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侯长连专利>正文

高风温高炉热风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72545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风温高炉热风炉。在热风炉体的主燃烧室外设置一对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由至少两组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换向机构、高温阀门、高温管道、鼓风机及引风机构成;其构造形式可以是每组蓄热室由两个分隔的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组成,蓄热室一端由高温管道联通热风炉的主燃烧室,在高温管道上设置高温阀门;每个分隔的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换向机构一端联通,在换向机构另一端联通助燃空气管道、煤气管道、鼓风机及引风机。(*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冶金炼铁高炉使用的热风炉辅助设备。炼铁高炉必须由热风炉供入高温助燃空气方可完成将铁矿石还原成生铁的化学反应。现有的高炉热风炉在燃烧期用高炉自产的高炉煤气做燃料,在热风炉内燃烧并加热其炉内的蓄热体。由于高炉煤气的发热值较低,燃烧后的火焰温度相对也较低,被加热的蓄热体无法达到较高温度。因此热风炉在送风期外供的热风温度一般在900~1050℃。炼铁高炉热风温度是一重要因素,提高该温度可明显提高高炉的多项技术指标,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常规提高高炉热风炉热风温度的方法有在燃烧期使用较高发热值燃料,或采用热交换器预热空气或煤气的方法,提高烟气温度来提高热风温度。由于热风炉燃烧期煤气与助燃空气耗量很大,热交换器的体积必须很庞大,投资高,且热交换器效率较低,提高热风温度不明显。本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高风温高炉热风炉技术方案,使用热风炉主燃烧室的部分热烟气预热辅助燃烧装置所用的煤气和助燃空气,燃烧后产生更高温的烟气,提高热风炉蓄热体温度。从而提高热风炉向高炉的送风温度,提高高炉产量和降低高炉的燃料消耗。本技术的高风温高炉热风炉,包括热风炉体,在热风炉体的主燃烧室外设置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所述的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包括蓄热室,高温管道,高温阀门,换向机构等。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一端通过管道与换向机构联通,另一端通过高温阀门和高温管道与热风炉的主燃烧室联通;其构造形式可以是每组蓄热室由两个分隔的蓄热室或两个蓄热式烧嘴组成,蓄热室一端由高温管道联通热风炉的主燃烧室,在高温管道上设置高温阀门;每个分隔的蓄热室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换向机构一端联通,在换向机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鼓风机、引风机联通。本技术在蓄热室与高温阀门之间的高温管道上可以设置放散阀。本技术分隔的两个蓄热室或两个蓄热式烧嘴分别是预热助燃空气蓄热室和预热煤气蓄热室,在换向机构另一端与排烟管道联通的引风机至少两台,其中一台用于排放预热助燃空气蓄热室的废气,另一台用于排放预热煤气蓄热室的废气。蓄热室内充填球状陶瓷蓄热体,蓄热体直径5-30mm,材质为高铝、高硅质。本技术所述的辅助燃烧装置的两组蓄热室在热风炉体上可以上下布置,或者水平布置。本技术所述的热风炉可以是内燃式或者是外燃式,燃烧方式可以是底燃式也可以是顶燃式。本技术所述的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也可以是蓄热式烧嘴。本技术热风炉的高风温工艺是由换向机构使每组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的工作状态周期性变换;其动作程序是当辅助燃烧装置工作时,两组蓄热室的高温阀门开通、放散阀门关闭;A状态即甲组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的蓄热室为蓄热状态,热风炉主燃烧室的部分高温烟气进入甲组蓄热室加热其中的蓄热体,然后进入换向机构,由引风机排入大气;同时即乙组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的蓄热室为预热状态,辅助燃烧装置的助燃空气和煤气进入乙组蓄热室预热,然后进入高温管道混合燃烧,产生高于热风炉主燃烧室内烟气温度的超高温烟气,进入热风炉主燃烧室与主燃烧室内的烟气混合并提高其温度;B状态上述两组蓄热室的工作状态互换;以上两种状态周期性交换,至热风炉燃烧期完毕,关闭两个高温阀门,开启放散阀,释放残留热风。两种状态交换周期为30秒至300秒。本技术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在于在热风炉的主燃烧室外设置辅助燃烧装置,利用热风炉主燃烧室的部分高温烟气蓄热预热辅助燃烧装置所用的助燃空气与煤气;本技术显著的进步在于有效地提高热风炉的送风温度,提高高炉产量和降低高炉的燃料消耗。本技术的实施例如附图所示附附图说明图1高风温内燃式高炉热风炉系统图附图2高风温外燃式高炉热风炉系统图附图3采用蓄热式烧嘴的高风温高炉热风炉系统图图中标号分别是1.热风炉主燃烧室,2.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3.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4.换向机构,5.高温阀门,6.陶瓷蓄热体,7.高温管道,8.放散阀,9.引风机,10.鼓风机。结合实施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加以具体说明,本技术的高风温高炉热风炉的主燃烧室1外设置了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包括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3,其内充填球状陶瓷蓄热体6。在高炉热风炉炉体中的主燃烧室及高温烟气通道1上间隔布置两组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每个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一端由低温管道与换向机构4相联,其另一端由高温管道7与热风炉主燃烧室1相联,在高温管道7上安装高温阀门5和放散阀门8。每个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内安放至少两个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3,分别用于预热通过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的助燃空气和煤气。在一个辅助燃烧装置2处于预热燃烧状态时,高温管道7起燃烧室作用,经陶瓷蓄热体6预热后的高温煤气与高温助燃空气喷出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3后在此汇合并燃烧,产生超高温的烟气汇入热风炉主燃烧系统1产生的烟气中。同时另一个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处于排烟蓄热状态,热风炉主燃烧室1的部分高温烟气经高温管道7吸入该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并分别流经至少两个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3中的球状陶瓷蓄热体6,其烟气中的热量被陶瓷蓄热体6吸收。每个高温管道7上安装至少一个高温阀门5和放散阀8。换向机构4另一端分别与上述装置的煤气管道、助燃空气管道及排烟管道相联。在热风炉燃烧期,高温管道7上的高温阀门5开启,放散阀8关闭。通过换向机构4使两个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周期式工作在蓄热\燃烧状态中。在热风炉的送风期,高温管道7上的高温阀门5关闭,放散阀8开启,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不工作。放散阀8开启释放管道中残留热量和可能从高温阀门泄漏的热风,对辅助燃烧装置起保护作用。蓄热室3中放置的球状蓄热体6的作用是回收通过本装置排放的高温烟气余热,用于预热通过本装置的助燃空气与煤气。在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处于预热状态时,经该装置预热后的助燃空气与煤气温度均可达到1000℃以上。在同样使用高炉煤气做燃料的条件下,经此装置预热后的煤气与助燃空气在高温管道7中燃烧可产生2400℃以上的火焰温度,比主燃烧系统的火焰温度高1000℃以上。由此装置产生的超高温的烟气与主燃烧系统产生的高温烟气在热风炉内的烟气通道中混合,达到提高烟气温度及热风温度的目的。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的供热负荷为主燃烧系统供热负荷的10~40%,此百分比依热风温度提高值而变化。应用本技术,同样使用高炉煤气做燃料,高炉热风炉的风温可提高100~400℃以上。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使用工艺方法是在热风炉燃烧期,高温管道7上的高温阀门5开启,放散阀8关闭,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工作。在A状态下,上部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的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3处于预热燃烧状态。助燃空气与煤气通过各自的管道经过换向机构4进入上部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的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3,并分别被预热到1000℃以上。预热后的高温助燃空气与煤气流经高温管道7内相遇并燃烧,产生超高温的烟气,然后汇入热风炉主燃烧系统1产生的烟气中,混合后的烟气温度被提高200~500℃。与此同时,下部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的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3处于排烟蓄热状态。由热风炉主燃烧系统产生的高温烟气中的一部分被吸入下部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2的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3,该烟气流经其内的陶瓷蓄热体6后,其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风温高炉热风炉,包括热风炉炉体,其特征在于在热风炉炉体的主燃烧室外设置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所述的高效蓄热式辅助燃烧装置由至少两组蓄热室或蓄热式烧嘴、高温管道、高温阀门构成;所述辅助燃烧装置一端通过低温管道联通气体换向机构,另一端通过高温阀门和高温管道联通热风炉的主燃烧室;其构造形式可以是每组蓄热室由两个分隔的蓄热室或两个蓄热式烧嘴组成,蓄热室一端由高温管道联通热风炉的主燃烧室,在高温管道上设置高温阀门;每个分隔的蓄热室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气体换向机构一端联通,在换向机构另一端联通助燃空气管道、煤气管道和排烟管道及鼓风机、引风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长连
申请(专利权)人:侯长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