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5488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解决了后桥总成与橡胶衬套为过盈配合,通常需要较大外力,且对装配精度也有较高要求,而目前,主要通过人工进行装配压装,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发生装配不到位的情况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还包括料斗、固定连接于料斗的下端以限制衬套远离料斗的挡料板、设置于限位板的下方以接收衬套并移动衬套的水平移动机构、设置于靠近水平移动机构仪的一侧以抓取衬套并移动至另一端的换位机构、设置于靠近水平移动机构一侧以接收换位机构所抓取的衬套并顶出安装至汽车后桥的顶出安装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有利于加快衬套和后桥总成的安装效率,减少了装配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An automobile rear axle bushing press loa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rear axle bushing press loader, which solves the interference fit between the rear axle assembly and the rubber bushing, usually requires large external force and has high requirements for the assembly precision. At present, it is not only time-consuming, laborious and easy to assemble and press, but also easy to be assembled by manual assembly pressing. The main point of the technical scheme is as follows: a hopper is also included, which is fixed to the lower end of a hopper to limit the lining of the bushing far away from the hopper, a horizontal moving mechanism set below the limit plate to receive a bushing and move the bushing, and set on one side near the horizontal moving mechanism to grab the bushing and move to the other end. A position mechanism, set at one side of a horizontal moving mechanism to receive a bushing taken by a transposition mechanism and ejecting a top mounting mechanism installed to the rear axle of a car, is a rear axle bushing press mounting machine for the utility model, which is beneficial to speed up the installation efficiency of the bushing and rear axle assembly, and reduce the situation that the assembly is not in pl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装配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
技术介绍
后桥是汽车制造工业中用来支撑车轮,连接后车轮的装置。对于后轮驱动的汽车,后桥是驱动桥,除了承载作用外,还起到驱动、减速以及差速的作用。橡胶是非压缩材料,具有良好的阻尼特性以及良好的减振、缓冲性能,在汽车生产中常作为减振材料,是确保车辆驾驶安全及稳定性的重要制品。在汽车后桥总成中装配橡胶衬套,可有效起到减振、缓冲和保护的作用。由于后桥总成与橡胶衬套为过盈配合,通常需要较大外力,且对装配精度也有较高要求。目前,主要通过人工进行装配压装,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发生装配不到位的情况,还有改进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有利于加快衬套和后桥总成的安装效率,减少了装配不到位的情况发生。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包括衬套以及汽车后桥,包括:料斗,呈倾斜设置以供衬套自上而下移动;挡料板,固定连接于料斗的下端以限制衬套远离料斗;水平移动机构,设置于限位板的下方以接收衬套并移动衬套;换位机构,设置于靠近水平移动机构仪的一侧以抓取衬套并移动至另一端;顶出安装机构,设置于靠近水平移动机构一侧以接收换位机构所抓取的衬套并顶出安装至汽车后桥。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料斗来带动衬套的移动,而挡料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限制衬套的移动出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而通过水平移动机构可以相应的带动衬套移动到靠近换位机构的一侧,此时通过换位机构可以将衬套主动移动到汽车后桥位置处。作为优选,所述挡料板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料斗的连接臂以及固定连接于两连接臂的限位板,所述连接臂以及限位板和水平移动机构之间均保持有小于衬套直径的间隔以限制衬套移动出挡料板。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连接臂以及限位板的设置在有效限制衬套往两侧移动以及向下移动的同时,有效减少了连接臂以及限位板材料的使用。作为优选,所述水平移动机构包括社会于远离挡料板一侧的第一滑轨、以及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的导杆、呈水平对称设置且固定连接于导杆上以支撑衬套放置的支撑杆、以及设置于远离支撑杆且固定连接于导杆以带动导杆移动的第一气缸。采用上述方案,此处通过第一气缸的设置可以有效驱动导杆的移动,而随着导杆的移动可以有效改变支撑杆的位置,而通过支撑杆位置的移动可以有效带动衬套的移动,而随着衬套的移动可以有效方便换位机构快速抓取相应的衬套,而且随着第一气缸带动导杆的移动,可以有效方便换位机构快速的提起导杆的进行纵向移动。作为优选,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杆且远离导杆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和导杆之间的间隔大于衬套的高度。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定位板的设置可以有效避免衬套在移动的过程中发生掉落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换位机构包括设置于靠近定位板一侧的支架、设置于支架上方且固定连接于支架的两端且呈对称分布的盖板、位于两盖板之间的横向导柱、水平滑动于两横向导柱以纵向抓取衬套的抓手气缸。采用上述方案,通过设置于支架上的盖板以及位于两盖板之间端的横向导柱,而抓手气缸滑动连接于横向导柱上方便了抓手气缸的水平移动以及对衬套的抓取。作为优选,所述顶出安装机构包括座板、以及位于座板上方且垂直固定连接于座板的桥架板、连接于桥架板的定位环板、设置于定位环板的内腔的定期销、穿设于桥架板以带动移动定位销移动的定位气缸、设置于靠近移动定位销一侧座板、设置于座板上的第二滑轨、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上以带动衬套卡入至移动定位销的滑动组件。采用上述方案,通过定位环板以及设置于定位环板内部的定期销,而移动定位销的设置可以有效方便衬套进行移动,同时通过第二滑轨以及滑动连接于第二滑轨上的滑动组件有效带动衬套移动至移动定位销进行定位,此时只要将汽车后套放置于定位环板之前,此时由于衬套通过定期销卡入至汽车后套了,完成了将衬套安装入汽车后套。作为优选,还包括垂直固定连接于座板并套设于定位气缸的气缸座以及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座板和气缸座以加固气缸座的固定板。采用上述方案,此处通过气缸座的设置有效加固了定位气缸,间接提高了定位气缸的稳定性,同时结合固定板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加固定位气缸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固定板的数量为若干且呈对称设置。采用上述方案,由于固定板的对称设置可有效提高了定位气缸使用的时候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连接于滑动板的滑台板、固定连接于滑台板的压台基座、穿设抵接于压台基座的空腔内的压力传感器、固定连接于压力传感器以供衬套卡入的压轴、一端连接于压力传感器的浮动接头、以及设置于靠近浮动接头的伺服气缸座、穿设于伺服气缸座且连接于浮动接头的伺服电缸。采用上述方案,通过滑台板以及压台基座的设置可以保持压轴在移动的过程中保持水平,进而有效保持了衬套在移动过程中保持较好的稳定性,而此处随着伺服电缸的使用可以间接带动浮动接头以及压力传感器,进而打动衬套的移动,将衬套安装入汽车后桥,同时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对衬套压入至汽车后桥的力进行测试以查出对应出故障的产品。作为优选,还包括设置于底座、以及穿设卡接于底座以用于连接汽车后桥以定位汽车后桥的浮动定位销、以及环设于浮动定位销的浮动弹簧。采用上述方案,随着浮动定位销以及底座的设置可以方便汽车后桥的移动,方便将衬套安装入汽车后桥中。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料斗以及水平移动机构的设置可快速的移动衬套,而且配合支撑杆和定位板的设置可保持经过水平移动后的衬套放置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2、通过抓手气缸的设置可将有效的抓取放置于支撑杆上的衬套,而横向导柱的设置可将衬套进行水平移动。附图说明图1为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B部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C部的放大示意图;图5为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的爆炸示意图。图中:1、料斗;2、挡料板;3、水平移动机构;4、换位机构;5、顶出安装机构;21、连接臂;22、限位板;31、第一滑轨;32、导杆;33、支撑杆;34、第一气缸;6、定位板;41、支架;42、盖板;43、横向导柱;44、抓手气缸;51、座板;52、桥架板;53、定位环板;54、定期销;55、定位气缸;56、第二滑轨;57、滑动组件;58、移动定位销;59、气缸座;7、固定板;571、滑台板;572、压台基座;573、压力传感器;574、压轴;575、浮动接头;576、伺服气缸座;577、伺服电缸;9、汽车后桥;10、浮动定位销;11、底座;12、浮动弹簧;13、衬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包括衬套13以及汽车后桥9,还包括呈倾斜设置以供衬套13自上而下移动的料斗1、固定连接于料斗1的下端以限制衬套13远离料斗1的挡料板2、设置于限位板22的下方以接收衬套13并移动衬套13的水平移动机构3、设置于靠近水平移动机构3仪的一侧以抓取衬套13并移动至另一端的换位机构4、设置于靠近水平移动机构3一侧以接收换位机构4所抓取的衬套13并顶出安装至汽车后桥9的顶出安装机构5。如图2所示,料斗1于其上端用于放置衬套13的空腔能够用于容置至少两排呈对称分布的衬套13,衬套13的形状为圆环体,料斗1在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包括衬套(13)以及汽车后桥(9),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呈倾斜设置以供衬套(13)自上而下移动;挡料板(2),固定连接于料斗(1)的下端以限制衬套(13)远离料斗(1);水平移动机构(3),设置于限位板(22)的下方以接收衬套(13)并移动衬套(13);换位机构(4),设置于靠近水平移动机构(3)仪的一侧以抓取衬套(13)并移动至另一端;顶出安装机构(5),设置于靠近水平移动机构(3)一侧以接收换位机构(4)所抓取的衬套(13)并顶出安装至汽车后桥(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包括衬套(13)以及汽车后桥(9),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斗(1),呈倾斜设置以供衬套(13)自上而下移动;挡料板(2),固定连接于料斗(1)的下端以限制衬套(13)远离料斗(1);水平移动机构(3),设置于限位板(22)的下方以接收衬套(13)并移动衬套(13);换位机构(4),设置于靠近水平移动机构(3)仪的一侧以抓取衬套(13)并移动至另一端;顶出安装机构(5),设置于靠近水平移动机构(3)一侧以接收换位机构(4)所抓取的衬套(13)并顶出安装至汽车后桥(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其特征是:所述挡料板(2)包括分别固定连接于料斗(1)的连接臂(21)以及固定连接于两连接臂(21)的限位板(22),所述连接臂(21)以及限位板(22)和水平移动机构(3)之间均保持有小于衬套(13)直径的间隔以限制衬套(13)移动出挡料板(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其特征是:所述水平移动机构(3)包括设置于远离挡料板(2)一侧的第一滑轨(31)、以及滑动连接于第一滑轨(31)的导杆(32)、呈水平对称设置且固定连接于导杆(32)上以支撑衬套(13)放置的支撑杆(33)、以及设置于远离支撑杆(33)且固定连接于导杆(32)以带动导杆(32)移动的第一气缸(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其特征是:还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杆(33)且远离导杆(32)的定位板(6),所述定位板(6)和导杆(32)之间的间隔大于衬套(13)的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汽车后桥衬套压装机,其特征是:所述换位机构(4)包括设置于靠近定位板(6)一侧的支架(41)、设置于支架(41)上方且固定连接于支架(41)的两端且呈对称分布的盖板(42)、位于两盖板(42)之间的横向导柱(43)、水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道银李保武雷高俊俊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嘉思特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