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焓专利>正文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233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12 01:33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油分离器,油分离器设置在冷凝器本体内,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凝器本体内还设置有油槽和预冷器,油分离器、预冷器与油槽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设置在冷凝器内,预冷器与油分离器无缝衔接;冷凝器本体内设置有换热装置,气体制冷剂经冷凝器表面的气体制冷剂进口进入冷凝器后依次经过油槽、预冷器、油分离器和换热装置后经液态制冷剂出口流出冷凝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省空间,成本低且油分离率高。通过增加预冷结构,合理控制冷却温度,使制冷剂气体中的冷冻油气体析出为液体,进而实现冷冻油与制冷剂气体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本技术属于制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技术介绍
在制冷系统中,参与循环的制冷剂气体不可避免的额会混有冷冻油,溶于制冷剂的冷冻油常常会因为制冷剂的蒸发以液体油滴的形态沉积在蒸发器底部,无法随制冷剂气体回到压缩机曲轴箱内进而容易引起压缩机缺油、抱轴甚至烧毁等恶性故障。另外,冷冻油进入蒸发器或冷凝器后会在换热管表面形成一层油膜,导致换热管换热系数减小,热阻增加,降低换热效率,影响整个制冷系统的性能。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有的冷凝器中大多数内置有油分离器,但内置的油分离器大都结构复杂且具有流速高、流速不均匀、分离效果差的缺点;金属丝网油分离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优点,但仅仅通过金属丝网油分离器进行油分离效果并不明显,如果可以增加某个简单的流程,使大部分的冷冻油气体无法通过金属丝网的阻挡实现与制冷剂气体进行分离,将会大大降低冷凝器的成本,简化冷凝器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油分离率高的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油分离器,油分离器设置在冷凝器本体内,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凝器本体内还设置有油槽和预冷器,油分离器、预冷器与油槽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设置在冷凝器内,预冷器与油分离器无缝衔接;冷凝器本体内设置有换热装置,冷凝器本体上设置有气体制冷剂进口、液态制冷剂出口以及冷凝器冷却水进口、冷凝器冷却水出口,气体制冷剂经冷凝器表面的气体制冷剂进口进入冷凝器后依次经过油槽、预冷器、油分离器和换热装置后经液态制冷剂出口流出冷凝器;冷凝器冷却水经冷凝器冷却水进口进入冷凝器,通过换热管束后经冷凝器冷却水出口流出冷凝器。本技术所述的冷凝器本体上还设置有与预冷器两端相连接的预冷器冷却水进口、预冷器冷却水出口。本技术所述的换热装置为换热管束,预冷器为翅片式换热器。本技术所述的油槽底部设置有回油管接口,所述的油分离器为金属丝网油分离器,经油分离器分离后的冷冻油经回油管接口流出冷凝器本体。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装置结构简单,节省空间,成本低且油分离率高。通过增加预冷结构,控制冷却温度,使制冷剂气体中的冷冻油气体析出为液体,进而与制冷剂气体分离。本技术的冷凝器中的换热装置为换热管束,增大了制冷剂气体与换热装置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冷凝器的换热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1-气体制冷剂进口、2-油槽、3-预冷器、4-油分离器、5-回油管接口、6-换热管束、7-液态制冷剂出口、8-油视镜、9-冷凝器冷却水进口、10-冷凝器冷却水出口、11-预冷器冷却水出口、12-预冷器冷却水进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说明。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油分离器4,油分离器4设置在冷凝器本体内,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凝器本体内还设置有油槽2和预冷器3,油分离器4、预冷器3与油槽2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设置在冷凝器内,预冷器3与油分离器4无缝衔接,预冷器3为翅片式换热器,油分离器4为金属丝网油分离器,预冷器3的两端与设置在冷凝器本体表面的预冷器冷却水进口12、预冷器冷却水出口11相连。冷凝器本体底部设置有换热管束6,冷凝器本体上还设置有气体制冷剂进口1、回油管接口5和液态制冷剂出口7,气体制冷剂进口1与油槽2相连,油槽2底部有回油管接口5,液态制冷剂出口7位于冷凝器底部。冷凝器本体一侧设置有冷凝器冷却水进口9、冷凝器冷却水出口10。冷凝器冷却水经冷凝器冷却水进口9进入冷凝器,通过换热管束6后经冷凝器冷却水出口10流出冷凝器;预冷器冷却水经预冷器冷却水进口12进入预冷器通过翅片式换热器后经预冷器冷却水出口11流出预冷器。气体制冷剂经冷凝器表面的气体制冷剂进口1进入冷凝器后经过油槽2上行,经过预冷器3预冷,使制冷剂气体中的冷冻油气体达到露点温度进而析出为液体,而此时,制冷剂气体仍未达到露点,保持气体状态,经过金属丝网油分离器中金属丝网的拦截实现冷冻油液体与制冷剂气体的分离,冷冻油液体被分离后,重新滴落回油槽2内,经回油管接口5进入回油管进而流出冷凝器。与冷冻油分离后的制冷剂气体继续上行,与冷凝器本体内壁接触后下行经过换热管束6进行热量交换,放热后变为液态制冷剂经液态制冷剂出口7流出冷凝器。本技术装置结构简单,通过增加预冷装置,利用冷冻油与制冷剂气体露点不同,使冷冻油由气体变为液体进而利用金属丝网油分离器使冷冻油与制冷剂气体分离,本装置简化了现有的内置油分一体式冷凝器的结构和油分离过程,分离效果好,性能系数高,大大降低了冷凝器的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油分离器(4),油分离器(4)设置在冷凝器本体内,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凝器本体内还设置有油槽(2)和预冷器(3),油分离器(4)、预冷器(3)与油槽(2)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设置在冷凝器本体内;所述的冷凝器本体内设置有换热装置,冷凝器本体表面设置有气体制冷剂进口(1)、液态制冷剂出口(7)以及冷凝器冷却水进口(9)、冷凝器冷却水出口(10),气体制冷剂经冷凝器表面的气体制冷剂进口(1)进入冷凝器后先后经过油槽(2)、预冷器(3)、油分离器(4)和换热装置后经液态制冷剂出口(7)流出冷凝器,冷凝器冷却水通过冷凝器冷却水进口(9)进入泠凝器经换热装置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水出口(10)流出冷凝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油分离器的冷凝器,包括冷凝器本体、油分离器(4),油分离器(4)设置在冷凝器本体内,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凝器本体内还设置有油槽(2)和预冷器(3),油分离器(4)、预冷器(3)与油槽(2)按自上而下的顺序设置在冷凝器本体内;所述的冷凝器本体内设置有换热装置,冷凝器本体表面设置有气体制冷剂进口(1)、液态制冷剂出口(7)以及冷凝器冷却水进口(9)、冷凝器冷却水出口(10),气体制冷剂经冷凝器表面的气体制冷剂进口(1)进入冷凝器后先后经过油槽(2)、预冷器(3)、油分离器(4)和换热装置后经液态制冷剂出口(7)流出冷凝器,冷凝器冷却水通过冷凝器冷却水进口(9)进入泠凝器经换热装置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水出口(10)流出冷凝器。2.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焓
申请(专利权)人:刘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