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器、使用该换热器的混合碳四加氢制异丁烷装置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到化工装置及化工工艺,尤其涉及一种换热器、使用该换热器的混合碳四加氢制异丁烷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由混合碳四烃类制取高纯度异丁烷时,分离产物常用的方法有两种,精馏法和加氢法。其中,精馏法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进行回流,从而对各组分进行分离。在混合碳四中,由于碳四烃类各组分之间的沸点很接近,分离难度高,且不能将丁烯彻底除掉。要将烯烃除到100g/g以下,采用一般的异丁烷提纯方法,如精馏法、萃取法,无法彻底除去烯烃,得到的异丁烷纯度差。加氢法是将混合碳四中的不饱和烃加氢制成异丁烷,加氢法采用的催化剂是钯系催化剂,价格昂贵,且反应需要在压力接近4.0MPa、温度大于接近300℃的情况下进行,反应能耗高,且反应为放热反应,控制难度大,容易导致催化剂失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操作灵活、能有效利用界外热量的换热器,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混合碳四加氢制异丁烷的装置。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第一管程入口(11)、第一管程出口(12)、壳程入口(13)和壳程出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封头,各封头与所对应的壳体部分围合形成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子换热器,各所述子换热器沿所述壳体(1)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各所述子换热器内均设有第一换热管(2);相邻的所述子换热器之间的所对应的壳体的空腔(15)连通各所述子换热器的管程,并且该空腔(15)内设有第二换热管(3);对应于所述空腔(15)在所述壳体的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3)的第二管程入口(16)和第二管程出口(17);相邻的所述子换热器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包括壳体(1)、设置在所述壳体(1)上的第一管程入口(11)、第一管程出口(12)、壳程入口(13)和壳程出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间隔设有至少两个封头,各封头与所对应的壳体部分围合形成至少两个间隔设置的子换热器,各所述子换热器沿所述壳体(1)的轴线方向依次布置,各所述子换热器内均设有第一换热管(2);相邻的所述子换热器之间的所对应的壳体的空腔(15)连通各所述子换热器的管程,并且该空腔(15)内设有第二换热管(3);对应于所述空腔(15)在所述壳体的壁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换热管(3)的第二管程入口(16)和第二管程出口(17);相邻的所述子换热器的壳程通过连接管(4)相连通,所述连接管(5)外露于所述壳体(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头有两个,其中第一封头(41)与所述壳体(1)的第一端部围合形成第一子换热器(1a),第二封头(42)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部围合形成第二子换热器(1b)。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管(2)沿所述壳体(1)的轴向螺旋布置;所述第二换热管(3)沿所述壳体(1)的径向螺旋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程入口(11)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底部,所述第一管程出口(12)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顶部;所述壳程入口(13)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上部,所述壳程出口(14)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下部;所述第一封头(41)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一子换热器(1a)内的管程和所述空腔(15)的管程出口(411);所述第二封头(42)上设有连通所述第二子换热器(1b)内的管程和所述空腔(15)的管程入口(421)。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的两端口分别位于上游的所述子换热器的下部和相邻下游子换热器的上部。6.使用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换热器的混合碳四加氢制异丁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程入口(11)连接第一加氢物料输送管道(61)和循环氢输送管道(63),所述第一管程出口(12)连接第二加氢物料输送管道(62),所述第二加氢物料输送管道(62)连接加氢反应器(7)的物料入口(71),所述加氢反应器(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贤安,王健良,胡兴苗,周奎儿,马慧丽,王宇,陶江,吕斌,任红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东鼎石化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