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702024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5: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它包括:热水器、冷热水龙头、地漏排水总成和换热总成;地漏排水总成由地漏箱体、地漏封盖、水轮装置和水泵装置组成;水轮装置和水泵装置设置于地漏箱体内,水轮装置与水泵装置通过太阳轮轴相连接;水轮装置具有水轮进水口和水轮出水口;水泵装置具有吸水端头和水泵出水口接头;换热总成由换热箱体、换热水管、自来水入口组件和自来水出口组件组成;自来水出口组件通过管道与水轮装置的水轮进水口连接;水泵装置的水泵出水口接头通过管道与换热箱体的废热水入口组件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安装时无需增加浴室地面的高度,使用中能回收排入地漏中废热水热量的有益效果,并且排水速快,不会形成积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浴室地漏排水系统包括:地漏、竖直的重力排水管、U形管和水平管,所述重力排水管和水平管连接在所述U形管的两端,所述地漏由地漏箱体和地漏封盖组成,地漏箱体的底部开口与竖直的重力排水管相连接,所述水平管的出口与下水主管道相连接,这种浴室地漏排水系统施工时需要嵌设于地下,由于U形管和重力排水管的存在导致被迫增加浴室地面的高度,致使浴室的地面高度高于屋内其它地方的地面高度,形成台阶结构,使用者出入浴室容易被绊倒,尤其不便于儿童和老人的使用。而且,这种地漏排水系统采用的是重力排水,排水速度较慢,容易形成积水。另外在现代的浴室内水循环系统中,均为将来自管道中的冷却自来水送入热水器中进行加热以获取热水,而从热水器中流出的热水被使用后直接通过地漏排出,排出的热水中的能量没有被有效利用,导致能量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时排水速度快,不会形成积水,且能回收排入地漏中废热水热量的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水器、冷热水龙头、地漏排水总成和换热总成;所述热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热水龙头的热水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地漏排水总成由地漏箱体、地漏封盖、水轮装置和水泵装置组成;所述水轮装置和水泵装置设置于所述地漏箱体内,所述水轮装置与所述水泵装置通过太阳轮轴相连接;所述水轮装置具有水轮进水口和水轮出水口;所述水泵装置具有吸水端头和水泵出水口接头;所述换热总成由换热箱体、换热水管、自来水入口组件和自来水出口组件组成,所述换热水管位于所述换热箱体内部,所述自来水入口组件和自来水出口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换热箱体的外壁的后端和前端,所述换热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自来水入口组件和自来水出口组件相连接,所述自来水入口组件通过水管与自来水管道相连接,所述换热箱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废热水入口组件和废水出口,所述废水出口与下水主管道相连接;所述自来水出口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水轮装置的水轮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装置的水泵出水口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换热箱体的废热水入口组件相连接。所述水轮装置包括桶状水轮后盖、水轮支撑架、水轮叶片、水轮前盖、行星轮和行星轮轴;所述水轮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漏箱体的底部;所述桶状水轮后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水轮支撑架上,所述水轮叶片位于所述桶状水轮后盖的空腔内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桶状水轮后盖的桶底上,所述水轮叶片的中部设有圆柱形空腔,所述圆柱形空腔的周向内壁设有内齿,所述水轮叶片的圆柱形空腔中设有三个行星轮,所述太阳轮轴的后端周向具有外齿,所述太阳轮轴的后端位于所述水轮叶片的圆柱形空腔中,所述行星轮通过行星轮轴安装在所述水轮前盖上,所述行星轮分别与所述太阳轮轴的外齿和水轮叶片的内齿相配合,所述水轮前盖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桶状水轮后盖的桶口;所述水轮进水口设于所述桶状水轮后盖的左下部桶壁上,所述水轮出水口设于所述桶状水轮后盖的右下部桶壁上;所述水轮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热水龙头的冷水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水泵装置包括水泵前盖、水泵后盖、水泵筒体、水泵支撑架、水泵叶片和连接套轴;所述水泵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漏箱体的底部;所述水泵前盖和水泵后盖分别安装在所述水泵筒体的前后端;所述水泵前盖的中部设有一泵盖盲孔,所述水泵前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水泵支撑架上,所述太阳轮轴的前端穿过所述水轮前盖和水泵后盖与所述水泵前盖的泵盖盲孔相配合,所述连接套轴安装在所述太阳轮轴上,所述水泵叶片安装在所述连接套轴上;所述水泵筒体的侧壁前后设有相对的水泵进水口和水泵出水口,所述水泵进水口和水泵出水口的中心位于所述水泵筒体30的中心线上方,所述吸水端头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水泵进水口处,所述水泵出水口接头连接在所述水泵出水口处;所述太阳轮轴的转动中心位于所述水泵筒体的圆柱形内腔的中心线的上方。所述水泵叶片为由橡胶材料制成的可伸缩变形式叶片,所述水泵叶片的泵叶呈中心放射型分布,每两个泵叶之间形成一个扇形空腔。所述水轮前盖和水泵后盖与所述太阳轮轴之间分别设有密封环,所述太阳轮轴上套设有限制所述太阳轮轴轴向窜动的挡圈。所述桶状水轮后盖的桶底中部设有一个圆形轮盖盲孔,所述水轮叶片的中部凸伸有一个水轮叶片轴,所述水轮叶片轴与所述圆形轮盖盲孔相配合。所述太阳轮轴与所述连接套轴配合处具有偏平缺口,所述连接套轴与所述太阳轮轴相卡接;所述连接套轴外表面为六方结构,所述水泵叶片具有与所述连接套轴的六方结构相配合的六方通孔。所述换热水管为螺旋状换热水管。所述换热箱体内的前上壁上设有一个圆缺形上挡板,所述换热箱体内的后下壁上设有一个圆缺形的下挡板,所述下挡板的顶边的高度高于所述上挡板的底边的高度。所述热水器的进水口通过水管与自来水管道相连接或与所述水轮出水口相连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安装时,将自来水入口组件与自来水管道相连接,将所述水轮装置的水轮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浴室内的热水器冷水入口相连接与者与混水器的冷水入口相连接,将所述废水出口中与排水管道相连接。使用时,带有压力的自来水经换热总成的自来水入口组件、换热水管后自水轮进水口进入水轮装置,然后从水轮出水口进入热水器中供使用,自来水的流动推动水轮装置运转,水轮装置通过太阳轮轴带动水泵装置运转,水泵装置将流入地漏箱体内的废热水送入换热总成的换热箱体内,废热水在换热箱体内将热量传递给换热水管内的自来水,升温后的自来水进入热水器冷水入口或者混水器的冷水入口供使用,而废热水被降温后通过废水出口进入排水管道系统。这样废热水在被排出的时候其热量被回收利用,在将所述水轮装置的水轮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浴室内的热水器冷水入口相连接的情况下则可以节省加热自来水的时间,而在将所述水轮装置的水轮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浴室内的混水器的冷水入口相连接的情况下则节约了热水的用量,达到了节省能源的效果。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体积小,适用于安装在无障碍地面或低地平的室内,并且无需重力排水管,从而无需抬高地漏安装面,不会形成安装地漏排水的台阶,不会有地面抬高而绊倒的情况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中的地漏排水总成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中的水轮装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中的水泵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热水器;2—冷热水龙头;3—地漏箱体;4—地漏封盖;5—水轮进水口;6—水轮出水口;7—吸水端头;8—水泵出水口接头;9—换热箱体;10—换热水管;11—自来水入口组件;12—自来水出口组件;13—废热水入口组件;14—废水出口;15—桶状水轮后盖;16—水轮支撑架;17、水轮叶片;18—水轮前盖;19—密封环;20—太阳轮轴;21—行星轮;22—行星轮轴;23—螺栓;24—圆柱形空腔;25—内齿;26—泵叶;27—外齿;28—水泵前盖;29—水泵后盖;30—水泵筒体;31—水泵支撑架;32—水泵叶片;33—连接套轴;34—泵盖盲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水器、冷热水龙头、地漏排水总成和换热总成;所述热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热水龙头的热水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地漏排水总成由地漏箱体、地漏封盖、水轮装置和水泵装置组成;所述水轮装置和水泵装置设置于所述地漏箱体内,所述水轮装置与所述水泵装置通过太阳轮轴相连接;所述水轮装置具有水轮进水口和水轮出水口;所述水泵装置具有吸水端头和水泵出水口接头;所述换热总成由换热箱体、换热水管、自来水入口组件和自来水出口组件组成,所述换热水管位于所述换热箱体内部,所述自来水入口组件和自来水出口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换热箱体的外壁的后端和前端,所述换热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自来水入口组件和自来水出口组件相连接,所述自来水入口组件通过水管与自来水管道相连接,所述换热箱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废热水入口组件和废水出口,所述废水出口与下水主管道相连接;所述自来水出口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水轮装置的水轮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装置的水泵出水口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换热箱体的废热水入口组件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热水器、冷热水龙头、地漏排水总成和换热总成;所述热水器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热水龙头的热水进水口相连接;所述地漏排水总成由地漏箱体、地漏封盖、水轮装置和水泵装置组成;所述水轮装置和水泵装置设置于所述地漏箱体内,所述水轮装置与所述水泵装置通过太阳轮轴相连接;所述水轮装置具有水轮进水口和水轮出水口;所述水泵装置具有吸水端头和水泵出水口接头;所述换热总成由换热箱体、换热水管、自来水入口组件和自来水出口组件组成,所述换热水管位于所述换热箱体内部,所述自来水入口组件和自来水出口组件分别安装在所述换热箱体的外壁的后端和前端,所述换热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自来水入口组件和自来水出口组件相连接,所述自来水入口组件通过水管与自来水管道相连接,所述换热箱体的前端和后端分别设有废热水入口组件和废水出口,所述废水出口与下水主管道相连接;所述自来水出口组件通过管道与所述水轮装置的水轮进水口连接;所述水泵装置的水泵出水口接头通过管道与所述换热箱体的废热水入口组件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浴室地漏排水及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轮装置包括桶状水轮后盖、水轮支撑架、水轮叶片、水轮前盖、行星轮和行星轮轴;所述水轮支撑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地漏箱体的底部;所述桶状水轮后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水轮支撑架上,所述水轮叶片位于所述桶状水轮后盖的空腔内并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桶状水轮后盖的桶底上,所述水轮叶片的中部设有圆柱形空腔,所述圆柱形空腔的周向内壁设有内齿,所述水轮叶片的圆柱形空腔中设有三个行星轮,所述太阳轮轴的后端周向具有外齿,所述太阳轮轴的后端位于所述水轮叶片的圆柱形空腔中,所述行星轮通过行星轮轴安装在所述水轮前盖上,所述行星轮分别与所述太阳轮轴的外齿和水轮叶片的内齿相配合,所述水轮前盖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桶状水轮后盖的桶口;所述水轮进水口设于所述桶状水轮后盖的左下部桶壁上,所述水轮出水口设于所述桶状水轮后盖的右下部桶壁上;所述水轮出水口通过管道与所述冷热水龙头的冷水进水口相连接;所述水泵装置包括水泵前盖、水泵后盖、水泵筒体、水泵支撑架、水泵叶片和连接套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戈暴志平杨国安李蔓蔓解占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爱尼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