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耳锂电池极柱与极耳的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700265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14:41
一种极耳锂电池极柱与极耳的焊接装置,包括:夹持装置,用来夹持卷芯,来完成对卷芯的固定;定位装置,用来固定极柱与极耳,该固定具体为:定位装置分为左定位条、右定位条,其两个之间为极柱与极耳;极柱的两侧各有一个极耳,极耳的外侧接触连接条,左定位条、右定位条压紧连接条,能将连接条、极耳、极柱固定在一起;焊接装置,其上设置搅拌头,搅拌头能沿焊接轨迹移动;定位装置的左定位条或/和右定位条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方向面对连接条且通过连接条的阻挡形成通风道。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有风冷装置,在降温的同时减少其与氧气、水蒸气的接触,减小了对极耳的影响。

A welding device for pole and pole of polar Li batt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耳锂电池极柱与极耳的焊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全极耳锂电池极柱与极耳方法及装置,属于锂电池

技术介绍
目前由于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功率密度高、循环使用次数多等优点,在智能手机、穿戴设备、电动自行车和新能源汽车等设备上得到广泛的应用,成为解决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等全球性问题的关键。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完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对电池的容量、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现有锂电池多采用多极耳结构,极耳的焊接采用超声波焊、电阻焊等焊接方式,极耳的焊接是锂电池重要的一道工序,如果产生极耳脱落、虚焊等缺陷电池的内阻就会大大增加,发热量也会增加,本专利技术专利采用搅拌摩擦焊焊接极耳,但是焊接过程的热量会对卷芯的活性物质产生影响,也会影响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焊接方法及装置,杜绝了极耳脱落、虚焊等现象,同时避免了焊接过程中热量对卷芯活性物质的影响,提高电池的性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极耳锂电池极柱与极耳的焊接装置,包括:夹持装置,用来夹持卷芯,来完成对卷芯的固定;定位装置,用来固定极柱与极耳,该固定具体为:定位装置分为左定位条、右定位条,其两个之间为极柱与极耳;极柱的两侧各有一个极耳,极耳的外侧接触连接条,左定位条、右定位条压紧连接条,能将连接条、极耳、极柱固定在一起;焊接装置,其上设置搅拌头,搅拌头能沿焊接轨迹移动;定位装置的左定位条或/和右定位条设有凹槽,凹槽的开口方向面对连接条且通过连接条的阻挡形成通风道,通风道的进气端连通吹送装置,通风道能流通干燥冷却的气体。通风道的气体为惰性压缩气体或者氮气。通风道内的通风方向与搅拌头的移动方向一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设计有风冷装置,在降温的同时减少其与氧气、水蒸气的接触,减小了对极耳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技术的应用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3为极耳锂电池极柱与极耳焊接前预装配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附图1-3所示,一种极耳锂电池极柱与极耳的焊接装置,包括:夹持装置1,用来夹持卷芯2,来完成对卷芯2的固定;定位装置3,用来固定极柱与极耳,该固定具体为:定位装置3分为左定位条、右定位条,其两个之间为极柱14与极耳12;极柱14的两侧各有一个极耳12,极耳12的外侧接触连接条13,左定位条、右定位条压紧连接条13,能将连接条13、极耳12、极柱14固定在一起;焊接装置4,其上设置搅拌头5,搅拌头5能沿焊接轨迹移动;定位装置3的左定位条或/和右定位条设有凹槽6,凹槽6的开口方向面对连接条13且通过连接条13的阻挡形成通风道,通风道的进气端连通吹送装置61,通风道能流通干燥冷却的气体,最好为惰性压缩气体或者氮气。为了有较好的降温效果,通风道内的通风方向与搅拌头5的移动方向一致。由于摩擦焊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吹送的冷却气体可以带走大部分的热量,进而保护焊接时热量对卷芯的伤害。其工作原理为:采用上述方案进行焊接时,将锂电池卷芯、极耳、极柱预先装配好,然后通过机械手将卷芯放置在至支持装置,两个定位条夹紧的动作需保持联动,从而保证卷芯的对中位置,避免定位装置与夹持装置产生相互作用力,造成对卷芯的伤害。定位装置靠近极耳的一侧设有凹槽,在端部设有通孔,定位完成后,焊接装置的搅拌头开始按预设轨迹焊接,同时吹送装置开始从吹送孔吹送干燥冷却的惰性压缩气体,气体通过定位条内侧的通槽带走焊接时产生的热量,气体从另一侧出气孔排出。焊接完成后,吹送装置停止吹送气体。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整体构思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变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极耳锂电池极柱与极耳的焊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耳锂电池极柱与极耳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装置(1),用来夹持卷芯(2),来完成对卷芯(2)的固定;定位装置(3),用来固定极柱与极耳,该固定具体为:定位装置(3)分为左定位条、右定位条,其两个之间为极柱(14)与极耳(12);极柱(14)的两侧各有一个极耳(12),极耳(12)的外侧接触连接条(13),左定位条、右定位条压紧连接条(13),能将连接条(13)、极耳(12)、极柱(14)固定在一起;焊接装置(4),其上设置搅拌头(5),搅拌头(5)能沿焊接轨迹移动;定位装置(3)的左定位条或/和右定位条设有凹槽(6),凹槽(6)的开口方向面对连接条(13)且通过连接条(13)的阻挡形成通风道,通风道的进气端连通吹送装置(61),通风道能流通干燥冷却的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耳锂电池极柱与极耳的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夹持装置(1),用来夹持卷芯(2),来完成对卷芯(2)的固定;定位装置(3),用来固定极柱与极耳,该固定具体为:定位装置(3)分为左定位条、右定位条,其两个之间为极柱(14)与极耳(12);极柱(14)的两侧各有一个极耳(12),极耳(12)的外侧接触连接条(13),左定位条、右定位条压紧连接条(13),能将连接条(13)、极耳(12)、极柱(14)固定在一起;焊接装置(4),其上设置搅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董明吕占国赵良洁
申请(专利权)人:林州朗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