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047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中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当转轴转动时,转轴会带动主动锥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同时从动锥齿轮上的螺杆进行旋转,螺杆的旋转会带动螺套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把手横梁上把手的上升与下降,转动导向手柄,导向手柄转动带动导向杆在第二支撑杆内上升与下降,实现车座的高低调节;当车座受到向下的压力时,第三支撑杆向下运动,凸块在凹槽内向下滑移,此时弹簧受到挤压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对车座进行缓冲,收纳袋内能够放置水杯,食品和手机,减少了骑行人员行李背包里的物品,减小了双肩的压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具体是一种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
技术介绍
自行车,又称脚踏车或单车,通常是二轮的小型陆上车辆,人骑上车后,以脚踩踏板为动力,是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自行车种类很多,有单人自行车,双人自行车还有多人自行车,可以作为环保的交通工具用来代步、出行;越来越多的人将自行车作为健身器材用来骑行锻炼、自行车出游;自行车本身也是一项体育竞技运动,有公路自行车赛、山地自行车赛、场地自行车赛、特技自行车比赛等。由于山地自行车的使用场地多为凹凸不平的地面,因此需要加强车座的减震效果,以提高骑行的舒适性,另外现有自行车的车把往往不具有高低调节功能,不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一种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以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上设置有中轴,中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曲柄,中轴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曲柄,第一曲柄与第二曲柄上均设置有脚蹬;所述车架上设置有车把,车把与车架之间通过高低调节装置相连接,高低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与车架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顶部设置有支撑筒,支撑筒为中空管状结构,支撑筒内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穿出支撑筒,转轴与支撑筒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转轴上沿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主动锥齿轮,每个所述主动锥齿轮均啮合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安装在螺杆的底部,螺杆的上端贯穿支撑筒套设在螺套内,螺杆与支撑筒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螺套内设置有与螺杆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螺套安装在把手横梁的底部,把手横梁的两端分别套接有插杆,插杆远离把手横梁的一端设置有把手,插杆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把手横梁上设置有与固定孔相配合的固定螺栓;所述车架上设置有车座,车座与车架之间通过减震装置相连接,减震装置包括第二支撑杆,第二支撑杆与车架之间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孔,导向杆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杆的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导向杆的下端套设在螺纹孔内,导向杆的上端套设在第三支撑杆内,导向杆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第三支撑杆内壁上设置有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块,凹槽与凸块之间设置有用于减震的弹簧,第三支撑杆的顶部设置有车座;所述车架上设置有横梁,横梁上设置有用于存放物品的收纳袋,收纳袋上设置有用于盛放水杯的第一袋,用于放置食品的第二袋和用于放置手机的第三袋。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筒与把手横梁均呈水平布置。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转轴手柄。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插杆上的固定孔有三个。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把手的外周设置有防滑纹。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杆的中部设置有用于调节车座高低的导向手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当转轴转动时,转轴会带动主动锥齿轮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同时从动锥齿轮上的螺杆进行旋转,螺杆的旋转会带动螺套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把手横梁上把手的上升与下降,转动导向手柄,导向手柄转动带动导向杆在第二支撑杆内上升与下降,实现车座的高低调节;当车座受到向下的压力时,第三支撑杆向下运动,凸块在凹槽内向下滑移,此时弹簧受到挤压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对车座进行缓冲,收纳袋内能够放置水杯,食品和手机,减少了骑行人员行李背包里的物品,减小了双肩的压力,收纳袋放置在横梁上方便了骑行人员拿取,不必取下背包拿出物品,然后再背上背包。附图说明图1为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中车把与高低调节装置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中减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中收纳袋的前侧结构示意图。图5为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中收纳袋的后侧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架、2-横梁、3-车把、4-高低调节装置、5-车座、6-减震装置、7-中轴、8-第一曲柄、9-第二曲柄、10-脚蹬、11-收纳袋、12-第一支撑杆、13-支撑筒、1301-转轴、14-主动锥齿轮、15-从动锥齿轮、16-螺杆、17-螺套、18-转轴手柄、19-把手横梁、20-插杆、21-把手、22-固定孔、23-第二支撑杆、24-导向杆、25-导向手柄、26-凹槽、27-凸块、28-弹簧、29-第三支撑杆、30-第一袋、31-第二袋、32-第三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包括车架1,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中轴7,中轴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曲柄8,中轴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曲柄9,第一曲柄8与第二曲柄9上均设置有脚蹬10;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车把3,车把3与车架1之间通过高低调节装置4相连接,高低调节装置4包括第一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2与车架1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2顶部设置有支撑筒13,支撑筒13为中空管状结构,支撑筒13内设置有转轴1301,转轴1301的两端穿出支撑筒13,转轴1301与支撑筒13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转轴1301上沿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主动锥齿轮14,每个所述主动锥齿轮14均啮合有从动锥齿轮15,从动锥齿轮15安装在螺杆16的底部,螺杆16的上端贯穿支撑筒13套设在螺套17内,螺杆16与支撑筒13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螺套17内设置有与螺杆16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螺套17安装在把手横梁19的底部,把手横梁19的两端分别套接有插杆20,插杆20远离把手横梁19的一端设置有把手21,插杆2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22,把手横梁19上设置有与固定孔22相配合的固定螺栓,当转轴1301转动时,转轴1301会带动主动锥齿轮14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从动锥齿轮15转动,同时从动锥齿轮15上的螺杆16进行旋转,螺杆16的旋转会带动螺套17进行上下移动,从而实现把手横梁19上把手21的上升与下降;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车座5,车座5与车架1之间通过减震装置6相连接,减震装置6包括第二支撑杆23,第二支撑杆23与车架1之间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23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孔,导向杆24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杆23的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导向杆24的下端套设在螺纹孔内,导向杆24的上端套设在第三支撑杆29内,导向杆24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26,第三支撑杆29内壁上设置有与凹槽26相配合的凸块27,凹槽26与凸块27之间设置有用于减震的弹簧28,第三支撑杆29的顶部设置有车座5,当车座5受到向下的压力时,第三支撑杆29向下运动,凸块27在凹槽26内向下滑移,此时弹簧28受到挤压会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对车座5进行缓冲;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横梁2,横梁2上设置有用于存放物品的收纳袋11,收纳袋11上设置有用于盛放水杯的第一袋30,用于放置食品的第二袋31和用于放置手机的第三袋32,收纳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中轴(7),中轴(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曲柄(8),中轴(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曲柄(9),第一曲柄(8)与第二曲柄(9)上均设置有脚蹬(10);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车把(3),车把(3)与车架(1)之间通过高低调节装置(4)相连接,高低调节装置(4)包括第一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2)与车架(1)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2)顶部设置有支撑筒(13),支撑筒(13)为中空管状结构,支撑筒(13)内设置有转轴(1301),转轴(1301)的两端穿出支撑筒(13),转轴(1301)与支撑筒(13)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转轴(1301)上沿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主动锥齿轮(14),每个所述主动锥齿轮(14)均啮合有从动锥齿轮(15),从动锥齿轮(15)安装在螺杆(16)的底部,螺杆(16)的上端贯穿支撑筒(13)套设在螺套(17)内,螺杆(16)与支撑筒(13)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螺套(17)内设置有与螺杆(16)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螺套(17)安装在把手横梁(19)的底部,把手横梁(19)的两端分别套接有插杆(20),插杆(20)远离把手横梁(19)的一端设置有把手(21),插杆(2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22),把手横梁(19)上设置有与固定孔(22)相配合的固定螺栓;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车座(5),车座(5)与车架(1)之间通过减震装置(6)相连接,减震装置(6)包括第二支撑杆(23),第二支撑杆(23)与车架(1)之间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23)的顶部设置有螺纹孔,导向杆(24)的下端设置有与第二支撑杆(23)的螺纹孔相配合的外螺纹,导向杆(24)的下端套设在螺纹孔内,导向杆(24)的上端套设在第三支撑杆(29)内,导向杆(24)上部对称设置有两个凹槽(26),第三支撑杆(29)内壁上设置有与凹槽(26)相配合的凸块(27),凹槽(26)与凸块(27)之间设置有用于减震的弹簧(28),第三支撑杆(29)的顶部设置有车座(5);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横梁(2),横梁(2)上设置有用于存放物品的收纳袋(11),收纳袋(11)上设置有用于盛放水杯的第一袋(30),用于放置食品的第二袋(31)和用于放置手机的第三袋(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可调节的山地自行车,包括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中轴(7),中轴(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曲柄(8),中轴(7)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曲柄(9),第一曲柄(8)与第二曲柄(9)上均设置有脚蹬(10);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车把(3),车把(3)与车架(1)之间通过高低调节装置(4)相连接,高低调节装置(4)包括第一支撑杆(12),第一支撑杆(12)与车架(1)之间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2)顶部设置有支撑筒(13),支撑筒(13)为中空管状结构,支撑筒(13)内设置有转轴(1301),转轴(1301)的两端穿出支撑筒(13),转轴(1301)与支撑筒(13)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转轴(1301)上沿中心对称设置有两个主动锥齿轮(14),每个所述主动锥齿轮(14)均啮合有从动锥齿轮(15),从动锥齿轮(15)安装在螺杆(16)的底部,螺杆(16)的上端贯穿支撑筒(13)套设在螺套(17)内,螺杆(16)与支撑筒(13)之间通过轴承相连接,螺套(17)内设置有与螺杆(16)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螺套(17)安装在把手横梁(19)的底部,把手横梁(19)的两端分别套接有插杆(20),插杆(20)远离把手横梁(19)的一端设置有把手(21),插杆(20)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22),把手横梁(19)上设置有与固定孔(22)相配合的固定螺栓;所述车架(1)上设置有车座(5),车座(5)与车架(1)之间通过减震装置(6)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天任车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