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光源支架
本技术涉及发光装置,尤其是涉及发光二极体的光源支架。
技术介绍
立体光源通常包括光源支架和设于所述光源支架的发光元件。现有技术的立体光源通常是将发光元件直接焊接在多个印刷电路板上,然后再将印刷电路板用人工逐个焊接组装呈立体的几何形状来制作灯具。但是上述方法仍然存在如下缺陷:首先,焊接组装工艺复杂,且不良率高;其次,焊接工艺形成的立体光源支架之间的热传导性差,不利于热量散失;再者,焊接工艺不易于弯折,使得焊接后的支架形状不方便调整;最后,因为各个立体光源支架单体之间相互串接设置,由此会导致压降,使得所述光源不再额定电压下工作,降低产品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组装方便、加工工艺简单、热传导性好、易于调整结构且可靠度高的立体光源支架。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立体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架单体及沿所述支架单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公共电极与第二公共电极,多个所述支架单体分别串接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及第二公共电极之间,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均首尾相接围成封闭曲线。优选的,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正对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架单体及沿所述支架单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公共电极与第二公共电极,多个所述支架单体分别串接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及第二公共电极之间,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均首尾相接围成封闭曲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支架单体及沿所述支架单体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公共电极与第二公共电极,多个所述支架单体分别串接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及第二公共电极之间,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均首尾相接围成封闭曲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正对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体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公共电极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为相同大小的圆形或椭圆形。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立体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单体包括支架本体及分别设于所述支架本体两端的电极输入端和电极输出端,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所述电极输入端、所述支架本体、所述电极输出端和所述第二公共电极依次电性连接形成电流通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单体垂直所述第一公共电极所在平面与所述第二公共电极所在平面。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光源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本体包括第二支架本体及对称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本体两端且与所述第二...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