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被颗粒酶生产工艺,将各种计划添加的饲料用酶(和用作载体的淀粉和面粉,以及增加粘合度的食用粘合剂充分混合,加入规定浓度(5-15%)的淀粉浆,通过湿法(或挤压)制粒、沸腾干燥,在干燥后期启动喷雾系统,用喷雾法进行包被,经分筛得到40-120目圆形包被颗粒酶。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生产工艺简单,稳定性高,其产率高,达90~95%,其包被颗粒酶的流动性、分散性、耐温性好。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适合于所有饲用酶的包被。本发明专利技术粒数达6500-9000粒/g,可保证在饲料制粒的添加程中,每粒饲料可含5-6颗颗粒酶。可有效地减少和控制酶制剂的用量,保证添加酶制剂的饲料产品中酶含量的稳定和酶的活性不受损害。(*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饲料添加剂的生产工艺,具体地是一种颗粒酶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酶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种活性物质,是体内各种生化反应的催化剂,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利用都必须依赖酶的作用。酶具有专一性、高效性和特异性等特点。目前已发现的酶种类有几千种,能人工生产的有300多种,在饲料工业中广泛应用的已有20多种。通过生物工程方法产生具有活性的酶产品,称为酶制剂。作为饲料添加剂的酶制剂主要有功能酶类和营养酶,酶制剂由于能有效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饲料资源、无副作用、不存在药物添加剂的药物残留和产生耐药性等不良影响,是一种环保和绿色饲料添加剂。科学认识酶制剂和合理应用酶制剂类饲料添加剂,对提高酶制剂的作用效果和提高饲料的质量水平有很大的作用。衡量酶制剂的质量水平和作用效果的依据,主要是酶的种类和含量,酶的活性和稳定性。近几年,酶制剂已经在饲料行业得到广泛使用。但是,市场上通常使用的酶制剂为粉状,流动性、分散性、耐温性都不理想,因此在添加过程中易产生粉尘,用量大,且不易混配均匀,致使添加酶制剂的饲料中酶的活性和稳定性都不理想。这是因为酶制剂的主要成分是活性酶,酶是蛋白质,对热、光、酸等较敏感,而饲料在生产过程中,由于粉碎、预混、制粒以及其他添加剂的影响,都可能使酶的活性受损甚至变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流动性、分散性、耐温性好的包被颗粒酶的生产工艺。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被颗粒酶生产工艺,将各种计划添加的饲料用酶(包括纯酶或复合酶,如木聚糖酶、匍聚糖酶、α-淀粉酶、酸性蛋白酶、植酸酶、果胶酶的单一纯酶或其中二种及多种的复合酶)和用作载体的淀粉和面粉,以及增加粘合度的食用粘合剂充分混合,加入规定浓度(5-15%)的淀粉浆,通过湿法(或挤压)制粒、沸腾干燥,在干燥后期启动喷雾系统,用喷雾法进行包被,经分筛得到40-120日圆形包被颗粒酶。上述食用或饲用酶、淀粉、面粉和可食用粘合剂的用量重量份为食用或饲用酶35-45、淀粉35-62、面粉0-25、可食用粘合剂0.5-1.5;上述喷雾法就是现有的常规包被喷雾法,即用食用乙醇浸泡包被材料乙基纤维素和羧甲基纤维素进行喷雾。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工艺简单,稳定性高,其产率高,达90~95%,其包被颗粒酶的流动性、分散性、耐温性好。本专利技术方法适合于所有饲用酶的包被。本专利技术粒数达6500-9000粒/g,可保证在饲料制粒的添加程中,每粒饲料可含5-6颗颗粒酶。可有效地减少和控制酶制剂的用量,保证添加酶制剂的饲料产品中酶含量的稳定和酶的活性不受损害。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水产类饲料添加颗粒酶)将木聚糖酶35kg、淀粉35kg、面粉17kg和可食用粘合剂(清华阳光)0.5kg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浓度为15%的淀粉浆,通过湿法或挤压法制粒、沸腾干燥,在干燥后期用喷雾法包被、分筛,制成80-120目包被颗粒酶。实施例2(禽类饲料添加颗粒酶)木聚糖酶25kg、葡聚糖酶10kg、淀粉酶5kg、酸性蛋白酶5kg、淀粉30kg、面粉25kg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浓度为5%的淀粉浆,通过湿法或挤压法制粒、沸腾干燥,在干燥过程中用喷雾法包被、分筛,制成40-120目包被颗粒酶。实施例3(猪用饲料添加颗粒酶)将木聚糖酶40kg、淀粉37.5kg、面粉20kg和可食用粘合剂1.5kg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浓度为20%的淀粉浆,通过湿法或挤压法制粒、沸腾干燥,在干燥过程中用喷雾法包被、分筛,制成40-120目包被颗粒酶。实施例4(反刍型动物饲料添加颗粒酶)将木聚糖酶20kg、葡聚糖酶5kg、酸性蛋白酶10kg、淀粉酶5kg、淀粉35kg、面粉25kg和可食用粘合剂0.5kg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浓度为15%的淀粉浆,通过湿法或挤压法制粒、沸腾干燥,在干燥过程中用喷雾法包被、分筛,制成40-120目包被颗粒酶。权利要求1.一种颗粒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食用或饲用酶、淀粉、面粉和可食用粘合剂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浓度为5-15%的淀粉浆,通过湿法或挤压法制粒、沸腾干燥,在干燥后期用喷雾法包被、分筛,制成40-120目包被颗粒酶;上述食用或饲用酶、淀粉、面粉和可食用粘合剂的用量重量份为食用或饲用酶35-45、淀粉35-62、面粉0-25、可食用粘合剂0.5-1.5;上述喷雾法中所用的包被材料为乙基纤维素。全文摘要一种包被颗粒酶生产工艺,将各种计划添加的饲料用酶(和用作载体的淀粉和面粉,以及增加粘合度的食用粘合剂充分混合,加入规定浓度(5-15%)的淀粉浆,通过湿法(或挤压)制粒、沸腾干燥,在干燥后期启动喷雾系统,用喷雾法进行包被,经分筛得到40-120目圆形包被颗粒酶。本专利技术方法生产工艺简单,稳定性高,其产率高,达90~95%,其包被颗粒酶的流动性、分散性、耐温性好。本专利技术方法适合于所有饲用酶的包被。本专利技术粒数达6500-9000粒/g,可保证在饲料制粒的添加程中,每粒饲料可含5-6颗颗粒酶。可有效地减少和控制酶制剂的用量,保证添加酶制剂的饲料产品中酶含量的稳定和酶的活性不受损害。文档编号C12N11/10GK1633877SQ20041006128公开日2005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7日专利技术者詹志春 申请人:武汉新华扬生物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酶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食用或饲用酶、淀粉、面粉和可食用粘合剂充分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浓度为5-15%的淀粉浆,通过湿法或挤压法制粒、沸腾干燥,在干燥后期用喷雾法包被、分筛,制成40-120目包被颗粒酶;上述食用或饲用酶、淀 粉、面粉和可食用粘合剂的用量重量份为:食用或饲用酶35-45、淀粉35-62、面粉0-25、可食用粘合剂0.5-1.5;上述喷雾法中所用的包被材料为乙基纤维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志春,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新华扬生物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