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深冷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7101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3:31
一种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深冷处理方法,属于材料科学领域,将胎体材料与金刚石颗粒按胎体材料80%、金刚石颗粒20%的体积百分比进行配料,混料2小时,得到金刚石复合材料;所得的金刚石复合材料通过中频热压烧结工艺加工成待深冷处理产品,将得到的待深冷处理产品放入液氮深冷箱中进行深冷处理,初始温度设定为室温,首先以2℃/min的降温速率降至‑60℃,保温40分钟,再以2℃/min的降温速率降至‑180℃,保温60分钟~180分钟,然后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60℃,保温40分钟,最后以2℃/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室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增强金刚石与胎体间的粘结效果,提升金刚石复合粉料的综合力学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深冷处理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材料科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液氮深冷处理金刚石为耐磨相的复合材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粉末冶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金刚石复合材料制备当中。在粉末烧结过程中,由于存在升温与降温处理阶段,会使胎体材料内部出现晶体排布缺陷,同时产生内部应力,宏观上表现为产生微裂纹。深冷处理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在普通冷处理(-100~0℃)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是在-130℃以下对材料进行处理的一种方法,是最新的材料强韧化处理工艺之一。深冷处理可有效提高金属、合金和硬质合金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稳定尺寸,改善均匀性,减小变形,而且操作简便,不破坏工件,无污染,成本低,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国内外在深冷处理提高WC-Co硬质合金性能方面开展了大量理论与实验研究工作。深冷处理可使Co产生马氏体相变,由原来的面心立方堆积完全转变为结构紧密的六方最密堆积,提高了WC-Co合金的强度。此外,深冷处理可调整材料的内应力,细化组分晶粒,使硬质合金材料的硬度、耐磨性及使用寿命得以提高。金刚石复合材料作为新型的超硬材料主要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领域、煤田开采以及石油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深冷处理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深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质量分数为40%的碳化钨粉、35%的663青铜粉、15%的YG6硬质合金粉、5%的镍粉和5%的锰粉配料,用三维混料机混合24小时,机械球磨混料形成均匀的胎体材料;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得的胎体材料与金刚石颗粒按胎体材料80%、金刚石颗粒20%的体积百分比进行配料,然后在三维混料机中混料2小时,得到金刚石复合材料;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得的金刚石复合材料通过中频热压烧结工艺加工成待深冷处理产品,在中频热压烧结过程中,烧结温度为980℃,压力150kg/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深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质量分数为40%的碳化钨粉、35%的663青铜粉、15%的YG6硬质合金粉、5%的镍粉和5%的锰粉配料,用三维混料机混合24小时,机械球磨混料形成均匀的胎体材料;步骤二、将步骤一中制得的胎体材料与金刚石颗粒按胎体材料80%、金刚石颗粒20%的体积百分比进行配料,然后在三维混料机中混料2小时,得到金刚石复合材料;步骤三、将步骤二中所得的金刚石复合材料通过中频热压烧结工艺加工成待深冷处理产品,在中频热压烧结过程中,烧结温度为980℃,压力150kg/cm2~200kg/cm2,烧结时间为5分钟~10分钟;步骤四、将步骤三中得到的待深冷处理产品放入液氮深冷箱中进行深冷处理,初始温度设定为室温,首先以2℃/min的降温速率从室温降至-60℃,保温40分钟,再以2℃/min的降温速率从-60℃降至-180℃,保温60分钟~180分钟,然后以2℃/min的升温速率从-180℃升温至-60℃,保温40分钟,最后以2℃/min的升温速率从-60℃升温至室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刚石复合材料的深冷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碳化钨粉的粒度为-200目,663青铜粉的粒度为-250目,YG6硬质合金粉的粒度为-200目,镍粉的粒度为-200目,锰粉的粒度为-250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昌赵新哲李闯曹鑫李思奇韩哲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