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骑乘式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28427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3:40
一种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中间后部设有安装吊耳,所述安装吊耳与减震器上端配合安装,所述减震器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减震器下端连接后平叉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优化设计,优化减震结构,采用后置居中独立悬挂减震结构,可以保证其良好的减震效果,增加了用户的乘坐舒适度。

A rear independent suspension damping device for riding electric vehicle

A rear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hock absorber, including a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n reinforcing beam. The rear part of the reinforcing beam is equipped with a hanging ear. The mounting hanger is fit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shock absorber, the shock absorber is tilted downward,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hock absorber is connected to a flat fork frame. The invention optimizes the shock absorption structure by optimizing the design, and adopts the rear center independent suspension structure, which can ensure the good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and increase the user's ride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骑乘式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车
,特别涉及一种骑乘式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电动车因其环保、便捷而受广大用户的喜爱。在电动车中,车架的刚性、韧性、稳定性与强度对舒适度、安全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现有的电动车通常采用前叉减震结构,如公开号CN205524758U,公开了一种电动车上的减震前叉,包括方向器、上叉管以及下叉管,所述上叉管内固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气压管,所述下叉管底部固设有与其同轴设置的活塞棒,所述活塞棒穿过上叉管底部以及气压管底部并可随下叉管的上下移动从而在气压管内上下移动,所述气压管内充满氮气,所述下叉管内充有油;或如公开号CN201494573U,公开了一种电动车杠杆式减震前叉,包括前叉立管、对称的叉管及叉肩,与前叉固接的前轮轴,其特征是:所述叉管内腔分别固定连接有减震器,所述叉管下端头设有叉库,所述叉库与叉管下端头呈整体的L形,所述叉库与杠杆销接,叉库末端设有销孔,叉库通过贯穿销孔的销轴与杠杆未端孔销接,杠杆中间孔与减震器下端销接,杠杆前端孔与前轮轴连接。然而上述技术虽然可以降低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受到的冲击力,但是乘坐者通常是位于后部位置,上述结构其主要是为了降低对车辆整体的冲击力,导致后轮在颠簸路况下,其对乘坐者造成较大的震感,极大影响了用户的使用感受,其舒适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骑乘式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具有乘坐舒适度好的特点。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中间后部设有安装吊耳,所述安装吊耳与减震器上端配合安装,所述减震器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减震器下端连接后平叉架。所述后平叉架由安装管、加强横梁、后平叉管及弧形加强梁构成。所述安装管上端与减震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管下端与所述加强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后平叉管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后平叉管分别位于所述加强横梁两侧。所述弧形加强梁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弧形加强梁分别位于所述安装管两侧。所述弧形加强梁上端与所述安装管固定连接,所述弧形加强梁下端与后平叉管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突出优点和效果:优化减震结构,采用后置居中独立悬挂减震结构,可以保证其良好的减震效果,增加了用户的乘坐舒适度。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楚地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后平叉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包括车架10,车架10上设有加强梁11,加强梁11中间后部设有安装吊耳12,安装吊耳12与减震器20上端配合安装,减震器20向下倾斜设置,优化减震器20安装结构,采用独立悬挂设置,便于整体组合安装,同时其具有较好的减震缓冲作用,采用后置居中独立悬挂减震结构,可以保证其良好的减震效果,避免对座椅造成较大冲击,提高乘坐者的舒适度;减震器20下端连接后平叉架30,后平叉架30用于安装后轮部件,后平叉架30由安装管31、加强横梁33、后平叉管34及弧形加强梁32构成,安装管31上端与减震器20固定连接,安装管31下端与加强横梁33固定连接,后平叉管34数量为两个,两个后平叉管34分别位于加强横梁33两侧,弧形加强梁32数量为两个,两个弧形加强梁32分别位于安装管31两侧,弧形加强梁32上端与安装管31固定连接,弧形加强梁32下端与后平叉管34固定连接,优化后平叉架30结构,安装管31便于组合安装,结合加强横梁33和弧形加强梁32,提高整体的安装稳固度,两侧后平叉管34方便与后轮配合安装。本专利技术通过优化减震结构,采用后置居中独立悬挂减震结构,可以保证其良好的减震效果,增加了用户的乘坐舒适度,特别适用于骑乘式车架使用。由技术常识可知,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专利技术包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骑乘式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中间后部设有安装吊耳,所述安装吊耳与减震器上端配合安装,所述减震器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减震器下端连接后平叉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包括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上设有加强梁,所述加强梁中间后部设有安装吊耳,所述安装吊耳与减震器上端配合安装,所述减震器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减震器下端连接后平叉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骑乘式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平叉架由安装管、加强横梁、后平叉管及弧形加强梁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骑乘式电动车用后置独立悬挂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管上端与减震器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管下端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永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市黄岩昱通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