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性植酸酶PHYMJ11及其基因和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68202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地杆菌Pedobacter sp.MJ11,其保藏号为CGMCC No.2503,以及从其中得到的中性植酸酶PHYMJ11及其基因、包含该基因的重组载体和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性植酸酶PHYMJ11,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编码上述中性植酸酶的基因phyMJ11。本发明专利技术获得一种中性植酸酶,其最适pH值为7.0,同时在pH5~9的范围内均具有高的酶活性。其在中性条件下水解豆粕中植酸磷的能力优于目前应用的植酸酶,这些性质使其能应用于淡水鱼类饲料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土地杆菌尸^fo6fl"w sp. MJll,其保藏号为CGMCC No. 2503,以及从其中得到的中性植酸酶PHYMJll及其基 因、包含该基因的重组载体和应用。
技术介绍
磷是一种所有动物生长都需要的重要矿物质。在动物日粮中提供充足的磷是非 常重要的。长期磷缺乏会导致生长动物的佝偻病和成年动物的骨质疏松症,从而影响 动物的生长性能。目前在动物词料中添加无机磷如磷酸氢钙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求。 但是在主要以植物性饲料为主的动物日粮中本身就含有丰富的磷,只不过是因为它 们主要以动物不能利用的植酸磷的形式存在而已。植酸磷是谷物、豆类和油料等作物籽实中磷和肌醇的基本贮存形式,含量高达1 一5%,它占植物中总磷的60—80%。但是,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的磷却因单胃动物体 内缺乏能分解植酸的酶而难以被利用,其利用率仅在0—40%。植酸磷不能被动物有 效利用,从而在饲喂过程中造成了许多问题,第一、造成磷源浪费, 一方面饲料中的 磷源不能得到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为了满足动物对磷的需求,又必须在词料中额外添 加无机磷,提高了饲料成本。在实际生产中,添加无机磷时还常因无机磷中残留有 氟、重金属等元素而造成动物中毒。第二、形成高磷粪便而污染环境,饲料中85% 左右的植酸磷会被动物直接排出体外,粪便中大量的磷使水和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因 此,防止磷对环境的污染更具有特殊的意义。第三、植酸磷还是一种抗营养因子,它 在动物肠胃道的消化吸收过程中会与多种金属离子Zn2+、 Ca2+、 Cu2+、 F,等以及蛋白 质螯合成相应的不溶性复合物,从而降低了动物对这些营养元素的有效利用。植酸酶(EC. 3. 1. 3. 8)是一种能水解植酸的酶类。它能将植酸磷降解为肌醇和磷酸。植酸酶广泛存在于微生物中,如枯草芽孢杆菌、假单孢杆菌、乳酸杆菌、大 肠杆菌、酵母及曲霉等。植酸酶的词喂效果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确证。它可使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利用 率提高60%,粪便中磷排泄量减少40%,还可降低植酸磷的抗营养作用。因此对提 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及降低植酸磷对环境的污染有重要意义。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植酸酶已经成为饲料添加剂和酶制剂研究的热点。重点 的研究方向之一就是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利用生物反应器来高效表达植酸酶基因, 可望达到大幅度提高植酸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单胃畜禽和淡水鱼类词料中都需要使用植酸酶,但它们对植酸酶的性质有不同 的要求。对单胃畜禽而言,植酸酶的主要作用场所是单胃动物酸性的胃中,因而要求 植酸酶在酸性条件下要有较高的酶活性,即酶反应的最适pH值为酸性的植酸酶。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用于单胃畜禽动物饲料中的植酸酶,如来源于酵母 & ccfejrawt_yces cwW由e(Bajwa W a/" 1984; Meyhack ef cr/" 1982)、 Aj! er^7/ws m'ger(MacRae, 1988)、 A te rei/s禾口 jVfyce/!-o/ 秘ora Ac_pMa (Van Loon, 1995)、 A m'ger(/ cw麵)(Van Hartimgsveldt " a/., 1993; Ehlich W a/., 1993; Bin Y " a/., 1998)、 Aw'ger var, a而腳n'(Piddington " a/., 1993)、 ra/ara,ces AermopMtw (Pasamontes L fl/" 1997)、 ra/arawyces /a"wg^wsws (Berka R M " a/" 1998)、 £>nef7'ce//a m'^/tms (Pasamontes L W a/, 1997)、 5t/2丽朋/画yces occfc/ento!fc(Mochizuki, 1998)等的植酸酶。 而这些植酸酶在pH6. 5以上基本没有酶活性。对于淡水养殖的主要鱼类一鲤科鱼类来说,因为它们无胃,只有pH值呈中性 (p服.5~8. 0)的肠道,因而在鱼类饲料中必需使用在中性pH值条件下有高活性的植 酸酶。目前商品化生产的用于单胃畜禽的植酸酶在中性pH值环境下基本没有酶活性, 因而不能用于鲤科鱼类饲料。到目前为至,还未有在中性环境下具有高酶活性的植 酸酶的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土地杆菌尸^foto"er sp. MJ11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高效应用于淡水鱼类的中性植酸酶。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是提供编码上述中性植酸酶的基因。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基因的重组载体。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包含上述基因的重组菌株。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中性植酸酶的基因工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提供上述中性植酸酶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筛选得到土地杆菌尸^fo&cter sp. MJ11(微生物保藏号是CGMCC No. 2503;保藏时间是2008年05月19号;保藏单位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4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屯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中性植酸酶PHYMJll ,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 1所示。 SEQ ID NO. 1:MPLFGTTGQQ HVNLYL画KP NPILCLATSL LLFTTACRQN QPANTAAIKP LYVSEPVQFD 60SDDPAIWVNP ADSSKSLIIG TDKDENGGLY VFDLQGKIIK EKTVKGLKRP 丽VDVAYGLK 120LGGKQVDIAV ATERMTHKLR VFSLPDMQPI DNGGLPMFEG ETGELYRDLM GIAMYTDPQG 180QIYAIVGRKS GPKEGGYLWQ YLLEDNGKGQ LKATLKRKFG KYSGKKEIES IAVDNELGYI 240YYSDEQFGVR KYYADPAKGN QELALFATTG FKEDNEGISI YKTTDSTGYI LVSDQAANHF 300QVFNREGTKQ DPNKHVLITS LPTSTNNSDG SDIYSKALNN DFKHGLFVAM SDNKTFQLYR 360WEDLAGKKLK INK 37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编码上述中性植酸酶的基因;^WW力h其基因序列如SEQ ID NO. 2所示。SEQ ID NO. 2:atgccgttgt tcgggacaac cggacaacag catgtaaacc tatatttaat gaataaacct 60aatccaattc tctgtcttgc aacatcctta ttattattta cgacagcttg ccgccaaaat 120caaccagcta acaccgctgc tatcaagcca ctttatgtat ctgaacctgt acaattcgat 180tctgatgacc ctgcgatatg ggtaaatcct gccgatagtt ccaaatcatt aatcattgga 240accgacaaag atgaaaatgg cggactgtat gtttttgatt tgcagggaaa aatca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土地杆菌Pedobacter sp.MJ11,其保藏号为CGMCC No.250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志春杨培龙邵娜黄火清王亚茹罗会颖柏映国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华扬生物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