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7248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01 09: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有电连接器主体和屏蔽结构,电连接器主体具有端子模组和与端子模组成型为一体的绝缘填充体;端子模组包括上端子模组、下端子模组和中间接地板,中间接地板定位嵌装在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之间,使得上端子模组、下端子模组和中间接地板固连成一整体结构;屏蔽结构包括屏蔽板组件和金属屏蔽外壳,屏蔽板组件可拆卸地定位套设于电连接器主体外,金属屏蔽外壳定位套设于屏蔽板组件和电连接器主体外,且屏蔽板组件还分别与中间接地板和金属屏蔽外壳接触且导通,金属屏蔽外壳还接地,从而能够有效提升电连接器产品的屏蔽性能,保证电连接器产品的高频信号传输性能。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new shield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electric connector with a shielding structure, electric connector comprises an electric connector body and a shielding structure, the electric connector body has a terminal module and a terminal module formed as one of the insulated filling body; a terminal module includes a terminal module, a terminal module and middle ground, the middle ground positioning block in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terminal module terminal module, the terminal module, a terminal module and the middle ground is fixedly connected as a whole structure; the shield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shield plate assembly and a metal shielding shell shield assembly removably positioning sleeve on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main body, a metal shielding shell is sheathed on the shield assembly and positioning the electric connector body, and the shielding plate assembly is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middle ground and a metal shielding shell contact and conduction metal shielding shell In addition, i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hielding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products and ensure the high frequency signal transmission performance of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
,具体提供一种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号传输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对连接器高频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新一代的USB3.1Type-C连接器是最新的USB规范,其具有以下特点:a)、其采用上、下排各为12根导电端子,数据传输速度快,可提升至速度20Gbps,甚至是40Gbps;b)、Type-C接口插座端的尺寸约为8.3mm×2.5mm纤薄设计;c)、支持从正反两面均可插入的“正反插”功能,可承受1万次反复插拔;d)、配备Type-C连接器的标准规格连接线可通过3A电流,同时还支持超出现有USB供电能力的“USBPD”,可以提供最大100w的电力。然而,现有USB3.1Type-C连接器中上下两排导电端子之间的电磁干扰(EMI)极强,从而影响产品的高频性能,不能很好的满足连接器的高速传输需求。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能够有效提升电连接器产品的屏蔽性能,保证电连接器产品的高频信号传输性能。本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有电连接器主体和屏蔽结构,所述电连接器主体具有端子模组和与所述端子模组成型为一体的绝缘填充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上端子模组、下端子模组和中间接地板,所述中间接地板定位嵌装在所述上端子模组和下端子模组之间,使得所述上端子模组、下端子模组和中间接地板固连成一整体结构;所述屏蔽结构包括屏蔽板组件和金属屏蔽外壳,所述屏蔽板组件可拆卸地定位套设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外,所述金属屏蔽外壳定位套设于所述屏蔽板组件和所述电连接器主体外,且所述屏蔽板组件还分别与所述中间接地板和所述金属屏蔽外壳接触且导通,所述金属屏蔽外壳还接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端子模组具有上排导电端子和与所述上排导电端子成型为一体的上绝缘填充体,所述下端子模组具有下排导电端子和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成型为一体的下绝缘填充体,所述中间接地板定位嵌装在所述上绝缘填充体和下绝缘填充体之间,使得所述上端子模组、下端子模组和中间接地板固连成一整体结构;且所述上绝缘填充体、下绝缘填充体和中间接地板还共同合围成一供塑胶成型时绝缘体充填流动的内流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实现所述中间接地板定位嵌装在所述上绝缘填充体和下绝缘填充体之间的结构为:所述上绝缘填充体具有上基部A,所述上基部A朝向所述中间接地板的下表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定位柱,且所述上基部A上还开设有第一配孔和第一让位孔;所述下绝缘填充体具有下基部A,所述下基部A朝向所述中间接地板的上表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定位柱和第三定位柱,且所述下基部A上还开设有第二让位孔;所述中间接地板具有接地板本体,且所述接地板本体上还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和第三穿孔;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柱穿设过所述第一穿孔,并紧密插置于所述第二让位孔中;所述第二定位柱穿设过所述第二穿孔,并紧密插置于所述第一让位孔中;所述第三定位柱穿设过所述第三穿孔,并紧密插置于所述第一配孔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实现所述上绝缘填充体、下绝缘填充体和中间接地板还共同合围成一供塑胶成型时绝缘体充填流动的内流道的结构为:所述上基部A朝向所述中间接地板的下表面上还一体设置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上基部A前端缘处的第一流通槽,所述下基部A朝向所述中间接地板的上表面上还一体设置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下基部A前端缘处的第二流通槽,所述接地板本体上还居中开设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流通孔;且所述第一流通槽、流通孔和第二流通槽相对应配合,并共同合围成所述内流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屏蔽板组件具有一扣接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上表面上的上屏蔽板和一扣接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下表面上的下屏蔽板,所述上屏蔽板与所述下屏蔽板相互扣接固定,且所述上屏蔽板还同时与所述中间接地板接触、且导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填充体具有一对应于所述端子模组后部的后绝缘填充块、一对应于所述端子模组前部的前绝缘填充块、以及一衔接于所述后绝缘填充块与前绝缘填充块之间的衔接块,在所述后绝缘填充块的上表面上并靠近于其左右两侧边的位置处各分别开设有一第一固持孔,还在所述后绝缘填充块的下表面上间隔开设有两个第二固持孔;实现所述上屏蔽板扣接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的上表面上的结构为:所述上屏蔽板具有一长条板状的上基部B、两个分别自所述上基部B的左右两端朝下延伸形成的第一扣臂、一自所述上基部B的后侧边朝上并朝后延伸形成的第一固持部、以及两个分别自所述第一固持部的左右两端朝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固持臂,其中,所述上基部B连同两个所述第一扣臂一起搭设在所述端子模组的上表面及左右两侧壁上,所述第一固持部覆盖在所述后绝缘填充块的上表面及前侧上部上,且两个所述第一固持臂还对应扣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固持孔中;实现所述下屏蔽板扣接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的下表面上的结构为:所述下屏蔽板具有一长条板状的下基部B、两个分别自所述下基部B的左右两端朝上延伸形成的第二扣臂、一自所述下基部B的后侧边朝下延伸形成的第二固持部、以及两个分别自所述第二固持部的下侧边朝上折弯并延伸形成的第二固持臂,其中,所述下基部B连同两个所述第二扣臂一起搭设在所述端子模组的下表面及左右两侧壁上,且同时两个所述第二扣臂还分别对应位于两个所述第一扣臂的外侧,并与两个所述第一扣臂相互扣接固定,所述第二固持部抵接于所述后绝缘填充块的前侧下部上,且两个所述第二固持臂还对应扣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固持孔中;实现两个所述第二扣臂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扣臂相互扣接固定的结构为:在每一所述第二扣臂上各分别开设有一卡钩孔,还在每一所述第一扣臂的外表面上各分别固设有一第一卡钩,两个所述第一卡钩对应扣接于两个所述卡钩孔中;实现所述上屏蔽板与所述中间接地板接触且导通的结构为:当两个所述第二扣臂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第一扣臂相互扣接固定时,两个所述第一扣臂的内表面分别与所述中间接地板的左右两侧边相接触、且导通。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屏蔽外壳包括主壳体和上压接壳体,所述主壳体定位套设于所述屏蔽板组件和所述电连接器主体外,所述上压接壳体扣接固定于所述主壳体的上方;所述上屏蔽板和下屏蔽板还分别与所述主壳体的内表面接触导通,所述主壳体和上压接壳体还各自接地。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实现所述主壳体定位套设于所述屏蔽板组件和所述电连接器主体外的结构为:在所述后绝缘填充块的下表面上并靠近于其左右两侧边的位置处各分别开设有一第三固持孔,还在所述后绝缘填充块的左右两侧壁上各分别固设有一弧形状的第一卡接块;所述主壳体具有一为中空体且前后两侧均开口的第一基体、以及自所述第一基体的后侧开口朝后延伸形成的一U型第二基体,其中,所述第一基体的前侧开口即为一可供线缆端接头插入的插接口,所述上排导电端子的前端、下排导电端子的前端、以及前绝缘填充块皆位于所述插接口内,所述U型第二基体的槽口朝下,所述U型第二基体的左右两侧壁上还相对形成有一对第二卡钩和一对第二卡接块,且该对第二卡钩对应卡接于两个所述第三固持孔中,该对第二卡接块对应与两个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有电连接器主体(1)和屏蔽结构,所述电连接器主体(1)具有端子模组(10)和与所述端子模组(10)成型为一体的绝缘填充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组(10)包括上端子模组(100)、下端子模组(101)和中间接地板(102),所述中间接地板(102)定位嵌装在所述上端子模组(100)和下端子模组(101)之间,使得所述上端子模组(100)、下端子模组(101)和中间接地板(102)固连成一整体结构;所述屏蔽结构包括屏蔽板组件和金属屏蔽外壳,所述屏蔽板组件可拆卸地定位套设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1)外,所述金属屏蔽外壳定位套设于所述屏蔽板组件和所述电连接器主体(1)外,且所述屏蔽板组件还分别与所述中间接地板(102)和所述金属屏蔽外壳接触且导通,所述金属屏蔽外壳还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电连接器包括有电连接器主体(1)和屏蔽结构,所述电连接器主体(1)具有端子模组(10)和与所述端子模组(10)成型为一体的绝缘填充体(11);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模组(10)包括上端子模组(100)、下端子模组(101)和中间接地板(102),所述中间接地板(102)定位嵌装在所述上端子模组(100)和下端子模组(101)之间,使得所述上端子模组(100)、下端子模组(101)和中间接地板(102)固连成一整体结构;所述屏蔽结构包括屏蔽板组件和金属屏蔽外壳,所述屏蔽板组件可拆卸地定位套设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1)外,所述金属屏蔽外壳定位套设于所述屏蔽板组件和所述电连接器主体(1)外,且所述屏蔽板组件还分别与所述中间接地板(102)和所述金属屏蔽外壳接触且导通,所述金属屏蔽外壳还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模组(100)具有上排导电端子(1000)和与所述上排导电端子(1000)成型为一体的上绝缘填充体(1001),所述下端子模组(101)具有下排导电端子(1010)和与所述下排导电端子(1010)成型为一体的下绝缘填充体(1011),所述中间接地板(102)定位嵌装在所述上绝缘填充体(1001)和下绝缘填充体(1011)之间,使得所述上端子模组(100)、下端子模组(101)和中间接地板(102)固连成一整体结构;且所述上绝缘填充体(1001)、下绝缘填充体(1011)和中间接地板(102)还共同合围成一供塑胶成型时绝缘体充填流动的内流道(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中间接地板(102)定位嵌装在所述上绝缘填充体(1001)和下绝缘填充体(1011)之间的结构为:所述上绝缘填充体(1001)具有上基部A(10010),所述上基部A(10010)朝向所述中间接地板(102)的下表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一定位柱(10011),且所述上基部A(10010)上还开设有第一配孔(10012)和第一让位孔(10013);所述下绝缘填充体(1011)具有下基部A(10110),所述下基部A(10110)朝向所述中间接地板(102)的上表面上一体设置有第二定位柱(10111)和第三定位柱(10112),且所述下基部A(10110)上还开设有第二让位孔(10113);所述中间接地板(102)具有接地板本体(1020),且所述接地板本体(1020)上还开设有第一穿孔(1021)、第二穿孔(1022)和第三穿孔(1023);其中,所述第一定位柱(10011)穿设过所述第一穿孔(1021),并紧密插置于所述第二让位孔(10113)中;所述第二定位柱(10111)穿设过所述第二穿孔(1022),并紧密插置于所述第一让位孔(10013)中;所述第三定位柱(10112)穿设过所述第三穿孔(1023),并紧密插置于所述第一配孔(1001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实现所述上绝缘填充体(1001)、下绝缘填充体(1011)和中间接地板(102)还共同合围成一供塑胶成型时绝缘体充填流动的内流道(103)的结构为:所述上基部A(10010)朝向所述中间接地板(102)的下表面上还一体设置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上基部A(10010)前端缘处的第一流通槽(10014),所述下基部A(10110)朝向所述中间接地板(102)的上表面上还一体设置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延伸至所述下基部A(10110)前端缘处的第二流通槽(10114),所述接地板本体(1020)上还居中开设有一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流通孔(1024);且所述第一流通槽(10014)、流通孔(1024)和第二流通槽(10114)相对应配合,并共同合围成所述内流道(103)。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板组件具有一扣接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1)上表面上的上屏蔽板(2)和一扣接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1)下表面上的下屏蔽板(3),所述上屏蔽板(2)与所述下屏蔽板(3)相互扣接固定,且所述上屏蔽板(2)还同时与所述中间接地板(102)接触、且导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新型屏蔽结构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填充体(11)具有一对应于所述端子模组(10)后部的后绝缘填充块(110)、一对应于所述端子模组(10)前部的前绝缘填充块(111)、以及一衔接于所述后绝缘填充块(110)与前绝缘填充块(111)之间的衔接块(112),在所述后绝缘填充块(110)的上表面上并靠近于其左右两侧边的位置处各分别开设有一第一固持孔(1100),还在所述后绝缘填充块(110)的下表面上间隔开设有两个第二固持孔(1101);实现所述上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强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宏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