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轿厢载荷限值的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9280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4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轿厢载荷限值的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动力部分和检测执行部分。检测动力部分包括一对上下设置的撑杆,检测执行部分设有压力传感器。轿厢的顶部设有拉环,在检测动力部分的驱动下,一对撑杆首先分别插入拉环和轿厢,再撑开,位于上方的撑杆将轿厢提起,位于下方撑杆端部的检测执行部分的压力传感器抵压在电梯轿厢的底板上。一对撑杆持续撑开,直至轿厢出现变形或开裂,此时,通过压力传感器,可知电梯底板承受的压力,该压力即为电梯轿厢所能承受的极限值。

A test equipment for the load limit of the elevator ca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tection device for the load limit value of the elevator car, including the detection power part and the detection execution part. The detection power part includes a pair of braces set up and down, and the detection execution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sensor. The top of the car is provided with a pull ring, in the detection of driving part, a pair of supporting rods are respectively inserted into the first ring and the car, and then opened, located above the bar car will be raised, located below the end of the support rod detection par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essure sensor is pressed on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elevator car. A pair of brace stays open until the car is deformed or cracked. At this time, the pressure of the elevator floor can be known through the pressure sensor, which is the limit value of the elevator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轿厢载荷限值的检测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的检测,具体涉及电梯轿厢载荷限值的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电梯载荷测试装置是一种用于测试电梯载荷的装置,申请号为CN201620738242.5的技术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电梯载荷测试装置,包括左侧杆、右侧杆、顶杆和液压缸,并在液压杆的底部输出端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顶杆包括左螺纹管、螺纹杆和右螺纹管,左侧杆的右端设置有左放置槽,并在左放置槽内设置有左滚珠轴承,右侧杆的左端设置有右放置槽,并在右放置槽内设置有右滚珠轴承;还包括左连接架和右连接架,液压缸、支撑杆和压力传感器均为两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如何方便地测试电梯载荷能力,提高测试电梯载荷能力的有效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轿厢载荷限值的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动力部分和由所述检测动力部分驱动的检测执行部分,检测执行部分设有压力传感器,在检测动力部分的驱动下,所述压力传感器抵压在电梯轿厢的底板上;所述检测动力部分包括中空的长柄,长柄端部开口,长柄的中空腔内设有两个收纳装置,两个收纳装置沿所述中空腔的圆周向均匀分布;任一收纳装置包括直线驱动组件、与直线驱动组件连接的旋转组件、设在长柄端部开口处的旋转驱动组件,所述直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沿长柄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所述旋转组件运行至长柄端部开口处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旋转;每一旋转组件上安装有撑杆;所述检测执行部分包括检测执行基块,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检测执行基块的底部;两个收纳装置上下设置,相应地,两个收纳装置的撑杆上下设置,所述检测执行基块铰接在位于下方的撑杆端部;所述撑杆水平设置,检测执行基块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小于电梯轿厢的高度。按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载荷限值的检测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梯轿厢的顶部设有拉环,电梯轿厢放置在地面上,检测动力部分位于电梯轿厢的旁侧且面向电梯轿厢的入口;初始状态,撑杆完全隐藏在长柄的中空腔内;检测时,直线驱动组件驱动旋转组件直线移动至长柄端部开口处,所述旋转组件带着撑杆伸出长柄的中空腔,之后,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向长柄外侧方向旋转,旋转组件带着其上的撑杆向长柄外侧方向旋转,如此,两个撑杆处于撑开状态,呈八字形;上述撑杆伸出长柄中空腔时,两个撑杆中位于上方的撑杆直线插入电梯轿厢顶部的拉环内,两个撑杆中位于下方的撑杆直线伸入电梯轿厢的入口,其上的检测执行基块位于电梯轿厢内,如此,当两个撑杆上下撑开时,位于上方的撑杆首先将电梯轿厢提起,电梯轿厢底部脱离地面,之后,位于下方撑杆端部的检测执行基块抵压在电梯轿厢的底板上,其上的压力传感器与电梯轿厢的底板接触;两个撑杆持续上下撑开,位于上方的撑杆将电梯轿厢向上拉,位于下方撑杆端部的检测执行基块将电梯轿厢的底板向下压,直至电梯轿厢出现变形或开裂,此时,通过压力传感器,可知电梯底板承受的压力,该压力即为电梯轿厢所能承受的极限值。上述技术方案,模拟电梯轿厢的实际工作情景,电梯轿厢顶部被吊起,相当于本方案中位于上方的撑杆拉起电梯轿厢,电梯轿厢中乘有人或物,相当于本方案中位于下方撑杆端部的检测执行部分下压电梯轿厢底板。如此,能够提高电梯轿厢检测所得数据的有效性。上述技术方案,电梯轿厢放置在地面上,其顶部安装拉环,之后,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检测设备即可将电梯轿厢提起并对其载荷限值进行测定,操作方便。所述旋转组件包括内螺纹块、与内螺纹块枢接的旋转块,所述撑杆安装在所述旋转块上;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枢接在长柄中空腔内的直线移动用螺纹杆,直线移动用螺纹杆与所述内螺纹块螺接。旋转块的端部设有第一齿轮,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设有一段弧形状的齿条,旋转驱动组件枢接在长柄端部开口处,所述旋转组件直线移动至长柄端部开口处时,旋转驱动组件旋转,驱动所述齿条旋转,齿条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旋转。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包括一底部开设缺口的旋转环,所述齿条设置在旋转环的内侧壁上,旋转环的旋转中心线偏离第一齿轮的旋转中心线。按上述说明,人工或电动驱动所述直线移动用螺纹杆旋转,内螺纹块沿所述中空腔的侧壁直线移动,内螺纹块带着旋转块和第一齿轮同步直线移动,旋转块带着撑杆直线移动。直线移动的第一齿轮和旋转块经过旋转环的底部缺口,所述第一齿轮位于旋转环内,此时,撑杆已完全突出长柄。之后,旋转环旋转,带动其上的齿条旋转,由于旋转环的旋转中心偏离第一齿轮的旋转中心,旋转环旋转一周,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一次,旋转环旋转两周,齿条与第一齿轮啮合两次,直至旋转块驱动其上的撑杆向长柄的外侧旋转预定角度。旋转预定角度的两个撑杆驱使电梯轿厢达到变形或开裂的程度。所述旋转驱动组件设有第一蜗轮,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啮合,第一蜗杆枢接在长柄中空腔内。第一蜗轮与第一蜗杆的啮合具有自锁作用,在其驱动下,旋转环上的缺口可准确复位至旋转环的底部,便于第一齿轮伸入所述旋转环内。第一蜗杆的端部设有第二齿轮,两个第一蜗杆端端的第二齿轮同时与第三齿轮啮合,第三齿轮的齿轮轴延伸至长柄的另一端部。直线移动用螺纹杆的底端设有第四齿轮,两个直线移动用螺纹杆端部的第四齿轮同时与第五齿轮啮合,第五齿轮的齿轮轴延伸至长柄的另一端部。第五齿轮位于第三齿轮的旁侧,第五齿轮的齿轮轴中空,第三齿轮的齿轮轴活动插设在第五齿轮的齿轮轴内,第三齿轮的齿轮轴通过轴承安装在第五齿轮的齿轮轴内。第五齿轮的齿轮轴和第三齿轮的齿轮轴的端部均设有旋转件,使用者分别旋转所述两个旋转件即可分别控制第三齿轮和第五齿轮。其中,第五齿轮的齿轮轴端部的旋转件设有刻度,便于使用者准确地控制第五齿轮的旋转角度,进而准确地控制旋转组件的直线位移量。所述长柄安装在机架上,机架的底部设有滚轮和定位装置,如此,可方便地移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检测设备,以调整撑杆与电梯轿厢之间的距离,便于两个撑杆撑开时,位于下方撑杆端部的检测基块底部能够有效地平压在电梯轿厢的底板上,或者,能够有效地平压在电梯轿厢底板的需检测区域。检测执行基块的底面积小于或等于电梯轿厢的底面积,若干压力传感器分布在检测执行基块的底部。如此设计,检测执行基块及其上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多点检测电梯轿厢承载能力,或者,能够全面检测电梯轿厢的承载能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电梯轿厢载荷限值的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检测动力部分1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中收纳装置20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右视图;图6为图5中旋转驱动组件40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右视图;图8为图7中A-A剖视图。图中符号说明:1、检测动力部分;10、长柄;100、中空腔;20、收纳装置;30、旋转组件;31、内螺纹块;32、旋转块;33、第一齿轮;40、旋转驱动组件;41、齿条;42、缺口;43、旋转环;44、第一蜗轮;50、撑杆;60、直线移动用螺纹杆;61、第四齿轮;62、第五齿轮;70、第一蜗杆;71、第二齿轮;72、第三齿轮;2、检测执行部分;021、压力传感器;022、检测执行基块;3、电梯轿厢;031、电梯轿厢的底板;032、拉环;033、电梯轿厢的入口;4、地面。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参考图1至图8.一种电梯轿厢载荷限值的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轿厢载荷限值的检测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轿厢载荷限值的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动力部分(1)和由所述检测动力部分驱动的检测执行部分(2),检测执行部分设有压力传感器(021),在检测动力部分的驱动下,所述压力传感器抵压在电梯轿厢的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动力部分(1)包括中空的长柄(10),长柄端部开口,长柄的中空腔(100)内设有两个收纳装置(20),两个收纳装置沿所述中空腔的圆周向均匀分布;任一收纳装置包括直线驱动组件、与直线驱动组件连接的旋转组件(30)、设在长柄端部开口处的旋转驱动组件(40),所述直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沿长柄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所述旋转组件运行至长柄端部开口处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旋转;每一旋转组件上安装有撑杆(50);所述检测执行部分(2)包括检测执行基块(022),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检测执行基块的底部;两个收纳装置(20)上下设置,相应地,两个收纳装置的撑杆(50)上下设置,所述检测执行基块铰接在位于下方的撑杆端部;所述撑杆(50)水平设置,检测执行基块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小于电梯轿厢的高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载荷限值的检测设备,包括检测动力部分(1)和由所述检测动力部分驱动的检测执行部分(2),检测执行部分设有压力传感器(021),在检测动力部分的驱动下,所述压力传感器抵压在电梯轿厢的底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动力部分(1)包括中空的长柄(10),长柄端部开口,长柄的中空腔(100)内设有两个收纳装置(20),两个收纳装置沿所述中空腔的圆周向均匀分布;任一收纳装置包括直线驱动组件、与直线驱动组件连接的旋转组件(30)、设在长柄端部开口处的旋转驱动组件(40),所述直线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沿长柄的长度方向直线移动,所述旋转组件运行至长柄端部开口处时,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旋转组件旋转;每一旋转组件上安装有撑杆(50);所述检测执行部分(2)包括检测执行基块(022),所述压力传感器安装在检测执行基块的底部;两个收纳装置(20)上下设置,相应地,两个收纳装置的撑杆(50)上下设置,所述检测执行基块铰接在位于下方的撑杆端部;所述撑杆(50)水平设置,检测执行基块与地面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该距离小于电梯轿厢的高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载荷限值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30)包括内螺纹块(31)、与内螺纹块枢接的旋转块(32),所述撑杆(50)安装在所述旋转块上;所述直线驱动组件包括枢接在长柄中空腔(100)内的直线移动用螺纹杆(60),直线移动用螺纹杆与所述内螺纹块螺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轿厢载荷限值的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旋转块(32)的端部设有第一齿轮(3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亚维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洲知识产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