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立凡专利>正文

四槽成型铣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0497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四槽成型铣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在纵向的截面为前宽后窄的等腰梯形,所述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在纵向上对称分布的两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包括U形的切削刃、前刀面、后刀面;所述前刀面为从切削刃由前向后向内倾斜延伸形成,所述前刀面构成了向内敞口的排屑槽;所述后刀面为本体的正前面;所述本体的后面过纵向对称中心设置有安装夹槽;所述切削部和本体的表面设置TiN、TiAlN、TiCN、TiAlCN、Ti2N、CrN、ZrN、DLC其中任一项的PVD涂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热量小,不会出现烧蚀现象,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Four groove forming milling cut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ur groove shaping milling cutter, including the body, the body in the longitudinal section is a narrow isosceles trapezoid, the top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body are separately arranged in a vertical two cutting section which is symmetrical in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and the cutting part includes a U shaped cutting edge, a front knife face and a rear face; the front knife face is a cutting from cutting. The blade is formed by an inward tilt forward and backward, and the front knife surface constitutes an inward chute; the rear face is a positive front of the body; the rear longitudinal symmetry center of th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clamp slot; the surfaces of the cutting parts and the body are set up TiN, TiAlN, TiCN, TiAlCN, Ti2N, CrN, ZrN, DLC. One item of PVD coating.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mall calorific value, no ablative phenomenon, low cost and high economic benefi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槽成型铣刀
本技术涉及机加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四槽成型铣刀。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全球电子通信产品市场向轻、薄、短、小的趋势发展,多功能、智能化、能耗低的便携式信息电子产品与行动通信产品,朝着轻薄短小、多功能、高可靠度与低价化的趋势发展。为适应产品多功能及小型化趋势,精密车削的小零件制造业得到快速增长;以不锈钢、铜、铝等为基材的零部件得到大量的使用。但是,以不锈钢,铜,铝等基材为加工原材料的零部件加工,由于材料导热性能好,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加工刀具存在结构不合理,以及切削刀刃烧蚀、加工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避免切削刃烧蚀、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和零件加工效率的四槽成型铣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四槽成型铣刀,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在纵向的截面为前宽后窄的等腰梯形,所述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在纵向上对称分布的两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包括U形的切削刃、前刀面、后刀面;所述前刀面为从切削刃由前向后向内倾斜延伸形成,所述前刀面构成了向内敞口的排屑槽;所述后刀面为本体的正前面;所述本体的后面过纵向对称中心设置有安装夹槽;所述切削部和本体的表面设置TiN、TiAlN、TiCN、TiAlCN、Ti2N、CrN、ZrN、DLC其中任一项的PVD涂层。优选地,所述前刀面的主前刀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角度为8°~12°。优选地,所述切屑刃的主切削刃的长度为L3,所述L3的长度为3mm~3.2mm;所述切削刃的宽度为L2,所述L2的长度为6mm~6.2mm;所述切削刃的高度为L1,所述L1的高度为2.4mm~2.6mm;所述主切削刃通过圆弧过渡与两侧切削刃连接。优选地,所述L1的高度为2.5mm;L2的长度为6.08mm;L3的长度为3.12mm;所述α的角度为10°。优选地,所述安装夹槽的两侧面在纵向对称分布,且两侧面夹角为120°,槽深为1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在本体两端分别设置U形的切削刃;通过切削刃由前向后向内倾斜延伸形成前刀面,由前刀面构成了向内敞口的排屑槽,本体的后面过纵向对称中心设置有安装夹槽等技术特征。本技术根据加工零件外形的需要,设置了U形的切削刃;本技术有四个加工切削部,并通过PVD涂层进一步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向内敞口的排屑槽的设置,使得本技术加工时排屑更为方便,降低了加工的发热量,避免了出现烧蚀等现象。本技术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俯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主视示意图;图4为图2的A-A剖视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如附图1、附图2和附图4所示,四槽成型铣刀,包括本体1,本体1在纵向的截面为前宽后窄的等腰梯形,在本体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在纵向上对称分布的两切削部2。切削部2包括U形的切削刃3、前刀面4、后刀面5。前刀面4为从切削刃3由前向后向内倾斜延伸形成,前刀面4构成了向内敞口的排屑槽6。后刀面5为本体的正前面;本体1的后面7过纵向对称中心设置有安装夹槽8。在切削部2和本体1的表面设置TiN、TiAlN、TiCN、TiAlCN、Ti2N、CrN、ZrN、DLC其中任一项的PVD涂层。本案具体实施中采用了TiN的PVD涂层。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在纵向上对称分布的两切削部2,过纵向对称中心设置有安装夹槽8,实现了纵向的切削加工,同时提高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根据所加工零件的结构,设计了U形的切削刃3,并设置了向内敞口的排屑槽6,使得加工过程中排屑更顺畅,有效避免了加工过程中出现烧蚀等现象。通过设置TiN的PVD涂层,进一步提高了本技术切削加工性能。为了进一步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加工质量,如附图2、附图3、附图4和附图5所示,具体实施中前刀面4的主前刀面9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α的角度为8°~12°,具体实施中α的角度为10°。切屑刃3的主切削刃的长度为L3,L3的长度为3mm~3.2mm,具体实施中取L3的长度为3.12mm。切削刃3的宽度为L2,L2的长度为6mm~6.2mm,具体实施中L2的长度为6.08mm。切削刃3的高度为L1,L1的高度为2.4mm~2.6mm,具体实施中L1的高度为2.5mm。主切削刃通过圆弧过渡与两侧切削刃连接。安装夹槽8的两侧面在纵向对称分布,且两侧面夹角为120°,槽深为1mm。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四槽成型铣刀

【技术保护点】
四槽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在纵向的截面为前宽后窄的等腰梯形,所述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在纵向上对称分布的两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包括U形的切削刃、前刀面、后刀面;所述前刀面为从切削刃由前向后向内倾斜延伸形成,所述前刀面构成了向内敞口的排屑槽;所述后刀面为本体的正前面;所述本体的后面过纵向对称中心设置有安装夹槽;所述切削部和本体的表面设置TiN、TiAlN、TiCN、TiAlCN、Ti2N、CrN、ZrN、DLC其中任一项的PVD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四槽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在纵向的截面为前宽后窄的等腰梯形,所述本体的顶端和底端分别设置在纵向上对称分布的两切削部;所述切削部包括U形的切削刃、前刀面、后刀面;所述前刀面为从切削刃由前向后向内倾斜延伸形成,所述前刀面构成了向内敞口的排屑槽;所述后刀面为本体的正前面;所述本体的后面过纵向对称中心设置有安装夹槽;所述切削部和本体的表面设置TiN、TiAlN、TiCN、TiAlCN、Ti2N、CrN、ZrN、DLC其中任一项的PVD涂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槽成型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刀面的主前刀面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α,所述α的角度为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立凡
申请(专利权)人:刘立凡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