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炼钢用辅助装置。主要适用于各种炼钢炉、精炼炉和钢水包等底吹供气系统。在现代的炼钢领域中,顶底复合吹炼已成为提高钢材质量和提高生产率的一项重要技术。在复合吹炼中,底部供气元件(供气砖)是个关键。在现有的冶金炉底部供气元件中有一种狭缝式供气元件(《转炉复合吹炼技术》,1986年出版,P156~164)。它是由多块耐火材料片砖组装成带缝隙的大砖而成,两片砖之间形成一定宽度的缝隙,作为气体通道;片砖采用不烧镁碳质耐火材料制成。这种供气元件虽然也能满足底部供气的一般要求,但仍存在较大的缺陷,主要缺点是气体直接与缝隙的耐火材料直接接触,在高温状态下,加速了气道耐火材料的磨损,使供气缝隙(气道)尺寸不断变化;同时,随着温度的升降,耐火材料片砖也发生膨胀或收缩,导致缝隙尺寸也随之变化。总之,难于控制缝隙的尺寸,随着存在供气不稳定的问题,影响炼钢质量。另有一种直通多孔型供气元件,它是将一定数量的不锈钢钢管嵌入一定形状的耐火材料中,采用等静压方法或先捣打振动预成型,再等静压成型;耐火材料曾用过白云石质、镁白云石质、镁碳质和镁质等(《转炉合吹炼技术》,1986年出版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冶金炉底部供气元件,由耐火材料和不锈钢管组成,不锈钢管镶嵌在耐火材料中,并有气室和通气管,其特征在于:A、供气元件由带有同形状槽的耐火材料片砖、不同形状的不锈钢管、多孔金属板、气室、气室盖板、包壳、耐火泥组成;耐火材料片砖数≥2,片砖中的槽数≥1;不锈钢管的形状、大小尺寸和片砖上槽数根据冶金炉的类型、容量及底部供气强度和流量而定;B、不锈钢管嵌入片砖上槽中后,余下的缝隙中填满耐火泥;C、数片嵌入不锈钢管的耐火材料片砖用粘结剂粘结为一体;D、多孔金属板处于气室上方,板上的孔的数量、大小及位置与嵌入片砖中不锈钢管的数量、大小和位置相对应,并通过焊接将多孔金属板与不锈钢管管口固定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胜西,朱德智,李林,孟宪平,
申请(专利权)人:冶金工业部钢铁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