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燃油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3245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燃油热风炉的组成部分为燃烧室及前换热器与后换热器组成二级换热,前换热器2与燃烧室1是复合结构,前后两级换热器之间是可拆连接的,热风出口不是单一出口式,而是在后换热器外壁5设有多孔沿轴向分散出热,便于使用,由于以上结构特征,使整炉体积小,耗材少,重量轻。(*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有热发生装置的流体加热器,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燃油热风炉。目前,在干燥设备上产生高温气体方式,在发达国家大部分是用气体燃料,燃烧产物混入冷空气降到使用温度用作烘干介质,也有用油(主要是柴油)做燃料,燃烧后的燃气中掺入冷空气,降到使用温度用作烘干介质。在我国当前还是以煤为主要燃料,燃烧后的高温燃气在换器中把热量传给冷空气,使空气的温度升高达到使用温度。这种热风炉的结构,为了保证煤的燃烧一般是燃烧室只有保证煤燃烧的功能,而且燃烧室壁是用耐火砖和耐火水泥做成的炉拱组成,这样会使燃烧室很重,如一个发热量为100万大卡/小时的热风炉燃烧室部分量重达到十七到十八吨,不但消耗大量的材料,也给运输带来很大的负担。近来燃油热风炉也开始出现,由于我国柴油的成份差别较大、燃烧完全程度也就不一样,所以柴油为燃料的热风炉还是以燃气在换热器中通过导热原件将热量传给空气,使空气的温度升高到使用温度来使用。炉体结构一般还延续使用原来燃烧煤的那种特征,保留了燃烧室只供燃料燃烧,不能起换热的作用,其缺点还是体积和重量较大消耗材料也较多。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体积小,重量轻,耗材料少的新型燃油热风炉,其技术措施是在结构上设计了一种燃烧室也同时起换热器的作用,即保证了燃烧完全的目的,又对进入冷空气进行加热,在燃烧室后边还设有后换热器、再次进一步对空气加热,并在流动过程中逐步将被加热的空气经出风孔送入使用的地方。结合附图,详细的对本技术加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它表明本技术的结构是由燃烧室1,前换热器2,支座3,后换热器4,后换热器外壁5,后换热器螺旋板6,烟气通道7,出风口8,收缩与扩张管9,后换热器内壁10,楔形环11,通风孔12,导风板13,燃烧室收缩段14,燃烧室圆柱段15,前换热器螺旋板16,前换热器外壁17,冷空气进口18,燃烧室端盖19等部分组成。燃烧室1是由燃烧室端盖19,燃烧室圆柱段15与相焊在一起的燃烧室收缩段14所构成的,在其内侧表面上贴有一层耐火材料。在燃烧室端盖19内表面上也贴有一层耐火材料,中央设有燃烧器安装孔。燃烧室端盖19是用螺钉连在前换热器底部的,前换热器2是由燃烧室圆柱段15,燃烧室收缩段14,焊在燃烧室收缩段上的导风板13,焊在燃烧室圆柱上的前换热器螺旋板16及前换热器外壁17所构成。在前换热器外壁的侧面设有冷空气进口18,在其下部焊有支座3。前换热器外壁与燃烧室之间两端分别由两个底板相焊在一起,在右端底板上沿圆周均匀的设有通风孔12。换热器螺旋板16的结构可以间单线螺纹,也可以是双线螺纹。后换热器4是由后换热器外壁15,后换热器螺旋板6,烟气通道7,收缩与扩张管9与后换热器内壁10所构成。烟气通道7,收缩与扩张管9与后换热器内壁10焊成一同轴通道,整个通道中收缩与扩张管可以是1-3个。在烟气通道的圆柱段上焊有后换热器螺旋板6,在后换热器外壁5上设有出风口8,出风口在圆周方向上均布,两排出风口在轴线方向上交错排列,而且每排出风口的总面从左向右逐渐增大。后换热器与前换热器的连接,外壁是用法兰盘和螺钉完成的,后换热器内壁10插入楔形环11内,在楔形环11中填有弹性的耐火材料,楔形环是由焊在燃烧室右端的圆筒与燃烧室1右端体之间的空间形成的。就整个结构而言,其特征是冷空气在炉内分二级换热,即先在前换热器2中升温,再到后换热器4中升温,成为二级换热升温,前换热器2与燃烧室1组成复合结构即燃烧室1的外壁也就是前换热器的组成部分,前换热器2与后换热4之间是可拆连接,外壁是用法兰盘式,内壁是后换热器的内壁插入填有弹性耐火材料的楔形环内的方式。热风出口是在后换热器4的外壁开出风孔延轴向分散出风的方法。本技术所提供的新型燃油热风炉与现有热风炉比较,由于燃烧室外表面是前换热器的结构方式,代替了燃烧室只供燃料进行燃烧和厚耐火材料绝热的结构,使体积和重量减少,前后换热器之间采用外壁用法兰盘螺钉,内壁利用圆筒插入楔形环和在楔形环内用弹性耐火材料密封的结构,使双层结构拆装方便,由于后换热器在外壁上设出风口的结构,对于横向尺不太大的烘干装置,可以同时起到热风分布的作用。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的实施例是一台发热量为10万大卡/小时的热风炉,结构如图1所示,保持总热效率为96%。权利要求1.燃油热风炉是由燃烧室、换热器、冷空气进口、热风出口组成,一般燃烧室只是提供燃料在此完成燃烧,而不进行燃烧产物与空气换热,其特征在于换热器是由前换热器2与后换热器4形成二级换热,前换热器2与燃烧室1组成复合结构,即燃烧1的外壁也就是前换热器的组成部分,前换热器2与后换热器4之间是可拆连接;热风出口是在后换热器外壁5延轴向开孔的分散出风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油热风炉其特征在于前换热器2与后换热器4的可拆连接,方式是后换热器内壁10插入一个楔形环内,在楔形环内填有耐热而又有弹性的材料中。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新型燃油热风炉的组成部分为燃烧室及前换热器与后换热器组成二级换热,前换热器2与燃烧室1是复合结构,前后两级换热器之间是可拆连接的,热风出口不是单一出口式,而是在后换热器外壁5设有多孔沿轴向分散出热,便于使用,由于以上结构特征,使整炉体积小,耗材少,重量轻。文档编号C21B9/00GK2272897SQ96244198公开日1998年1月21日 申请日期1996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6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梁才, 刘志广 申请人:北京市四祥燃油锅炉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燃油热风炉是由燃烧室、换热器、冷空气进口、热风出口组成,一般燃烧室只是提供燃料在此完成燃烧,而不进行燃烧产物与空气换热,其特征在于换热器是由前换热器2与后换热器4形成二级换热,前换热器2与燃烧室1组成复合结构,即燃烧1的外壁也就是前换热器的组成部分,前换热器2与后换热器4之间是可拆连接;热风出口是在后换热器外壁5延轴向开孔的分散出风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才刘志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四祥燃油锅炉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