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机翼折叠机构及基于其的口盖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8556 阅读:1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3: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飞机机翼折叠机构及基于其的口盖机构,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机翼折叠导致机翼结合面不平整,无口盖或口盖结构复杂的问题。该一种飞机机翼折叠机构包括内翼、外翼和折叠作动器;折叠作动器位于内翼和外翼之间,其与内翼和外翼端面的上部之间分别铰接;折叠作动器具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内翼和外翼的端面下部之间铰接有第一阶段转动副和第二阶段转动副。通过上述方案,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机翼结合面平整的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Aircraft wing folding mechanism and hatch mechanism based on i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ng folding mechanism of an aircraft and a mouth cover mechanism based on it. It mainl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wing folds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lead to unevenness of the wing combination surface, without the complex structure of the mouth cap or the mouth cover. The aircraft wing folding mechanism consists of the inner wing, the outer wing and the folding actuator, and the folding actuator is located between the inner wing and the outer wing, which is articulat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outer wings of the inner wing and the outer wing respectively. The folding actuator has two output ends, and the two output ends are articulated with the lower end of the inner wing and the outer wing respectively. A rotating pair and a second stage rotating pair. Through the above proposal, the invention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leveling the joint surface of the wing, and has high practical value and popularization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机翼折叠机构及基于其的口盖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航空机载设备
,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飞机机翼折叠机构及基于其的口盖机构。
技术介绍
飞机机翼折叠是通过将机翼的一部分旋转一定角度后翻转折叠,减少飞机的翼展,缩小飞机停放所需的空间。机翼折叠技术不但可以满足舰载飞机节省甲板空间的目的,增加搭载量的需求。还能有效减小飞机运输和机库存放时占用的空间,对各种中小型飞机的使用都有一定的意义。现有技术的飞机的机翼折叠机构都采用单铰链形式,外段机翼的回转轴垂直于翼展方向,位于机翼蒙皮上部,为了不产生折叠部分的运动干涉,这种单铰链折叠方式的回转轴通常会凸出机翼表面,导致机翼结合面不平整;另一方面,由于机翼折叠机构容易导致产生零件之间的运动干涉,机翼展开后折叠位置会有留较大的间隙,这些都对飞机的机翼结构和气动特性有不良的影响。现有技术也可以设计口盖来填补折叠机构产生的机翼表面间隙,但是口盖会加大折叠部分的凸起,同时口盖部件的收放运动需要专门的作动器和连杆机构驱动,不但结构复杂,而且口盖的运动必须与折叠机构相互配合,因此相关机构的运动难于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机机翼折叠机构及基于其的口盖机构,以解决现有机翼折叠技术导致机翼折叠部位结表面凸起,间隙位置无口盖或口盖驱动结构复杂,运动控制难度大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机机翼折叠机构包括内翼、外翼和折叠作动器;折叠作动器位于内翼和外翼之间,其与内翼和外翼端面的上部之间分别铰接;折叠作动器具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内翼和外翼的端面下部之间铰接有第一阶段转动副和第二阶段转动副。具体地,第一转动副包括与折叠作动器输出端连接的第一阶段主动杆,第一阶段主动杆的自由端铰接有第一摇臂;第一摇臂与内翼端面下部铰接。具体地,第二转动副包括与折叠作动器输出端连接的第二阶段主动杆,第二阶段主动杆的自由端铰接有第二摇臂;第二摇臂与外翼端面下部铰接。一种基于飞机机翼折叠机构的口盖机构包括设置于折叠作动器上方的口盖;折叠作动器中部具有伸出端,伸出端和口盖之间铰接有用于推动口盖开闭的转动副。具体地,转动副包括与折叠作动器伸出端一端铰接的连杆,连杆的另一端铰接有耳型摇臂;耳型摇臂与口盖固定连接。具体地,口盖表面与内翼和外翼的上翼面均齐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双铰链折叠的结构后,可以避免了采用单铰链折叠会使回转轴凸出机翼表面,在折叠位置形成凸起情况,减少飞行过程中气动力阻力,并且在作动器完成第一阶段机翼折叠的同时,带动口盖翻转,实现随动运动的要求,同时解决了外翼与内翼间间隙问题以及口盖与内翼的干涉问题,采用联动的方式,避免使用多余作动器,具有结构简单、运动控制可靠、重量轻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现第一阶段折叠的结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内翼,2-耳型摇臂,3-连杆,4-口盖,5-折叠作动器,6-外翼,7-第二摇臂,8-第二阶段主动杆,9-伸出端,10-第一摇臂,11-第一阶段主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飞机机翼折叠机构包括内翼1、外翼6和折叠作动器5;折叠作动器5位于内翼1和外翼6之间,其与内翼1和外翼6端面的上部之间分别铰接;折叠作动器5具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内翼1和外翼6的端面下部之间铰接有第一阶段转动副和第二阶段转动副;上述结构形成双铰链回转结构,可以有效的避免折叠回转轴凸出机翼表面的情况,保证展开后的机翼结合面平整,减少飞行过程中气动力阻力。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转动副包括与折叠作动器5输出端连接的第一阶段主动杆11,第一阶段主动杆11的自由端铰接有第一摇臂10;第一摇臂10与内翼1端面下部铰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转动副包括与折叠作动器5输出端连接的第二阶段主动杆8,第二阶段主动杆8的自由端铰接有第二摇臂7;第二摇臂7与外翼6端面下部铰接。一种基于飞机机翼折叠机构的口盖4机构包括设置于折叠作动器5上方的口盖4;折叠作动器5中部具有伸出端9,伸出端9和口盖4之间铰接有用于推动口盖4开闭的转动副;口盖4的驱动采用联动的方式,不需要使用专门的作动器,工作可靠性高,同时减小了折叠系统的整体重量;折叠作动器5完成第一阶段机翼折叠的同时,带动口盖4翻转,实现随动运动的要求,同时解决了外翼6与内翼1间间隙问题以及口盖4与内翼1的干涉问题,采用联动的方式,避免使用多余作动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重量轻等特点。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转动副包括与折叠作动器5伸出端9一端铰接的连杆3,连杆3的另一端铰接有耳型摇臂2;耳型摇臂2与口盖4固定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中,口盖4表面与内翼1和外翼6的上翼面均齐平;口盖4会与翼面无高度差的情况,减少飞行过程中气动力阻力。本专利技术在第一阶段折叠时,由折叠作动器5第一阶段主动杆11绕折叠作动器5回转中心旋转驱动,折叠作动器5会绕内翼1上沿固定铰链端旋转,此时外翼6与折叠作动器5之间的转动被锁住,折叠作动器5旋转的同时带动口盖4绕其固定铰链端进行翻转,实现口盖4在机翼折叠第一阶段即完成联动翻转的效果;之后开始第二阶段折叠,保持内翼1与折叠作动器5之间的转动锁住,由折叠作动器5第二阶段主动杆8绕作动器回转中心旋转驱动,使外翼6绕外翼6上沿固定铰链端旋转,完成第二阶段折叠,实现折叠角度的增加。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如下:折叠作动器5在第一阶段主动杆11顺时针转动时,第二阶段主动杆8不转动,保持第二阶段主动杆8与第二摇臂7的相对位置不变,第一阶段主动杆11带动第一摇臂10,绕内翼1下沿铰链端逆时针旋转,实现折叠作动器5绕内翼1上沿铰链端逆时针转动,外翼6与折叠作动器5之间的转动被锁住,此时,外翼6与折叠作动器5同步绕内翼1上沿铰链端逆时针转动;由于折叠作动器5的逆时针旋转,折叠作动器5伸出端9通过连杆3带动耳型摇臂2以及口盖4,绕固定铰链端进行逆时针旋转,从而实现口盖4的随动。当第一阶段主动杆11与第一摇臂10运动到同一直线时,第一阶段主动杆11的逆时针旋转角度达到最大,第一阶段折叠完成,同时随动口盖4达到最大翻转角度;开始第二阶段折叠,第一阶段主动杆11不转动,保持第一阶段主动杆11与第一摇臂10的相对位置不变,内翼1与折叠作动器5之间的转动被锁住,折叠作动器5第二阶段主动杆8逆时针转动时,第二阶段主动杆8带动第二摇臂7绕外翼6下沿铰链端旋转,此时,外翼6绕外翼6上沿铰链端逆时针转动。当第二阶段主动杆8与第二摇臂7运动到同一直线时,机翼折叠达到最大翻转角度。本专利技术运用了双回转铰链代替单回转铰链以及两组四杆机构实现了机翼双铰链两个阶段的折叠,利用机构的死点位置,实现机翼在折叠位置的良好把持;用一组四杆机构实现口盖4的联动效果,可靠性有较高的保障。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专利技术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专利技术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飞机机翼折叠机构及基于其的口盖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飞机机翼折叠机构,包括内翼(1)、外翼(6)和折叠作动器(5),其特征在于:折叠作动器(5)位于内翼(1)和外翼(6)之间,其与内翼(1)和外翼(6)端面的上部之间分别铰接;折叠作动器(5)具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内翼(1)和外翼(6)的端面下部之间铰接有第一阶段转动副和第二阶段转动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机翼折叠机构,包括内翼(1)、外翼(6)和折叠作动器(5),其特征在于:折叠作动器(5)位于内翼(1)和外翼(6)之间,其与内翼(1)和外翼(6)端面的上部之间分别铰接;折叠作动器(5)具有两个输出端,两个输出端分别与内翼(1)和外翼(6)的端面下部之间铰接有第一阶段转动副和第二阶段转动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机翼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转动副包括与折叠作动器(5)输出端连接的第一阶段主动杆(11),第一阶段主动杆(11)的自由端铰接有第一摇臂(10);第一摇臂(10)与内翼(1)端面下部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飞机机翼折叠机构,其特征在于:第二转动副包括与折叠作动器(5)输出端连接的第二阶段主动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冬崔建昆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亚航空设备应用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