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7668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20:45
一种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蚯蚓清洗、排粪吐泥和冷冻干燥得到干蚯蚓;然后将干蚯蚓采用无水乙醇和丙酮索氏提取除酯除臭,粉碎研磨制备成浆液,再经酶解得到蚯蚓氨基酸溶液;最后以蚯蚓氨基酸溶液为螯合剂,螯合铁、锌、锰、铜微量元素,辅以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得到一种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态肥料,添加了蚯蚓酶解液,其富含多种氨基酸,是天然的螯合剂,螯合率高,螯合物稳定,易于作物吸收,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产增收,改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肥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叶面施肥是土壤施肥技术的重要补充。叶面施肥打破了土壤根施肥的传统方式,可以说是最灵活、最便捷的施肥方式。但是近年来,国内生产的多数叶面肥有效含量低、营养作用单一、元素利用率不高、效果不够稳定。叶面肥科技含量高不高,最终要体现在是否能使农民增产增收上,这要求叶面肥尽可能提供较多的营养成分,要有较高的多元微肥,足够量的有效氨基酸和高活性抗硬水腐植酸,当然还要有适量的氮、磷、钾,然而要把这么多的成分复配在一起还要易溶于水而不出沉淀,不言而喻,是需要高科技的。因此,研制浓度高、营养全、利用率高的复合多功能型叶面肥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率高的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的生产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蚯蚓清洗、排粪吐泥和冷冻干燥得到干蚯蚓;然后将干蚯蚓采用无水乙醇和丙酮索氏提取除酯除臭,粉碎研磨制备成浆液,再经酶解得到蚯蚓氨基酸溶液;最后以蚯蚓氨基酸溶液为螯合剂,螯合铁、锌、锰、铜微量元素,辅以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得到一种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所述的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1)将蚯蚓采用清水清洗2-3次,每次清洗15-20min,捞出蚯蚓控水沥净;再采用0.1%的氯化钠溶液浸泡10-12min,刺激其排粪吐泥;将浸泡后的蚯蚓在避光环境下晾晒,沥水;再将沥水后的蚯蚓放进低温真空冷冻干燥箱内,在-30℃温度下干燥处理40-48h,得到干蚯蚓;(2)将干蚯蚓粉碎研磨过40-60目筛,采用6-8倍重量份的无水乙醇与丙酮以1:0.45-0.55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溶液加热至70-80℃,索氏提取5-6h,离心分离,留滤渣;将滤渣加入到高速研磨机中,加入5-6倍重量份的去离子水,高速研磨搅碎50-60min,然后用100目筛网进行过滤,滤渣继续高速研磨,过100目筛,合并滤液,得到蚯蚓浆液;(3)调节蚯蚓浆液的pH值为7.5-8,加胰蛋白酶水解,36-38℃恒温搅拌酶解4-5h,转移至沸水浴加热灭菌60-80min,室温静置30-40min,3000-3500r/min的转速离心8-10min,留上清液,得到蚯蚓氨基酸溶液;(4)在反应容器中加入蚯蚓氨基酸溶液,依次加入氟化钙、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硼酸和钼酸铵,在常压下加热回流2-3h;(5)将步骤(4)的产物降温至50-60℃,依次加入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钾液,继续在50-60℃恒温磁力搅拌螯合反应30-40min,降低温度至室温,再加入胺鲜脂和复硝酚钠,继续磁力搅拌15-20min,得到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所述的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蚯蚓氨基酸溶液、氟化钙、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硼酸和钼酸铵的质量比为1:0.04-0.05:0.03-0.04:0.02-0.03:0.02-0.03:0.02-0.03:0.03-0.04:0.02-0.03:0.01-0.02。所述的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步骤(4)的产物、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钾、胺鲜脂和复硝酚钠的质量比为1:0.15-0.2:0.12-0.15:0.1-0.12:0.01-0.012:0.012-0.015。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首先将蚯蚓清洗、排粪吐泥和冷冻干燥得到干蚯蚓;然后将干蚯蚓采用无水乙醇和丙酮索氏提取除酯除臭,粉碎研磨制备成浆液,再经酶解得到蚯蚓氨基酸溶液;最后以蚯蚓氨基酸溶液为螯合剂,螯合铁、锌、锰、铜微量元素,辅以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得到一种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本专利技术的液态肥料,添加了蚯蚓酶解液,其富含多种氨基酸,是天然的螯合剂,螯合率高,螯合物稳定,改善营养元素之间的拮抗作用,提高叶面肥料的稳定性,易于作物吸收,提高营养元素的利用率,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增产增收,改善品质。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的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1)将蚯蚓采用清水清洗3次,每次清洗20min,捞出蚯蚓控水沥净;再采用0.1%的氯化钠溶液浸泡12min,刺激其排粪吐泥;将浸泡后的蚯蚓在避光环境下晾晒,沥水;再将沥水后的蚯蚓放进低温真空冷冻干燥箱内,在-30℃温度下干燥处理48h,得到干蚯蚓;(2)将干蚯蚓粉碎研磨过60目筛,采用8倍重量份的无水乙醇与丙酮以1:0.5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溶液加热至80℃,索氏提取6h,离心分离,留滤渣;将滤渣加入到高速研磨机中,加入6倍重量份的去离子水,高速研磨搅碎60min,然后用100目筛网进行过滤,滤渣继续高速研磨,过100目筛,合并滤液,得到蚯蚓浆液;(3)调节蚯蚓浆液的pH值为7.5,加胰蛋白酶水解,38℃恒温搅拌酶解5h,转移至沸水浴加热灭菌80min,室温静置30min,3500r/min的转速离心10min,留上清液,得到蚯蚓氨基酸溶液;(4)在反应容器中加入蚯蚓氨基酸溶液,依次加入氟化钙、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硼酸和钼酸铵,在常压下加热回流3h;(5)将步骤(4)的产物降温至60℃,依次加入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钾液,继续在60℃恒温磁力搅拌螯合反应40min,降低温度至室温,再加入胺鲜脂和复硝酚钠,继续磁力搅拌20min,得到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本实施例的步骤(4)中蚯蚓氨基酸溶液、氟化钙、硫酸镁、硫酸锰、硫酸锌、硫酸铜、硫酸亚铁、硼酸和钼酸铵的质量比为1:0.05:0.04:0.03:0.03:0.02:0.03:0.02:0.01。本实施例的步骤(5)中步骤(4)的产物、尿素、磷酸二氢钾、硝酸钾、胺鲜脂和复硝酚钠的质量比为1:0.2:0.15:0.12:0.012:0.0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蚯蚓清洗、排粪吐泥和冷冻干燥得到干蚯蚓;然后将干蚯蚓采用无水乙醇和丙酮索氏提取除酯除臭,粉碎研磨制备成浆液,再经酶解得到蚯蚓氨基酸溶液;最后以蚯蚓氨基酸溶液为螯合剂,螯合铁、锌、锰、铜微量元素,辅以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得到一种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其特征在于,首先将蚯蚓清洗、排粪吐泥和冷冻干燥得到干蚯蚓;然后将干蚯蚓采用无水乙醇和丙酮索氏提取除酯除臭,粉碎研磨制备成浆液,再经酶解得到蚯蚓氨基酸溶液;最后以蚯蚓氨基酸溶液为螯合剂,螯合铁、锌、锰、铜微量元素,辅以作物所需的大量元素,得到一种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基于蚯蚓酶解复合氨基酸螯合的液态肥料,其特征在于,其由如下步骤制备而成:(1)将蚯蚓采用清水清洗2-3次,每次清洗15-20min,捞出蚯蚓控水沥净;再采用0.1%的氯化钠溶液浸泡10-12min,刺激其排粪吐泥;将浸泡后的蚯蚓在避光环境下晾晒,沥水;再将沥水后的蚯蚓放进低温真空冷冻干燥箱内,在-30℃温度下干燥处理40-48h,得到干蚯蚓;(2)将干蚯蚓粉碎研磨过40-60目筛,采用6-8倍重量份的无水乙醇与丙酮以1:0.45-0.55的质量比混合的混合溶液加热至70-80℃,索氏提取5-6h,离心分离,留滤渣;将滤渣加入到高速研磨机中,加入5-6倍重量份的去离子水,高速研磨搅碎50-60min,然后用100目筛网进行过滤,滤渣继续高速研磨,过100目筛,合并滤液,得到蚯蚓浆液;(3)调节蚯蚓浆液的pH值为7.5-8,加胰蛋白酶水解,36-38℃恒温搅拌酶解4-5h,转移至沸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安庆
申请(专利权)人:宿州市逢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