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国科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柔性拦挡网及其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72496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2 0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拦挡网及其设计方法,该柔性拦挡网包括支撑柱、支撑绳和金属柔性网等主要构件;支撑柱由支撑柱主体和支撑柱基座构成;支撑绳包括纵向支撑绳、顶部支撑绳、中间支撑绳以及连接于支撑柱与金属柔性网之间的斜支撑绳;金属柔性网的下部倾斜向斜坡下游布置;金属柔性网在未受冲击时处于松弛状态且底部采用短锚杆来固定位置,金属柔性网的底部存在冗余并向上游方向折叠或埋置于坡体内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布局合理,能充分调用松散岩土体自身强度来拦挡运动的岩土体和系统性地降低结构内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柔性拦挡网及其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柔性防护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拦挡运动的松散岩土体尤其是泥石流和崩塌碎屑流等的柔性拦挡网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柔性拦挡网相比于刚性的钢筋混凝土拦挡结构,具有优异的变形缓冲性能、良好的透水性、施工安装便捷和环境友好等诸多优势,在地质灾害、交通、矿山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现有的柔性拦挡网定型产品源自于对落石防护的需求,主要包括高强度的金属柔性网片、支撑柱、支撑绳、拉锚绳、耗能装置和相应的固定基础构成。在实际应用中发现,针对落石防护的柔性拦挡网对泥石流等松散流动状态岩土体造成的灾害也有不错的拦挡效果,进而演化出一系列针对泥石流等灾害的改进型柔性拦挡网。落石冲击与松散岩土体冲击最大的区别在于,落石冲击以点状瞬时荷载为主要特征,石块的动能主要靠柔性拦挡网和附加的耗能装置本身来耗散;而松散岩土体的冲击荷载为面状分布,连续冲击时间长,相当一部分(甚至绝大部分)动能由岩土体内部的摩擦剪切作用耗散,而这种内部剪切耗能的效率取决于岩土体的抗剪切强度大小。岩土体的抗剪切强度取决于岩土体的应力状态,即垂直于剪切面上的正压力的大小。现有的柔性拦挡网定型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柔性拦挡网及其设计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拦挡网,包括支撑柱、支撑绳和金属柔性网;所述支撑柱由支撑柱主体和铰接于所述支撑柱主体底端的支撑柱基座构成;所述支撑绳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之间,其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底端之间的纵向支撑绳、横向展开连接于所述支撑柱顶端之间的顶部支撑绳、横向穿过整个所述金属柔性网的中间支撑绳以及斜向横穿所述金属柔性网的斜支撑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柔性网的下部倾斜向斜坡下游布置;所述金属柔性网在未受冲击时处于松弛状态且底部采用短锚杆来固定位置,所述金属柔性网的底部存在冗余并向上游方向折叠或埋置于坡体内部;所述金属柔性网的上部连接所述顶部支撑绳,中段连接所述中间支撑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拦挡网,包括支撑柱、支撑绳和金属柔性网;所述支撑柱由支撑柱主体和铰接于所述支撑柱主体底端的支撑柱基座构成;所述支撑绳连接于所述支撑柱之间,其包括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与底端之间的纵向支撑绳、横向展开连接于所述支撑柱顶端之间的顶部支撑绳、横向穿过整个所述金属柔性网的中间支撑绳以及斜向横穿所述金属柔性网的斜支撑绳;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柔性网的下部倾斜向斜坡下游布置;所述金属柔性网在未受冲击时处于松弛状态且底部采用短锚杆来固定位置,所述金属柔性网的底部存在冗余并向上游方向折叠或埋置于坡体内部;所述金属柔性网的上部连接所述顶部支撑绳,中段连接所述中间支撑绳。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柔性拦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支撑绳横向穿过所述金属柔性网并与两侧坡面锚固;所述纵向支撑绳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另一端穿过倾斜向下游的所述金属柔性网到达网底部,然后沿坡面上行与同一根所述支撑柱的支撑柱基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拦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支撑绳的上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柱的顶端,下端斜向穿过倾斜向下游的所述金属柔性网的网底部,沿坡面上行与相邻的所述支撑柱的支撑柱基座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拦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柔性网的下部倾斜向斜坡下游布置且与水平面的角度介于0-60度之间。5.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柔性拦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至少两根端部支撑柱和位于所述端部支撑柱之间的中部支撑柱;为保证所述支撑柱在空间的平衡状态,所述端部支撑柱和中部支撑柱的顶端连接有倾斜向坡面上方的拉锚绳。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拦挡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支撑绳、斜支撑绳和拉锚绳的顶端以及所述顶部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东日周公旦栗帅胡洪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