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36907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适用于浸入式冷却系统,浸入式冷却系统包括第一感测器、第二感测器及至少一第三感测器。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第一感测器的感测值与第二感测器的感测值比较,以获得浸入式冷却系统的第一信息差值,判断第一信息差值是否小于第一临界差值。若是,则第一感测器与第二感测器皆为正常运作。若否,则依据至少一第三感测器与第一感测器或第二感测器的感测信息关系而判断第一感测器或第二感测器的运作状况。

Verification method of immersion cooling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immersion cooling system verification method, which is suitable for immersion cooling system. The immersion cooling system includes a first sensor, a second sensor and at least a third sensor. The immersion cooling system verification method includes the following steps: the first information difference of the immersion cooling system is obtained by comparing the sensing value of the first sensor to the sensing value of the second sensor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first information difference is less than the first critical difference. If so, the first sensor and the second sensor operate normally. If it is not, the operation of the first sensor or the second sensor is judged on the ba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ensing information of at least a third sensor and the first sensor or the second sen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
本专利技术关于一种验证方法,特别是一种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行服务器系统中为避免操作状态超过设计条件,会针对各感测器设定阈值,当感测器读值超出阈值时,系统将触发如记录、降频、强制关机等对应的系统保护措施。但这样的做法并没有考虑到感测器发生异常的状况,若某颗感测器因自身的错误而回传超出阈值的读值,虽然系统本身状态正常,却可能因此异常感测器造成系统保护措施的误触,甚至可能使系统强制关机,造成用户数据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藉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系统未考虑感测器正常与否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适用于一浸入式冷却系统,其包括一第一感测器、一第二感测器及至少一第三感测器。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第一感测器的感测值与第二感测器的感测值比较,以获得浸入式冷却系统的一第一信息差值,判断第一信息差值是否小于一第一临界差值。若是,则第一感测器与第二感测器皆为正常运作。若否,则依据至少一第三感测器与第一感测器或第二感测器的感测信息关系而判断第一感测器或第二感测器的运作状况。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适用于一浸入式冷却系统,浸入式冷却系统包括一转速感测器及一流量感测器。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转速感测器测得浸入式冷却系统的一冷却模块的一泵满载时一泵转速,且通过流量感测器测得浸入式冷却系统的冷却模块的泵满载时一泵流量。判断泵转速是否落于一预定转速范围内,及判断泵流量是否落于一预定流量范围内。若泵转速落于预定转速范围内,且泵流量落于预定流量范围内,则转速感测器与流量感测器皆为正常运作。若泵流量落于预定流量范围外,则转速感测器为正常运作,而流量感测器为异常运作。若泵转速落于预定转速范围外,且泵流量落于预定流量范围内,则转速感测器为异常运作,而流量感测器正常运作。若泵转速落于预定转速范围外,且泵流量落于预定流量范围外,则泵为异常运作。以上关于本
技术实现思路
的说明及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以示范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并且提供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所适用的浸入式冷却系统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的流程图。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所公开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的流程图。图4A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公开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的部分流程图。图4B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所公开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的另一部分流程图。图5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所公开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的流程图。图6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所公开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的流程图。图7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所公开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的流程图。其中,附图标记:1浸入式冷却系统2介电液3发热元件10储液槽20冷却循环系统21输入管22输出管23散热器24冷却模块241液体侧242空气侧2411泵2412风扇D1、D2方向110a、210b第一感测器120a、220b第二感测器130a、230b第三感测器310c、410d第四感测器320c、420d第五感测器330c、430d第六感测器340c、440d第七感测器510e液位感测器610f转速感测器620f流量感测器S10a-S90a、S10b-S60b、S10c-S120c、S10d-S100d、S10e-S40e、S10f-S60f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在实施方式中详细叙述本专利技术的详细特征以及优点,其内容足以使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并据以实施,且根据本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权利要求保护范围及附图,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轻易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目的及优点。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观点,但非以任何观点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畴。请参阅图1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所适用的浸入式冷却系统示意图。浸入式冷却系统1包括一储液槽10及一冷却循环系统20。储液槽10内装有一介电液2与一发热元件3,且发热元件3设置于储液槽10并浸没于介电液2,以令介电液2吸取发热元件3所散发的热量。发热元件3例如为服务器等电子设备。冷却循环系统20用以将介电液2吸热汽化的气体冷凝回液体状态,冷却循环系统20包括一输入管21、一输出管22、一散热器23及一冷却模块24。输入管21与输出管2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散热器23及冷却模块24,散热器23架设于介电液2的液面上方。冷却模块24内具有一液体侧241及一空气侧242,液体侧241具有泵2411,以令位于液体侧241低温的冷却液通过输出管22沿方向D1送入散热器23内,使得低温的冷却液可与汽化的介电液2气体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高温的冷却液再通过输入管21沿方向D2送回冷却模块24的液体侧241。空气侧242具有风扇2412,以令流回冷却模块24的高温冷却液通过位于空气侧242的风扇2412而降温为低温的冷却液。请一并参阅图1与图2,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所公开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的浸入式冷却系统包括一第一感测器110a、一第二感测器120a及一第三感测器130a。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如步骤S10a,通过一第一感测器110a的感测值与一第二感测器120a的感测值比较,以获得一浸入式冷却系统1的一第一信息差值。如步骤S20a,判断第一信息差值是否小于一第一临界差值。若是,则如步骤S30a,第一感测器110a与第二感测器120a皆为正常运作。若否,则如步骤S40a,通过第一感测器110a的感测值与多个第三感测器130a的平均感测值比较,以获得浸入式冷却系统1的一第二信息差值,并判断第二信息差值是否小于一第二临界差值。若是,则如步骤S50a,第一感测器110a为正常运作,且第二感测器120a为异常运作。若否,如步骤S60a,则第一感测器110a为异常运作。接着,如步骤S70a,通过第二感测器120a的感测值与这些第三感测器130a的平均感测值比较,以获得一第三临界差值,并判断第三信息差值是否小于一第三临界差值。若是,则如步骤S80a,第二感测器120a与这些第三感测器130a皆为正常运作,并用这些第三感测器130a的感测值的最高值取代第一感测器110a的感测值。若否,则如步骤S90a,第二感测器120a异常运作,且通过这些第三感测器130a中的感测信息来判断这些第三感测器130a的运作状况。接着,以用来感测储液槽10上方空间的气体温度的第一感测器110a、第二感测器120a及多个第三感测器130a为例。假设在实际状况中,第一感测器110a的感测值最高,第二感测器120a的感测值最低,这些第三感测器130a的平均感测值位于第一感测器110a与第二感测器120a之间。若第一感测器110a的感测值(最高)与第二感测器120a的感测值(最低)之间的第一信息差值小于第一临界值时,例如摄氏2度,藉此可知第一感测器110a与第二感测器120a皆为正常运作。然而,若第一信息差值大于第一临界差值,则代表第一感测器11a或是第二感测器120a为异常运作,故需再藉由通过第一感测器110a的感测值与这些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适用于一浸入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浸入式冷却系统包括一第一感测器、一第二感测器及至少一第三感测器,该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该第一感测器的感测值与该第二感测器的感测值比较,以获得该浸入式冷却系统的一第一信息差值;以及判断该第一信息差值是否小于一第一临界差值;若是,则该第一感测器与该第二感测器皆为正常运作;以及若否,则依据至少一第三感测器与该第一感测器或该第二感测器的感测信息关系而判断该第一感测器或该第二感测器的运作状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适用于一浸入式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该浸入式冷却系统包括一第一感测器、一第二感测器及至少一第三感测器,该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通过该第一感测器的感测值与该第二感测器的感测值比较,以获得该浸入式冷却系统的一第一信息差值;以及判断该第一信息差值是否小于一第一临界差值;若是,则该第一感测器与该第二感测器皆为正常运作;以及若否,则依据至少一第三感测器与该第一感测器或该第二感测器的感测信息关系而判断该第一感测器或该第二感测器的运作状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通过该第一感测器的感测值与该至少一第三感测器的感测值比较,以获得该浸入式冷却系统的一第二信息差值,并判断该第二信息差值是否小于一第二临界差值;若是,则该第一感测器为正常运作,且该第二感测器为异常运作;以及若否,则该第一感测器为异常运作,并通过该第二感测器的感测值与该至少一第三感测器的感测值比较,以获得一第三信息差值,并判断该第三信息差值是否小于一第三临界差值;若是,则该第二感测器与该至少一第三感测器皆为正常运作,并用该至少一第三感测器的感测值取代该第一感测器的感测值;以及若否,则该第二感测器异常运作,并关闭该浸入式冷却系统。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三感测器的数量为多个,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通过该第一感测器的感测值与该些第三感测器的平均感测值比较以获得该浸入式冷却系统的一第二信息差值,并判断该第二信息差值是否小于一第二临界差值;若是,则该第一感测器为正常运作,且该第二感测器为异常运作;以及若否,则该第一感测器为异常运作,并通过该第二感测器之感测值与该些第三感测器的平均感测值比较,以获得一第三信息差值,并判断该第三信息差值是否小于该第三临界差值;若是,则该第二感测器与该些第三感测器皆为正常运作,并用该些第三感测器的最高感测值取代该第一感测器的感测值;以及若否,则该第二感测器为异常运作,且通过该些第三感测器中的感测信息来判断该些第三感测器的的运作状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通过该第一感测器与该至少一第三感测器获得该浸入式冷却系统的一第二信息差值,并判断该第二信息差值是否大于一第二临界差值;若是,则该第一感测器为正常运作,且该第二感测器为异常运作;以及若否,则该第一感测器为异常运作,且该第二感测器为正常运作,并将该第二感测器的感测值取代该第一感测器的感测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浸入式冷却系统进一步包括一第四感测器及一第五感测器,且该浸入式冷却系统验证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通过该第四感测器与该第五感测器分别测得该浸入式冷却系统的一冷却模块的空气侧的一入口温度与一出口温度,并比较该入口温度与该出口温度,以获得一第一温度差值;以及判断该第一温度差值是否大于一最小临界差值;若是,则判断该第一温度讯差值是否小于一最大临界差值;若是,则该第四感测器与该第五感测器皆为正常运作;以及若否,则通过该入口温度与一环境温度的关系来判断该第四感测器或该第五感测器的运作状况;以及若否,则依据该冷却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凯炀陈虹汝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