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化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829512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4-10 0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壳体框架、卷芯、正电极和负电极,壳体框架为长方体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框架垂直于电极所在端面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开口结构,壳体框架内设置卷芯,卷芯的厚度大于或等于壳体框架的侧面高度,壳体框架的顶面和底面紧贴卷芯分别设置有上蒙皮和下蒙皮,上蒙皮和下蒙皮的四周边缘平整地与壳体框架焊接密封,分别形成壳体框架的顶盖和底盖;所述壳体框架的侧面开有用于正电极穿出的孔Ⅰ和用于负电极穿出的孔Ⅱ,孔Ⅰ和孔Ⅱ内分别设置有正电极和负电极。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能承载大电流充放电,采用蒙皮尺寸与壳体框架尺寸一致,便于卷芯压实并消除间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化学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化学
,特别涉及一种高功率大电流充放电的电化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小型化的设备日益增多,对电源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电化学器件随之进入了大规模的实用阶段。电化学器件早期主要用在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等个人小型电器用品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领域的拓展,电化学器件开始向摩托车、汽车、电动工具、电动车领域发展,特别是的近期,用作车用大功率充放电电源发展迅速。然而,传统的电化学器件设计采用钢壳,铝塑膜或塑壳等设计,电流的引出结构按小电流充放设计,难以承载大电流充放电,影响电化学器件的使用效果和负载需求。传统的方形铝壳电池壳是在设有电极的端面开口,提前将卷芯极耳与电极和盖板固定连接后装入壳体,然后将电池壳开口端面的盖板与壳体焊接。这种入壳方式为了方便卷芯入壳,在设计电池时,卷芯尺寸要小于电池壳体入口端面的内部尺寸,因此损失了电池的容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的电化学器件难以承载大电流充放电、电池容量损失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化学装置,能够承载大电流充放电,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本技术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壳体框架、卷芯、正电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壳体框架、卷芯、正电极和负电极,壳体框架为长方体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框架垂直于电极所在端面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开口结构,壳体框架内设置卷芯,卷芯的厚度大于或等于壳体框架的侧面高度,壳体框架的顶面和底面紧贴卷芯分别设置有上蒙皮和下蒙皮,上蒙皮和下蒙皮的四周边缘平整地与壳体框架焊接密封,分别形成壳体框架的顶盖和底盖;所述壳体框架的侧面开有用于正电极穿出的孔Ⅰ和用于负电极穿出的孔Ⅱ,孔Ⅰ和孔Ⅱ内分别设置有正电极和负电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壳体框架、卷芯、正电极和负电极,壳体框架为长方体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框架垂直于电极所在端面的顶面和底面均为开口结构,壳体框架内设置卷芯,卷芯的厚度大于或等于壳体框架的侧面高度,壳体框架的顶面和底面紧贴卷芯分别设置有上蒙皮和下蒙皮,上蒙皮和下蒙皮的四周边缘平整地与壳体框架焊接密封,分别形成壳体框架的顶盖和底盖;所述壳体框架的侧面开有用于正电极穿出的孔Ⅰ和用于负电极穿出的孔Ⅱ,孔Ⅰ和孔Ⅱ内分别设置有正电极和负电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的尺寸与壳体框架顶面或底面的外壁尺寸一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化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蒙皮的尺寸与壳体框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俊董明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林州朗坤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