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氨基丁酸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52356 阅读:2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γ-氨基丁酸生产工艺,是一种化学合成方法,以吡咯烷酮和氢氧化钾(KOH)或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合成γ-氨基丁酸。所述具体的生产步骤是:将吡咯烷酮、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和水投入反应釜中,在100-150℃下回流2-6小时后,用活性碳脱色,真空抽滤,然后用冰醋酸中和,浓缩,过滤,将过滤后的物质干燥或重结晶;上述吡咯烷酮、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和水的用量分别为:1mol∶1.15mol∶4mol。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无毒的氢氧化钾(KOH)或氢氧化钠(NaOH)替代现有的剧毒物质氰化钠,生产安全可靠,收率达到80%,产品纯度为99%,溶点为202-203℃,可广泛用作医药、食品和饲料领域。(*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γ-氨基丁酸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γ-氨基丁酸在医药、食品和饲料行业中具有广泛的用途,其生产方法有两种生物发酵提取法和化学合成法。由于生物发酵法投入大,发酵周期长,故现在生产γ-氨基丁酸普遍采用化学合成法。现有通用的化学合成法是以吡咯烷酮和氰化钠(NaCN)为原料合成γ-氨基丁酸。但由于氰化钠(NaCN)为剧毒原料,生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以非剧毒物质代替现有剧毒物质,生产安全可靠,且收率高的γ-氨基丁酸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γ-氨基丁酸生产工艺,是一种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吡咯烷酮和氢氧化钾(KOH)或氢氧化钠(NaOH)为原料合成γ-氨基丁酸。所述具体的生产步骤是将吡咯烷酮、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和水投入反应釜中,在100-150℃下回流2-6小时后,用活性碳脱色,真空抽滤,然后用冰醋酸中和,浓缩,过滤,将过滤后的物质干燥或重结晶;上述吡咯烷酮、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和水的用量分别为1mol∶1.15mol∶4mol。本专利技术采用无毒的氢氧化钾(KOH)或氢氧化钠(NaOH)替代现有的剧毒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γ-氨基丁酸生产工艺,是一种以化学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吡咯烷酮和氢氧化钾或氢氧化钠为原料合成γ-氨基丁酸。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志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华扬生物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