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首钢总公司专利>正文

一种解决连铸小方坯疏松缩孔偏析的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8082 阅读:4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解决连铸小方坯疏松缩孔的轧制方法,特别适合于硬线连铸小方坯轧制大规格盘条时使用,包括加热、高压水除鳞、控轧控冷工序,其特征在于:a.加热工序中提高铸坯在高温段温度为1250±20℃和停留时间65±5分钟,b.在轧制前对轧件采用大压力的高压水进行除鳞,高压水除鳞水压控制在70-150MPa内使得铸坯表面与心部形成较大的温差,在轧制时心部达到高温大压下的目的,c.高压水除鳞设备必须紧临初轧机组,开轧温度控制在1020-1060℃。该轧制方法使小方坯心部的疏松和缩孔得以焊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所属领域本专利技术属于轧钢领域,主要适用于连铸小方坯的轧制技术。
技术介绍
在钢铁制造史上,采用连续铸钢技术前,一般是先将钢水浇到钢锭模内铸成钢锭,然后采用开轧加工成要求的钢坯尺寸。在这个过程中,钢坯要经过几次加热、加工,不仅能源消耗大,而且成材率低。于是从上世纪初开始,陆续有人开始研制连续铸钢技术,到了上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用于实际生产,并逐步形成了今天的现代连铸技术。使用连铸代替模铸技术后省去了初轧开坯,节省了均热炉热量,减少了钢的消耗,提高了综合成材率,简化了生产工序,改善了劳动条件,易于实现机械化和生产自动化,所以使用连铸代替模铸技术是钢铁的生产上的巨大进步。由于连铸坯的尺寸比模铸坯相对要小许多,在后续的轧制过程中,钢坯的压下率比模铸坯相对要小许多,连铸坯中的缩孔疏松在轧制过程中的焊合没有采用模铸工艺焊合的好。连铸小方坯在凝固过程中每隔5-10mm有规则的形成凝固桥,并伴随有严重的疏松和缩孔,在轧制或拉拔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特别是深加工用线材比如82B盘条。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不经过热处理便直接从φ12.5mm冷拉拔到φ5.05mm,拉拔产生的减径率高达85%,如果铸坯中存在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解决连铸小方坯疏松缩孔的轧制方法,包括加热、高压水除鳞、控轧控冷工序,其特征在于:a、加热工序中提高铸坯在高温段温度为1250±20℃和停留时间65±5分钟,b、在轧制前对轧件采用大压力的高压水进行除鳞,高压水除鳞水压控 制在70-150MPa内使得铸坯表面与心部形成较大的温差,在轧制时心部达到高温大压下的目的,c、高压水除鳞设备必须紧临初轧机组,开轧温度控制在1020-106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德王全礼李永东陈明跃车金萍芦斌易敏张玮李飞刘玉新孙祥元章军
申请(专利权)人:首钢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