脱离提供弹性力;至少一组弹性组件(7),其弹性力作用于所述推杆(4)与所述动触板(3),所述弹性组件(7)至少包括两个弹性件(701);其中,所述电磁组件(5)驱动所述推杆(4)滑移,所述推杆(4)通过其中至少一所述弹性件(701)带动所述动触板(3)移动而闭合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2)后,随所述推杆(4)的继续滑移,其余的所述弹性件(701)的弹性力作用于所述动触板(3),以增大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2)之间的抵压作用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7)包括第一弹性件(701a)、第二弹性件(701b),第一弹性件(701a)、所述第二弹性件(701b)均为压簧,且所述第一弹性件(701a)、所述第二弹性件(701b)均设置于所述动触板(3)背离所述静触点(2)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7)包括第一弹性件(701a)、第二弹性件(701b),第一弹性件(701a)、所述第二弹性件(701b)均为拉簧,且所述第一弹性件(701a)、所述第二弹性件(701b)均设置于所述动触板(3)朝向所述静触点(2)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组件(7)包括第一弹性件(701a)、第二弹性件(701b),其中,第一弹性件(701a)为拉簧,所述第二弹性件(701b)为压簧,所述第一弹性件(701a)位于所述动触板(3)朝向所述静触点(2)的一侧,所述第二弹性件(701b)位于所述动触板(3)背离所述静触点(2)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触板(3)上开设有通槽(301),所述推杆(4)穿过所述通槽(301)设置,且所述动触板(3)能够相对于所述推杆(4)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荣爱唐俊平王亚宾黄嘉健
申请(专利权)人:三友联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