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达克罗加工用立式预热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53002 阅读: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1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达克罗加工用立式预热炉装置,包括底板、用于盛放工件的网框箱、固定在底板左端的一号皮带传输机、固定在底板右端的二号皮带传输机、固定在底板中部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加热管,壳体内部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循环提升机构,壳体右端设有中转取料机构,循环提升机构和中转取料机构之间连接有驱动机构;循环提升机构包括一号齿轮、二号齿轮、履带、抓手杆、辅助轮;中转取料机构包括转盘、取料杆;驱动机构包括一号带传动机构、驱动电机、二号带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对工件的各处均匀受热,该装置采用立式结构,大大减小了预烘设备的体积,节约产线空间,整个装置的进出口距离近,能够应对突发状况作出迅速反应。

A vertical preheating furnace for dacroa process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vertical preheating furnace for dacrom processing,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a net box box for holding a workpiece, a No.1 belt transmission machine fixed on the left end of the bottom plate, a two belt conveyer fixed on the right end of the floor, a shell fix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ttom of the floor, a heating pipe installed in the shell, and a front of the shell. The back wall is equipped with a circulating lifting mechanism, the right end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transfer reclaimer,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circulating lifting mechanism and the transfer reclaimer. The cycle lift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first gear, No. two gear, crawler, grip and auxiliary wheel, and the transfer Reclaimer includes a turntable, a reclaimer, and a driving mechanism package. It includes a belt drive mechanism, a driving motor and a two belt drive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the uniform heat of all parts of the workpiece. The device adopts a vertical structure, which greatly reduces the volume of the pre drying equipment, saves the production line space, the distance of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the whole device is close, and can respond quickly to the sudden situ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达克罗加工用立式预热炉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
,具体的说是一种达克罗加工用立式预热炉装置。
技术介绍
达克罗为一种工件表面加工处理工艺,涂覆完成后的工件在进行烧结固化时,需要先将达克罗湿膜的工件在120度左右温度下,预烘10到15分钟,使涂液水份蒸发,流平均匀。但是,现在大多数的预热炉设备体积大,设备纵向长度过长,会占据车间内大量的空间,工作人员在设备进料口和出料口之间行走的距离长,不方便进行突发状况的处理,同时,工件在预热炉内进行加热时,位于输送机底部的工件受热效果会存在阻隔,造成整体工件受热不均匀,严重影响后续达克罗处理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避免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达克罗加工用立式预热炉装置。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达克罗加工用立式预热炉装置,包括底板、用于盛放工件的网框箱、固定在底板左端的一号皮带传输机、固定在底板右端的二号皮带传输机、固定在底板中部的壳体、安装在壳体内的加热管,所述壳体内部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循环提升机构,所述壳体右端设有中转取料机构,所述循环提升机构和中转取料机构之间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网框箱在一号皮带传输机和二号皮带传输机上进行运输。所述循环提升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上端的一号齿轮、固定在壳体下端的二号齿轮、一端连接在一号齿轮上且另一端连接在二号齿轮上的履带、固定在履带上的卡抓网框箱的抓手杆、位于履带内部左右两侧的与履带抵合且固定在壳体上的辅助轮。所述辅助轮成排设有若干个。所述中转取料机构包括连接在壳体内部前后侧壁上的转盘、固定在转盘上用于收取网框箱的取料杆。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端连接在二号齿轮上且另一端连接在转盘上的一号带传动机构、与二号齿轮同轴连接的驱动电机、固定在底板上的传动轴、位于壳体前后两侧的一端连接在传动轴上且另一端连接在二号齿轮上的二号带传动机构。所述网框箱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与抓手杆和取料杆卡合的圆柱。所述一号皮带传输机、二号皮带传输机垂直与传输方向上的长度均小于两个取料杆的中心距。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取料杆位于前后两端抓手杆的内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转盘的圆心位于右端抓手杆自由端的右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手杆包括连接杆、与连接杆相连的抓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手包括与连接杆相连的半圆形板、连接半圆形板底部左端的一号板、连接在半圆形板上部左端且自右向左斜向下分布的二号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二号板自由端到一号板的最小距离大于圆柱的直径。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取料杆包括雨伞勾形抓手、与雨伞勾形抓手相连的长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长杆包括与转盘相连的一号杆、滑动安装在一号杆内的二号杆、安装在一号杆内且位于一号杆和二号杆之间的弹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履带的材质为不锈钢,所述加热管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将工件在壳体内循环运输过程,能够避免预热过程受到阻隔,实现对工件的各处均匀受热,保证后期加工的质量,该装置采用立式结构,在实现同样效果的预烘作用下,大大减小了预烘设备的体积,节约产线空间,整个装置的进出口距离近,能够应对突发状况作出迅速反应。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图2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2的B-B向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抓手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取料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网框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技术进一步阐述。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达克罗加工用立式预热炉装置,包括底板1、用于盛放工件的网框箱2、固定在底板1左端的一号皮带传输机3、固定在底板1右端的二号皮带传输机4、固定在底板1中部的壳体5、安装在壳体5内的加热管17,所述壳体5内部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循环提升机构,所述壳体5右端设有中转取料机构,所述循环提升机构和中转取料机构之间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网框箱2在一号皮带传输机3和二号皮带传输机4上进行运输。所述循环提升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5上端的一号齿轮6、固定在壳体5下端的二号齿轮7、一端连接在一号齿轮6上且另一端连接在二号齿轮7上的履带8、固定在履带8上的卡抓网框箱2的抓手杆9、位于履带8内部左右两侧的与履带8抵合且固定在壳体5上的辅助轮10。所述辅助轮10成排设有若干个。通过这种方式,履带8在转动一圈的情况下,通过抓手杆9带动网框箱2运动,实现在壳体5内多个角度的预热,辅助轮10为履带8直线运动过程中提供支撑力。所述中转取料机构包括连接在壳体5内部前后侧壁上的转盘11、固定在转盘11上用于收取网框箱2的取料杆12。通过转盘11与履带8之间的交叉,取料杆12将网框箱2转运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端连接在二号齿轮7上且另一端连接在转盘11上的一号带传动机构13、与二号齿轮7同轴连接的驱动电机14、固定在底板1上的传动轴15、位于壳体5前后两侧的一端连接在传动轴15上且另一端连接在二号齿轮7上的二号带传动机构16。通过这种方式,将两个二号齿轮7的动力进行连接,一号带传动机构13,实现驱动电机14对履带8和转盘11的动力输出。所述网框箱2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与抓手杆9和取料杆12卡合的圆柱21。所述一号皮带传输机3、二号皮带传输机4垂直与传输方向上的长度均小于两个取料杆12的中心距。通过这种方式,使得一号皮带传输机3和二号皮带传输机4在上料和取料时不会与抓手杆9和取料杆12发生干涉。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取料杆12位于前后两端抓手杆9的内侧。避免取料杆12和抓手杆9交叉时发生干涉。所述转盘11的圆心位于右端抓手杆9自由端的右侧。通过这种方式,取料杆12在顺时针转动时,取料杆12与抓手杆9之间产生切向力,有助于将网框箱2从抓手杆9中转移出。所述抓手杆9包括连接杆91、与连接杆91相连的抓手92。所述抓手92包括与连接杆91相连的半圆形板921、连接半圆形板921底部左端的一号板922、连接在半圆形板921上部左端且自右向左斜向下分布的二号板923。采用这种方式,一号板922在接触网框箱2上的圆柱21时,使圆柱21滑进半圆形板921中,在网框箱2转动运输到壳体5的右端时,圆柱21与二号板923接触抵合,并能够保证圆柱21不会脱离出抓手92内,保证整个转动过程的实现。所述二号板923自由端到一号板922的最小距离大于圆柱21的直径。通过这种方式,保证取料杆12与圆柱21接触时能够从抓手92中取出。所述取料杆12包括雨伞勾形抓手121、与雨伞勾形抓手121相连的长杆122。所述长杆122包括与转盘11相连的一号杆122a、滑动安装在一号杆122a内的二号杆122b、安装在一号杆122a内且位于一号杆122a和二号杆122b之间的弹簧122c。采用这种方式,取料杆12与抓手杆9交叉后,雨伞勾形抓手121推动圆柱21顺时针转动,圆柱21在二号杆122b上施加压力,并压缩弹簧122c,弹簧力的作用下,雨伞勾形抓手121将圆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达克罗加工用立式预热炉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达克罗加工用立式预热炉装置,包括底板(1)、用于盛放工件的网框箱(2)、固定在底板(1)左端的一号皮带传输机(3)、固定在底板(1)右端的二号皮带传输机(4)、固定在底板(1)中部的壳体(5)、安装在壳体(5)内的加热管(1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内部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循环提升机构,所述壳体(5)右端设有中转取料机构,所述循环提升机构和中转取料机构之间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循环提升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5)上端的一号齿轮(6)、固定在壳体(5)下端的二号齿轮(7)、一端连接在一号齿轮(6)上且另一端连接在二号齿轮(7)上的履带(8)、固定在履带(8)上的卡抓网框箱(2)的抓手杆(9)、位于履带(8)内部左右两侧的与履带(8)抵合且固定在壳体(5)上的辅助轮(10);所述中转取料机构包括连接在壳体(5)内部前后侧壁上的转盘(11)、固定在转盘(11)上用于收取网框箱(2)的取料杆(1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端连接在二号齿轮(7)上且另一端连接在转盘(11)上的一号带传动机构(13)、与二号齿轮(7)同轴连接的驱动电机(14)、固定在底板(1)上的传动轴(15)、位于壳体(5)前后两侧的一端连接在传动轴(15)上且另一端连接在二号齿轮(7)上的二号带传动机构(16);所述网框箱(2)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与抓手杆(9)和取料杆(12)卡合的圆柱(2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达克罗加工用立式预热炉装置,包括底板(1)、用于盛放工件的网框箱(2)、固定在底板(1)左端的一号皮带传输机(3)、固定在底板(1)右端的二号皮带传输机(4)、固定在底板(1)中部的壳体(5)、安装在壳体(5)内的加热管(17),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5)内部的前后侧壁上均设有循环提升机构,所述壳体(5)右端设有中转取料机构,所述循环提升机构和中转取料机构之间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循环提升机构包括安装在壳体(5)上端的一号齿轮(6)、固定在壳体(5)下端的二号齿轮(7)、一端连接在一号齿轮(6)上且另一端连接在二号齿轮(7)上的履带(8)、固定在履带(8)上的卡抓网框箱(2)的抓手杆(9)、位于履带(8)内部左右两侧的与履带(8)抵合且固定在壳体(5)上的辅助轮(10);所述中转取料机构包括连接在壳体(5)内部前后侧壁上的转盘(11)、固定在转盘(11)上用于收取网框箱(2)的取料杆(12);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端连接在二号齿轮(7)上且另一端连接在转盘(11)上的一号带传动机构(13)、与二号齿轮(7)同轴连接的驱动电机(14)、固定在底板(1)上的传动轴(15)、位于壳体(5)前后两侧的一端连接在传动轴(15)上且另一端连接在二号齿轮(7)上的二号带传动机构(16);所述网框箱(2)的前后两端均连接有与抓手杆(9)和取料杆(12)卡合的圆柱(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达克罗加工用立式预热炉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家武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振华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