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型治具下转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4747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成型治具下转盘结构,包括:底座,在底座上设有驱动环;下转盘,下转盘设置在底座上,下转盘设置在驱动环内,下转盘与驱动环同轴设置;防转机构,防转机构设置在下转盘的外缘;其中防转机构包括:锲形切口,锲形切口设置在下转盘的外缘;凹槽,凹槽设置在下转盘的外缘上;顶杆,顶杆的一端设置在凹槽内;防转弹簧,防转弹簧设置在凹槽内,防转弹簧位于顶杆的端部与凹槽之间;离合滚柱,离合滚柱设置在锲形切口内,离合滚柱位于驱动环与下转盘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成型治具下转盘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类似棘轮结构,但是没有棘齿,结构简单制造容易;2)造价低,节约成本;3)动作可靠,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成型治具下转盘结构
本技术涉及产品成型机构,具体地,涉及一种成型治具下转盘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驱使转盘转动一定的角度后又停止一段时间,可以用很多间歇运动机构,如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分度凸轮机构,但是都不适用于导线多工位打扁成型治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导线多工位打扁成型治具的成型治具下转盘结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成型治具下转盘结构,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环;下转盘,所述下转盘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转盘设置在所述驱动环内,所述下转盘与所述驱动环同轴设置;防转机构,所述防转机构设置在所述下转盘的外缘;其中所述防转机构包括:锲形切口,所述锲形切口设置在所述下转盘的外缘;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下转盘的外缘上;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防转弹簧,所述防转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防转弹簧位于所述顶杆的端部与所述凹槽之间;离合滚柱,所述离合滚柱设置在所述锲形切口内,所述离合滚柱位于所述驱动环与所述下转盘之间。优选地,所述凹槽、所述顶杆及所述防转弹簧的数量各为两个。优选地,所述防转机构的数量为3个,3个所述防转机构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成型治具下转盘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成型治具下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环;下转盘,所述下转盘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转盘设置在所述驱动环内,所述下转盘与所述驱动环同轴设置;防转机构,所述防转机构设置在所述下转盘的外缘;其中所述防转机构包括:锲形切口,所述锲形切口设置在所述下转盘的外缘;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下转盘的外缘上;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防转弹簧,所述防转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防转弹簧位于所述顶杆的端部与所述凹槽之间;离合滚柱,所述离合滚柱设置在所述锲形切口内,所述离合滚柱位于所述驱动环与所述下转盘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成型治具下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在所述底座上设有驱动环;下转盘,所述下转盘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下转盘设置在所述驱动环内,所述下转盘与所述驱动环同轴设置;防转机构,所述防转机构设置在所述下转盘的外缘;其中所述防转机构包括:锲形切口,所述锲形切口设置在所述下转盘的外缘;凹槽,所述凹槽设置在所述下转盘的外缘上;顶杆,所述顶杆的一端设置在所述凹槽内;防转弹簧,所述防转弹簧设置在所述凹槽内,所述防转弹簧位于所述顶杆的端部与所述凹槽之间;离合滚柱,所述离合滚柱设置在所述锲形切口内,所述离合滚柱位于所述驱动环与所述下转盘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治具下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所述顶杆及所述防转弹簧的数量各为两个。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成型治具下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转机构的数量为3个,3个所述防转机构均布在所述下转盘的外缘。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光路新能源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