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志铭专利>正文

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4331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1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主要结构包括一公头连接器及一设于电路基板上的母座连接器。该公头连接器包含有一屏蔽壳体、至少一绝缘胶体组、一上排传输导体组及一下排传输导体组,以构成一双排20pin规格的连接器(Header),而母座连接器包含一屏蔽外壳、一绝缘胶心及多个与上排传输导体组及下排传输导体组位置对应的导电端子组。尤其该上排传输导体组中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与第二侦测传输导体的宽度较宽,且该下排传输导体组中第二电源传输导体、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与第二配置通道传输导体的宽度亦较宽。借上述结构,满足大电流的需求及提供稳定的高频讯号传输。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ctric connector, which mainly consists of a common head connector and a mother seat connector on a circuit board. The male connector comprises a shielding casing, at least one insulating colloid group, a row of transmission conductor group and a lower transmission conductor group, to form a double 20pin connector specification (Header), and the female connector comprises a shielding casing, an insulating rubber core and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nd transmission and transmission conductor. Group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an upper row of conductive terminal group. Especially the width of the first power transmission conductor of the upper group of the first transmission conductor, grounding conductor and second conductor transmission detection and transmission is wider, and the lower transmission conductor group second power transmission conductor, grounding conductor width of second transmission and second channel configuration of transmission conductor is wide. The above structure is used to meet the demand for large current and to provide stable transmission of high frequency sign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因各式电子产品的微型化,使内部的高速传输接口亦随之大幅缩小,导致其导电端子数量增加且分布密集。而习用高频连结器由于其导电端子在空间排列上距离相当近,因此讯号传输时势必会增加电容耦合的现象,进而增加讯号传输时的干扰状况,从而降低讯号传输的稳定性,并且高速传输接口和系统主机板接口的电路阻抗必须相匹配,在满足这种条件的情形下才能有效降低干扰,使高速传输接口和系统主机板接口间正确地进行讯号传输,否则高速传输接口和系统主机板接口之间的讯号传输,将会产生讯号反射进而造成电子讯号的损失、变形和失真,导致频宽及电子讯号的质量达不到标准,而影响电子装置的正常运作。此外,近年来可携式电子产品对于电力的需求量持续上升,而为了满足大电流供应需求及避免杂讯干扰问题,市场上已出现多款主打宽pin的USB连接器,将导电端子中接地端子及电源端子的宽度或厚度加大到特定大小,进而满足大电流的需求及避免杂讯干扰的情况。电子讯号的损失、变形和失真的问题,不仅仅为USB连接器所面临的状况。主机板插槽乃20pin规格的转接器,用以连接各种介面卡或电子设备,而主机板使用的介面卡或电子设备,其规格一般都高于可携式电子产品,故对于大电流供应及避免杂讯干扰的需求不小于可携式电子产品,但却未见有针对主机板20pin规格的插槽转接器加以改良。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技术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的方向所在。故,本技术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终设计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将20pin连接器的部分端子加宽,以满足大电流的需求及提供稳定的高频讯号传输的电连接器。基于此,本技术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电连接器,为一供结合于一母座连接器的公头连接器,包含:一屏蔽壳体;至少一设于该屏蔽壳体内的绝缘胶体组;一设于该绝缘胶体组一侧的上排传输导体组,该上排传输导体组包含一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间的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间且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侧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之间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一侧的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一侧的第一侦测传输导体、及一设于该第一侦测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一侧的第二侦测传输导体;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与该第二侦测传输导体的宽度大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该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与该第一侦测传输导体的宽度;一设于该绝缘胶体组另一侧的下排传输导体组,该下排传输导体组包含一第二电源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二电源传输导体一侧的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背离该第二电源传输导体一侧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之间的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背离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侧的讯号传输导体对、及一设于该讯号传输导体对背离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一侧的第二配置通道传输导体;及该第二电源传输导体、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与该第二配置通道传输导体的宽度大于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该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与该讯号传输导体对的宽度。进一步,该绝缘胶体组包含一第一绝缘胶体、及一插设于该第一绝缘胶体一侧的第二绝缘胶体,且该屏蔽壳体局部包覆该第一绝缘胶体及该第二绝缘胶体。进一步,该第一绝缘胶体包含一插置块、及至少一形成于该插置块上的定位凸部,且该第二绝缘胶体包含一供该插置块插设的插置槽、及至少一形成于该插置槽一侧的定位孔。进一步,该第二绝缘胶体外侧具有至少一抵挡部,且该屏蔽壳体于至少一侧处形成有一抵触部,该抵触部与该抵挡部对应抵触。进一步,该第二绝缘胶体背离该第一绝缘胶体一端形成有至少一于该公头连接器与该母座连接器结合时进行插接方向导引与限位的限位部。进一步,该限位部为H形。进一步,该母座连接器包含:一屏蔽外壳、一设于该屏蔽外壳内的绝缘胶心、及多个设于该绝缘胶心上且与该上排传输导体组及该下排传输导体组位置对应的导电端子组。进一步,该屏蔽外壳包含一插口部、及多个形成于该插口部侧处并向内弯折于该绝缘胶心内侧的弹性抵接部,所述弹性抵接部抵触该屏蔽壳体。进一步,该屏蔽外壳前端具有一插口部,且该屏蔽外壳背离该插口部的一端形成有至少一定位部,并该绝缘胶心背离该插口部的侧处具有至少一防呆部。进一步,该导电端子组包含多个设于该绝缘胶心上的弹性接触部、多个设于所述弹性接触部一端的转折部、及多个形成于该转折部背离该弹性接触部一端的焊接部,所述焊接部与所述弹性接触部成垂直态样。本技术通过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与该第二侦测传输导体的宽度大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该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与该第一侦测传输导体的宽度,并配合该第二电源传输导体、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与该第二配置通道传输导体的宽度大于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该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与该讯号传输导体对的宽度的结构设计,将公头连接器的部分端子宽度加宽,使其满足大电流传输的需求,当使用者将本技术的母座连接器设置于电路基板上,并将公头连接器进行插设转接,即可利用公头连接器加宽的部分端子,提供大电流传输的功能,而具有稳提高频传输的效果及降低杂讯干扰的优势,从而让20pin连接器可支持稳定的高频讯号传输,而避免杂讯干扰的问题,满足大电流传输的需求。借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宽pin的USB连接器的技术仅局限于USB连接器,而未见有针对主机板20pin规格的插槽转接器加以改良的状况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公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公头连接器的另一角度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母座连接器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母座连接器的另一角度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上排传输导体组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下排传输导体组的仰视图。图8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符号说明】公头连接器1屏蔽壳体2抵触部21屏蔽隔板22弹性凸部23绝缘胶体组3第一绝缘胶体31插置块311定位凸部312第二绝缘胶体32插置槽321定位孔322抵挡部323限位部324上排传输导体组4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41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42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43第一接地传输导体44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45第一侦测传输导体46第二侦测传输导体47下排传输导体组5第二电源传输导体51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52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53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54讯号传输导体对55第二配置通道传输导体56母座连接器6屏蔽外壳7插口部71弹性抵接部72定位部73绝缘胶心8防呆部81导电端子组9弹性接触部91转折部92焊接部93。具体实施方式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为一供结合于一母座连接器的公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屏蔽壳体; 至少一设于该屏蔽壳体内的绝缘胶体组; 一设于该绝缘胶体组一侧的上排传输导体组,该上排传输导体组包含一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间的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间且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侧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之间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一侧的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一侧的第一侦测传输导体、及一设于该第一侦测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一侧的第二侦测传输导体;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与该第二侦测传输导体的宽度大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该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与该第一侦测传输导体的宽度; 一设于该绝缘胶体组另一侧的下排传输导体组,该下排传输导体组包含一第二电源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二电源传输导体一侧的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背离该第二电源传输导体一侧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之间的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背离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侧的讯号传输导体对、及一设于该讯号传输导体对背离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一侧的第二配置通道传输导体;及该第二电源传输导体、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与该第二配置通道传输导体的宽度大于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该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与该讯号传输导体对的宽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为一供结合于一母座连接器的公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屏蔽壳体;至少一设于该屏蔽壳体内的绝缘胶体组;一设于该绝缘胶体组一侧的上排传输导体组,该上排传输导体组包含一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间的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间且位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侧的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与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之间的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一侧的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一侧的第一侦测传输导体、及一设于该第一侦测传输导体背离该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一侧的第二侦测传输导体;该第一电源传输导体对、该第一接地传输导体与该第二侦测传输导体的宽度大于该第一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该第二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该第一配置通道传输导体与该第一侦测传输导体的宽度;一设于该绝缘胶体组另一侧的下排传输导体组,该下排传输导体组包含一第二电源传输导体、一设于该第二电源传输导体一侧的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背离该第二电源传输导体一侧的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之间的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设于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背离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一侧的讯号传输导体对、及一设于该讯号传输导体对背离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一侧的第二配置通道传输导体;及该第二电源传输导体、该第二接地传输导体对、与该第二配置通道传输导体的宽度大于该第三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该第四差分讯号传输导体对与该讯号传输导体对的宽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胶体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志铭周勇许小伟
申请(专利权)人:许志铭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