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底炉高温物料螺旋推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578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转底炉高温物料螺旋推卸装置,设置于转底炉的炉床上方,包括:本体,其为筒状结构,中间固定一转动轴,并埋设水冷管;刮刀,沿本体的柱面螺旋布置;刮刀与转底炉床面间隙调整机构,包括数个弹簧,分别设置于本体转动轴两端;驱动装置,连接本体转动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高温物料推卸采用螺旋结构形式,并以流动水对设备进行冷却,可确保设备能顺利完成粘连物料小球的剪切与推卸工作。其结构简单,采用水冷装置,冷却可靠,不需要昂贵的配套设备,耐热刮刀的切削刃与刀体分开设置,降低了设备投资,又保证了设备功能。(*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铁冶金直接还原设备,特别涉及基于煤为还原剂生产直接还原炉料工艺的转底炉物料高温螺旋推卸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已投入商业化生产的转底炉海绵铁生产工艺主要有由米德兰-罗斯快速加热工艺发展而来的MR&E公司的干铁法工艺,由神户制钢推荐的FASTMET工艺,通过一项金属氧化物粉末冷固结制球团工艺,使得转底炉工艺不仅可用铁精矿粉作原料,而且同样适用于钢铁厂含铁粉尘的回收利用。将铁精矿粉与煤粉混合压球后加入转底炉,球团在炉内受控的还原气氛中被加热固结、还原。在转底炉工艺中,关键设备是转底炉,而在转底炉中,炉底的布料系统和卸料系统是关键技术。由于工艺上的特性,要求转底炉内的工作温度较高,一般在1200℃~1450℃之间,在此温度下,一般都伴随出现了部分的熔融状态的液相金属或炉渣的产生,从而使得成品球与转底炉的炉底粘连,普通物料卸料机无法完成这种物料的卸料工作。美国专利US 5885521 A 19990323 US 97832414介绍了一种水冷的转底炉排料装置仅能在1400℃转底炉中工作4-10分钟,与本专利一般在1200℃~1450℃之间温度下长期工作的要求不同,出现了部分熔融状态的液相金属或炉渣仍可克服成品球与转底炉的炉底粘连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转底炉高温物料螺旋推卸装置,可以将已完成高温还原、略有粘结发生的的温度高达1250℃粒状炉料从炉底上刮除并向转底炉的一侧推送出炉,达到长期稳定持续工作连续卸料,满足转底炉连续生产海绵铁的作业率要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转底炉高温物料螺旋推卸装置,设置于转底炉的炉床上方,包括,本体,其为筒状结构,中间固定一转动轴,并埋设水冷管;刮刀,沿本体的柱面螺旋布置;刮刀与转底炉床面的间隙调整机构,包括数个弹簧,分别设置于本体转动轴两端;驱动装置,连接本体转动轴。进一步,所述的刮刀包括切削刃和刀体组成。在环形转底炉直接还原工艺中,经转底炉还原后的小球在出料口处的温度高达1250℃~1450℃。在此温度下,部分小球与炉底已有一定程度的粘连,小球推卸设备必须完成小球的剪切与卸下两项工作。普通的卸料设备在此温度下无法正常工作。本技术高温物料推卸采用螺旋结构形式,并以流动水对设备进行冷却,可确保设备能顺利完成小球的剪切与推卸工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采用水冷装置,冷却可靠,不需要昂贵的配套设备,耐热刮刀的切削刃与刀体分开设置,降低了设备投资,又保证了设备功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机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本体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图2,本技术的转底炉高温物料螺旋推卸装置,设置于转底炉的炉床7上方,包括,本体1,其为筒状结构,中间固定一转动轴2,并埋设水冷管3,使本体1筒体形成水冷槽100;刮刀4,沿本体1的柱面螺旋布置,该刮刀包括切削刃41和刀体42;刮刀与炉床面的间隙调整机构5,包括数个弹簧51、52,分别设置于本体1转动轴2两端;驱动装置6,连接本体1的转动轴2。在工作过程中,切削刃41完成对粘连物料8的削下工作,刀体42完成对松散物料8的推卸工作。刮刀间隙调整机构5跟踪并自动调整切削刃41与炉床7的间隙,保证了切削刃41与转底炉的炉床7底面的间隙,可以很好地削下粘连物料8。由于本技术的工作环境温度很高,必须进行强制冷却,本技术设计了水冷装置--埋设水冷管3,可有效地确保载刀筒体的表面温度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以内,从而使固接其上的耐热刮刀得到良好的冷却,以确保刮刀的机械性能。参见图3,本技术的转底炉高温物料螺旋推卸装置A设置于转底炉的炉床7上方,耐热刮刀4沿本体1作圆周运动,由于耐热刮刀4在本体1载刀筒体的柱面上是沿螺旋布置的,因此,在随本体1一起作圆周运动的同时,也获得一个沿本体1载刀筒体轴向的分运动,此分运动将完成对松散物料的推卸工作,当本体1载刀筒体的运转速度调整适当时,布置在刀体42上的切削刃41将对粘连在转底炉炉床7上的物料8进行切削,将其从炉底上削下,并由刀体42推至炉外,进入一侧出料口,落入储料斗,环形转底炉底恢复平整,可进入新一轮布料-预热-还原-出料过程。权利要求1.转底炉高温物料螺旋推卸装置,设置于转底炉的炉床上方,其特征是,包括,本体,其为筒状结构,中间固定一转动轴,并埋设水冷管;刮刀,沿本体的柱面螺旋布置;刮刀与转底炉床面的间隙调整机构,包括数个弹簧,分别设置于本体转动轴两端;驱动装置,连接本体转动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高温物料螺旋推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刮刀包括切削刃和刀体组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底炉高温物料螺旋推卸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驱动装置为电机。专利摘要转底炉高温物料螺旋推卸装置,设置于转底炉的炉床上方,包括本体,其为筒状结构,中间固定一转动轴,并埋设水冷管;刮刀,沿本体的柱面螺旋布置;刮刀与转底炉床面间隙调整机构,包括数个弹簧,分别设置于本体转动轴两端;驱动装置,连接本体转动轴。本技术高温物料推卸采用螺旋结构形式,并以流动水对设备进行冷却,可确保设备能顺利完成粘连物料小球的剪切与推卸工作。其结构简单,采用水冷装置,冷却可靠,不需要昂贵的配套设备,耐热刮刀的切削刃与刀体分开设置,降低了设备投资,又保证了设备功能。文档编号C21C5/48GK2910958SQ20062004324公开日2007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7日专利技术者刘克俭, 周渝生, 甘菲芳 申请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转底炉高温物料螺旋推卸装置,设置于转底炉的炉床上方,其特征是,包括,    本体,其为筒状结构,中间固定一转动轴,并埋设水冷管;    刮刀,沿本体的柱面螺旋布置;    刮刀与转底炉床面的间隙调整机构,包括数个弹簧,分别设置于本体转动轴两端;    驱动装置,连接本体转动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克俭周渝生甘菲芳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