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式上车踏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8651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5: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上车踏板,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踏板机构以及稳定机构,每一根连杆的其中一端分别地与车辆尾部转动连接,而其另一端则分别地与所述踏板机构转动连接,当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踏板机构位于同一平面,而当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收起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踏板机构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稳定机构设置于所述车辆尾部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以将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保持在收起状态或打开状态;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在打开时满足乘车人上、下车的需要,以方便乘车人上、下车,同时,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收起并保持收起状态,以防止其底部与障碍物发生剐蹭,保证了车辆的安全驾驶。

A folding tread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olding bicycle pedal,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a pedal mechanism and a stabilizing mechanism. One end of each connecting rod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tail of the vehicl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rotated with the pedal mechanism, when the folding board is open. At the time,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is located in the same plane with the pedal mechanism, and the angle between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and the pedal mechanism is sharp angle when the folding board is in a state, and the stabiliz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rear of the vehicl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o protect the foldable upper car pedal. The foldable upper car pedal meets the needs of the passenger and the car when it is opened to facilitate the passengers and get off.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get up and keep up under external force to prevent its bottom from rubbing with obstacles and ensure the safe driving of the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式上车踏板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打开或收起的折叠式上车踏板。
技术介绍
目前,被民众或军队广泛使用的轮式装甲车、军用越野汽车、箱货物流车等车辆,由于其自身设计需要,多存在车辆底盘高,车厢位置离地较高,不方便乘车人员上、下车的问题。而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各个类型的车辆设计产生厂家或相关零配件生产厂家开始尝试在车辆尾部加将攀爬梯,以方便其上、下车,这种类型的攀爬梯多具有多个横向设置的横梁,以供乘车人在上、下车时逐级蹬踏,而为了真正意义上实现方便乘车人员上、下车(特别是在上车时),设计人员多会将最靠近地面的一根或多根横梁设置在低于车辆底盘的位置,这样的设计会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该车辆的离去角有所减小,尽管在车辆行驶在平坦路面上时,所述离去盘的减小并不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但是,当所述车辆行驶在坑洼不平的道路或连续下坡的道路时,就有可能会发生加装的攀爬梯与路面相接触的情况,从而影响车辆的正常驾驶;另一方面,由于现有技术中所加装的攀爬梯无论使用时还是限制时,都只能保持固定状态,其底部与地面之间的距离也始终不变,这也进一步地增加了在行驶过程中,当车辆行驶过障碍物时,攀爬梯底部与障碍物发生剐蹭的可能性,这也同样会影响车辆的安全驾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既方便乘车人员上、下车又不会影响车辆的安全驾驶的折叠式上车踏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包括一对第一连杆、一对第二连杆、踏板机构以及稳定机构,其中,每一根所述第一、第二连杆的其中一端都分别地与车辆尾部转动连接,而其另一端则分别地与所述踏板机构转动连接,当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踏板机构位于同一平面,而当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收起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踏板机构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稳定机构设置于所述车辆尾部与所述第二连杆之间,以将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保持在收起状态或打开状态。进一步地,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通过踏板固定装置固定于所述车辆尾部上,所述踏板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梁以及一对固定于所述固定梁上的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相对应,每一片所述连接片分别地与其中一根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其中一根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梁呈中空四棱柱体,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车辆尾部;每一片所述连接片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梁相对应的凹槽,所述固定梁容置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固定梁与一对所述连接片稳固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踏板机构呈U字形,包括踏板以及分别地设置于所述踏板两端且垂直与所述踏板的踏板连杆,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连杆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则在所述踏板连杆的中段与其转动连接,当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踏板连杆共线。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机构为一对拉簧,每一根所述拉簧的一端被固定于设置于相同一侧的所述连接片上,而其另一端则被固定于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二连杆的与所述踏板机构连接的一端,其中,所述拉簧在所述连接片上的固定点靠近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连接片的连接点;当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打开状态或收起状态时,所述拉簧的两个固定点与所述第二连杆和所述连接片的连接点之间三点不共线。进一步地,所述拉簧两端分别设置有圆环状挂钩,在所述连接片上的固定点靠近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连接片的连接点的位置以及所述第二连杆的与所述踏板机构连接的一端分别地设置有弹簧固定机构,所述圆环状挂钩得以挂设于所述弹簧固定机构上,从而实现所述拉簧与所述连接片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之间的连接。进一步地,设置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踏板连杆上分别地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止挡机构,以在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打开时,在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踏板连杆转动至共线位置后,防止其发生进一步的转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底部设置有第一止挡边,所述第一止挡边靠近所述踏板连杆的一端设有第一止挡端面所述踏板连杆底部设置有第二止挡边,所述第二止挡边靠近所述踏板连杆自由端的一侧设有第二止挡端面,当所述第二连杆与所述踏板连杆转动至共线位置后,所述第一止挡端面与所述第二止挡端面彼此相互接触。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杆靠近所述踏板连杆的一端设有开设有轴孔的第一凸缘,所述踏板连杆自由端设有开设有轴孔的第二凸缘,所述第一、第二凸缘经由旋转轴铰接,所述第一、第二凸缘之间夹设有尼龙垫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片与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之间借由具有台阶轴的螺栓和螺母相配合的方式铰接;所述踏板连杆与所述第一连杆以及所述第二连杆之间借由具有台阶轴的螺栓和螺母相配合的方式铰接;在每一个铰接位置的两个连杆或连杆与连接片之间设置有尼龙垫圈。本技术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包括一对第一连杆、一对第二连杆、踏板机构以及稳定机构,其通过合理设置各组成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和连接方式,使其在打开时满足乘车人上、下车的使用功能,以方便乘车人上、下车;进一步地,在车辆行进过程中,当踏板遇到障碍时,其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收起并保持收起状态,从而防止其底部与障碍物发生剐蹭,避免其对于车辆的正常行驶的影响,保证了车辆的安全驾驶;其次,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的每个铰接点只设计一对运动副,从而防止了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在恶劣环境中运动机构易失效和产生异响等问题;再者,在每一个铰接点的铰接机构由尼龙垫圈与带台阶轴的螺栓和螺母构成,所述带台阶轴的螺栓和螺母组合在紧固后不会发生相对运动,这将大大减少了整个踏板机构的松垮和晃动,同时在铰接点垫设有尼龙垫圈,可以有效地消减打开和收起状态时运动机构间的异响和噪音。附图说明从对说明本技术的主旨及其使用的优选实施例和附图的以下描述来看,本技术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本技术所述的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打开状态的立体图;图2示出了本技术所述的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打开状态的侧视图;图3示出了本技术所述的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收起状态时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打开状态的局部放大图;图5示出了本技术所述的具有台阶轴的螺栓的安装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固定装置1固定梁11连接片12安装板13凹槽14弹簧固定机构15第一连杆2拉簧3圆环状挂钩31第二连杆4弹簧固定机构41第一止挡边42第一凸缘43踏板机构5踏板51踏板连杆52第二止挡边53第二凸缘54车辆尾部6轴孔尼龙垫圈7螺栓81第一止挡端面A第二止挡端面A’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所述的折叠式上车踏板进行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折叠式上车踏板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包括固定于所述车辆尾部6上的固定装置1、平行设置的一对第一连杆2、一对与所述一对第一连杆2一一对应的第二连杆4、踏板机构5以及稳定机构,其中,每一根所述第一、第二连杆2、4的其中一端都分别地与所述固定装置1转动连接,而每一根所述第一、第二连杆2、4的另一端则分别地与所述踏板机构5转动连接。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在打开状态与收起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打开状态时,所述一对第二连杆4所在平面与所述踏板机构5所在平面共面;而当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收起状态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折叠式上车踏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第一连杆(2)、一对第二连杆(4)、踏板机构(5)以及稳定机构,所述踏板机构(5)包括一对踏板连杆(52),其中,每一根所述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4)的其中一端都分别地与车辆尾部(6)转动连接,而其另一端则分别地与所述踏板连杆(52)转动连接,当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4)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踏板连杆(52)共线,而当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由打开状态向收起状态变化时,所述踏板机构(5)被向上抬起,所述第二连杆(4)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踏板连杆(52)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直至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收起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二连杆(4)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踏板连杆(5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稳定机构设置于所述车辆尾部(6)与所述第二连杆(4)之间,以将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保持在收起状态或打开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式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第一连杆(2)、一对第二连杆(4)、踏板机构(5)以及稳定机构,所述踏板机构(5)包括一对踏板连杆(52),其中,每一根所述第一连杆(2)、第二连杆(4)的其中一端都分别地与车辆尾部(6)转动连接,而其另一端则分别地与所述踏板连杆(52)转动连接,当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打开状态时,所述第二连杆(4)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踏板连杆(52)共线,而当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由打开状态向收起状态变化时,所述踏板机构(5)被向上抬起,所述第二连杆(4)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踏板连杆(52)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直至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呈收起状态时,此时,所述第二连杆(4)和与其相对应的所述踏板连杆(5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稳定机构设置于所述车辆尾部(6)与所述第二连杆(4)之间,以将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保持在收起状态或打开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式上车踏板通过踏板固定装置(1)固定于所述车辆尾部(6)上,所述踏板固定装置(1)包括固定梁(11)以及一对固定于所述固定梁(11)上的连接片(12),所述连接片(12)与所述第一连杆(2)和所述第二连杆(4)相对应,每一片所述连接片(12)分别地与其中一根所述第一连杆(2)的一端和其中一根所述第二连杆(4)的一端转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梁(11)呈中空四棱柱体,其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板(13),所述安装板(13)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车辆尾部(6);每一片所述连接片(12)上开设有与所述固定梁(11)相对应的凹槽(14),所述固定梁(11)容置于所述凹槽(14)中,所述固定梁(11)与一对所述连接片(12)稳固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机构(5)呈U字形,包括踏板(51)以及所述一对踏板连杆(52),所述一对踏板连杆(52)分别地设置于所述踏板(51)两端且垂直于所述踏板(51)所述第二连杆(4)的另一端与所述踏板连杆(52)的自由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的另一端则在所述踏板连杆(52)的中段与其转动连接。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折叠式上车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机构为一对拉簧(3),每一根所述拉簧(3)的一端被固定于设置于相同一侧的所述连接片(12)上,而其另一端则被固定于位于同一侧的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琳王朝广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