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装置及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2944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8 08: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离散装置及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涉及热能装置的领域。涉及离散装置,包括动力系统和离散片,所述动力系统带动所述离散片旋转,所述离散片用于降低油罐内油品的粘度。还涉及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包括上述的离散装置,还包括液压站、与所述液压站直接连接的可调支架和与所述离散装置连接的潜油泵,所述离散装置的连接管穿过所述可调支架与所述液压站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还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转换阀与所述离散片之间,所述换热器的内循环口与油罐连通。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够降低油罐中油品的粘度,便于加热装置的浸入。

A discrete device and an integrated device for unloading and unloading of a train oil tan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iscrete device and an integration device for the unloading and discharge of a train oil tank,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 heat energy device. It involves discrete device, including power system and discrete chip. The power system drives the discrete chip to rotate, and the discrete chip is used to reduce the viscosity of the oil in the tank. To train tank discharge integrated device, including the discrete device, also includes a hydraulic station, and the hydraulic station directly connected to the adjustable bracket and submersible pump discrete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pipe, through the adjustable bracket and the hydraulic station connected with the discrete device; the the connecting pip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exchang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valve and the discrete plate, the heat exchanger circulating port and connected tank. The technical schem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duce the viscosity of oil in the oil tank and facilitate the immersion of the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离散装置及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能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离散装置及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
技术介绍
常温下原油或重油粘度较大、流动性差,油料进出车载油罐时,需要将油料加热以降低其粘度,提高流动性,所以在车载油罐上必须安装加热装置,然而,在实际安装过程中,由于油罐内油品的粘度太高,将加热装置装入是一件耗费时间耗费精力的事情,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序进程。再由于目前罐车运输高粘度油品时,油品加热时间长,热媒消耗量大,导致油品长期占用罐车车位,罐车周转率低等缺陷。基于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急需一种能够降低油罐内油品的粘度,又能方便加热装置放入油罐的卸放集成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离散装置,能够在自动控制系统的作用下,对油罐中的油品进行搅拌,以降低油罐中油品的粘度。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离散装置,包括动力系统和离散片,所述动力系统带动所述离散片旋转,所述离散片用于降低油罐内油品的粘度。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离散装置采用动力系统的自动控制方式,在油罐内的油品中带动离散片进行旋转,从而使静态的油品在离散片的旋转作用下,使油品的粘度降低,从而进行下一步骤,将加热装置加入油罐中,由于油品的粘度已经降低,在放入加热装置时,油品对加热装置的抵抗力减弱,即加热装置能够顺利置入油品中,提高了油罐卸放集成装置的安装使用进程。进一步地,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连接管。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动力系统优先采用驱动电机的电机驱动,之所以采用驱动电机的电机驱动方式,是因为电机易于购买,是机电装置的最优先使用的动力驱动装置,实际使用时,连接管连接驱动电机的电机轴,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离散片,驱动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连接管带动离散片进行旋转。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上还设置有转换阀,所述转换阀的其中一个接头连接出油管口。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转换阀为转换开关,用于控制流量的方向和速度。进一步地,所述离散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离散片形成风扇形结构。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能够降低油罐中油品的粘度,从而能够将加热装置顺利的放入油罐的油品中。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包括上述的离散装置,还包括液压站、与所述液压站直接连接的可调支架和与所述离散装置连接的潜油泵,所述离散装置的连接管穿过所述可调支架与所述液压站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还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转换阀与所述离散片之间,所述换热器的内循环口与油罐连通。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的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较现有技术而言,增设了离散装置,能够降低油罐中油品的粘度,方便在油品中放置加热装置。进一步地,转换阀位三通转换阀,所述三通转换阀用于转换油品的内循环或外输出。进一步地,所述可调支架包括底座、转臂、伸缩式横梁、接杆和油缸,所述转臂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转臂的另一端与所述伸缩式横梁的一端铰接,所述油缸设置在所述伸缩式横梁与所述转臂之间,用于缓冲所述伸缩式横梁和所述转臂的运动,所述接杆与所述伸缩式横梁的另一端垂直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为涡流热膜换热器。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管为鹤管。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连接所述液压站、所述油缸、所述换热器和所述电机。需要说明的是,由潜油泵通过驱动电机做动能来源,将油品吸入管道(即鹤管)内,通过快速加热器为油品加热升温;三通转换阀是转换油品内循环或者外输出的重要部件;本装置可以有两种控制模式,分别为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本技术的离散装置,包括动力系统和离散片,所述动力系统带动所述离散片旋转,所述离散片用于降低油罐内油品的粘度,离散片旋转从而将油罐内的油品的粘度降低,方便加热装置的浸入,加快生产进程。采用本技术的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包括上述的离散装置,还包括液压站、与所述液压站直接连接的可调支架和与所述可调支架连接的潜油泵,所述离散装置的连接管穿过所述可调支架与所述液压站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还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转换阀与所述离散片之间,所述换热器的内循环口与油罐连通。本装置接通电源后,启动液压站,进而启动液压传动的可调支架,带动转臂进行旋转,调整伸缩式横梁的位置,需要指出的是,本技术方案的快速加热装置设置在可调支架的最尾端,将快速加热装置对准油罐的灌口,进而将快速加热装置放入油罐内,定位快速加热装置,开启加热通道,为油品加热,将三通转换阀旋转至内循环模式,启动潜油泵为油品加热升温;若遇到大粘度油品或由于气温较低导致油品粘度加大,快速加热器很难放入油罐内,则需先开启离散装置,将油品快速离散至快速加热器能顺利放入罐车内为止。待油罐内油品温度升高至所需要求时,三通转换阀旋转到输出模式,开始卸油。卸油完毕,关闭潜油泵,关闭三通转换阀及热媒阀门,抽出快速加热器及潜油泵。旋转横臂复位至栈桥托架,排除泠凝水,完成一个过程循环,卸油完毕。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离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的可调支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的离散装置与换热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离散装置;2-潜油泵;3-换热器;4-三通转换阀;5-可调支架;6-液压站;7-控制系统;8-出油管口;11-离散片;12-防护罩;13-出油鹤管;14-驱动电机;31-内循环口;32-油罐;33-内循环油口;51-底座;52-转臂;53-伸缩式横梁;54-接杆;55-油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参考图1-图4详细描述本实施例一和二的离散装置及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的技术方案。各部件标号如下:1-离散装置;2-潜油泵;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离散装置及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系统和离散片,所述动力系统带动所述离散片旋转,所述离散片用于降低油罐内油品的粘度;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转换阀,所述转换阀的其中一个接头连接出油管口;所述离散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离散片形成风扇形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系统和离散片,所述动力系统带动所述离散片旋转,所述离散片用于降低油罐内油品的粘度;所述动力系统包括驱动电机和与所述驱动电机连接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转换阀,所述转换阀的其中一个接头连接出油管口;所述离散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离散片形成风扇形结构。2.一种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散装置,还包括液压站、与所述液压站直接连接的可调支架和与所述离散装置连接的潜油泵,所述离散装置的连接管穿过所述可调支架与所述液压站连通;所述连接管上还设置有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在所述转换阀与所述离散片之间,所述换热器的内循环口与油罐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车油罐卸放集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换阀位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荣江王恩庆赵连勤迟焕磊王凤池范作武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普利龙压力容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