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抓取手爪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605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抓取手爪结构,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左端贯通,在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一通孔,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右端配合有一手柄杆,所述手柄杆的杆壁上设置有螺纹部分,通过所述螺纹部分配合有一螺母,所述壳体的内壁处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斜面,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处配合有两个卡爪,所述活动杆具有配合所述卡爪用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卡爪之间配合有销轴,两个所述卡爪的左端之间形成卡口,所述卡爪靠近壳体内壁的那一侧设置有一半球体,所述半球体配合所述导向斜面,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块体;本装置可以实现工件夹持,方便拖动工件,避免烫伤。

A grippe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asping hand structure, including a shell, the left end of the shell is through, a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end of the shell, and a movable rod is arranged inside the housing,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movable rod is fitted with a handle bar, and a threaded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bar wall of the handle bar, through which the rod is provided with a threaded part. The thread part is fitted with a nut,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is arranged in front and back symmetrically with two guiding oblique surfaces,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movable rod is fitted with two claw, the movable rod has a rotating seat used with the claw, and the rotating seat and the claw are fitted with a pin shaft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two claw. A chunk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The hemispherical body is fitted with the guide inclined surface, and a block is arranged inside the shell. The device can hold the workpiece, easily drag the workpiece and avoid sca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抓取手爪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抓取手爪结构。
技术介绍
在工件加工完成后需要进行移动,但是工件在机械加工完成后,其温度较高,因此手动搬运时,容易烫伤手掌,现有的办法是穿戴手套后进行搬运,但是工件难免与皮肤接触,还是有烫伤的几率。基于上述问题,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工件夹持,方便拖动工件,避免烫伤的抓取手爪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工件夹持,方便拖动工件,避免烫伤的抓取手爪结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抓取手爪结构,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左端贯通,在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一通孔,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处设置有一贴合所述壳体内壁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右侧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配合有预紧弹簧,所述活动杆的右端配合有一手柄杆,所述手柄杆的杆壁上设置有螺纹部分,通过所述螺纹部分配合有一螺母,所述壳体的内壁处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斜面,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处配合有两个卡爪,所述活动杆具有配合所述卡爪用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卡爪之间配合有销轴,两个所述卡爪的左端之间形成卡口,所述卡爪靠近壳体内壁的那一侧设置有一半球体,所述半球体配合所述导向斜面,当所述活动杆向右侧移动时,所述导向斜面配合所述半球体,此时所述卡口缩小,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块体,所述卡爪卡紧所述块体位置处设置有一插孔,在所述插孔内配合有插杆,所述插杆的杆身上配合有限位板,所述插杆的杆身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配合在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卡爪之间,当所述活动杆向左侧移动时,在所述复位弹簧的支撑下所述卡口扩大。优选地,所述卡口位置处设置有防滑用的爪部,通过设置爪部可以增加与被夹持物体之间的牢固度。优选地,在所述壳体内壁位置处设置有限制所述半球体向左移动距离的限位挡板。优选地,在所述壳体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均设置有轴杆,所述轴杆的杆身上配合有钢制的滚轮,所述滚轮与所述轴杆之间配合有轴承,通过设置滚轮,方便移动本装置,在夹持质量较大的工件时,通过滚轮方便拖动工件。优选地,所述螺母的外壁位置处环形设置有两根以上的第一手柄杆,所述第一手柄杆远离所述螺母的那一端焊接固定有限位球,通过设置第一手柄杆方便旋转螺母,通过旋转螺母可以配合螺纹部分,实现手柄杆的左、右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利用手柄杆的左、右移动可以带动活动杆的移动,利用活动杆的移动可以带动两个卡爪进行移动,完成工件的夹持和放松,满足工件的夹持需要,方便移动工件,避免人手直接接触工件,减少烫伤的几率,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抓取手爪结构,包括一壳体1,所述壳体1的左端贯通,在所述壳体1的右端设置有一通孔101,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一活动杆2,所述活动杆2的外壁处设置有一贴合所述壳体1内壁的导向板201,所述导向板201的右侧与所述壳体1内壁之间配合有预紧弹簧211,导向板的设置可以限制活动杆的移动方向,使得活动杆只能横向移动,提高夹持的稳定性,所述活动杆2的右端配合有一手柄杆3,所述手柄杆3的杆壁上设置有螺纹部分301,通过所述螺纹部分301配合有一螺母4,所述壳体1的内壁处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斜面111,所述活动杆2的外壁处配合有两个卡爪5,所述活动杆2具有配合所述卡爪5用的旋转座221,所述旋转座221与所述卡爪5之间配合有销轴222,两个所述卡爪5的左端之间形成卡口6,所述卡爪5靠近壳体1内壁的那一侧设置有一半球体551,所述半球体551配合所述导向斜面111,当所述活动杆2向右侧移动时,所述导向斜面111配合所述半球体551,此时所述卡口6缩小,在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一块体7,所述卡爪5卡紧所述块体7位置处设置有一插孔(未图示),在所述插孔内配合有插杆8,所述插杆8的杆身上配合有限位板801,所述插杆8的杆身上设置有复位弹簧9,所述复位弹簧9配合在所述限位板801与所述卡爪5之间,当所述活动杆2向左侧移动时,在所述复位弹簧9的支撑下所述卡口6扩大。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卡口6位置处设置有防滑用的爪部666,通过设置爪部可以增加与被夹持物体之间的牢固度。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壳体1内壁位置处设置有限制所述半球体551向左移动距离的限位挡板121。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在所述壳体1的前、后侧面位置处均设置有轴杆131,所述轴杆131的杆身上配合有钢制的滚轮141,所述滚轮141与所述轴杆131之间配合有轴承151,通过设置滚轮,方便移动本装置,在夹持质量较大的工件时,通过滚轮方便拖动工件。本技术中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所述螺母4的外壁位置处环形设置有两根以上的第一手柄杆441,所述第一手柄杆441远离所述螺母4的那一端焊接固定有限位球442,通过设置第一手柄杆方便旋转螺母,通过旋转螺母可以配合螺纹部分,实现手柄杆的左、右移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利用手柄杆的左、右移动可以带动活动杆的移动,利用活动杆的移动可以带动两个卡爪进行移动,完成工件的夹持和放松,满足工件的夹持需要,方便移动工件,避免人手直接接触工件,减少烫伤的几率,本装置的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为低廉,适合推广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抓取手爪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抓取手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左端贯通,在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一通孔,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处设置有一贴合所述壳体内壁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右侧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配合有预紧弹簧,所述活动杆的右端配合有一手柄杆,所述手柄杆的杆壁上设置有螺纹部分,通过所述螺纹部分配合有一螺母,所述壳体的内壁处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斜面,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处配合有两个卡爪,所述活动杆具有配合所述卡爪用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卡爪之间配合有销轴,两个所述卡爪的左端之间形成卡口,所述卡爪靠近壳体内壁的那一侧设置有一半球体,所述半球体配合所述导向斜面,当所述活动杆向右侧移动时,所述导向斜面配合所述半球体,此时所述卡口缩小,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块体,所述卡爪卡紧所述块体位置处设置有一插孔,在所述插孔内配合有插杆,所述插杆的杆身上配合有限位板,所述插杆的杆身上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配合在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卡爪之间,当所述活动杆向左侧移动时,在所述复位弹簧的支撑下所述卡口扩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抓取手爪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所述壳体的左端贯通,在所述壳体的右端设置有一通孔,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处设置有一贴合所述壳体内壁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右侧与所述壳体内壁之间配合有预紧弹簧,所述活动杆的右端配合有一手柄杆,所述手柄杆的杆壁上设置有螺纹部分,通过所述螺纹部分配合有一螺母,所述壳体的内壁处前、后对称设置有两个导向斜面,所述活动杆的外壁处配合有两个卡爪,所述活动杆具有配合所述卡爪用的旋转座,所述旋转座与所述卡爪之间配合有销轴,两个所述卡爪的左端之间形成卡口,所述卡爪靠近壳体内壁的那一侧设置有一半球体,所述半球体配合所述导向斜面,当所述活动杆向右侧移动时,所述导向斜面配合所述半球体,此时所述卡口缩小,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一块体,所述卡爪卡紧所述块体位置处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召玲
申请(专利权)人:济宁市技师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